是什麼讓我們“少年不識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時代侷限還是其他?

小小嬴政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通俗點,李鴻章只是為了個人私利,不顧國家民族利益的一條走狗而已。

大家看看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時,伊藤博文和李鴻章的對話。

多年前,他們有過類似的對話。

伊藤博文指出,經濟改革、軍事改革的前提是政治改革。如果政治不改革,經濟改革和軍事改革也就無從談起。

他勸告李鴻章,中國必須政治改革,不然遲早會被列強吞掉。

多年後,吞掉中國一部分的,竟然就是日本這個剛剛政治改革的國家。

他們的對話很有意思。

伊藤博文說:“數年前與閣下在天津相會時,敝人曾進言:貴國之現狀,實有改進之必要,想閣下尚能記憶此事。但爾後貴國晏然依舊,不圖改進,以至今日,實深感遺憾。”

翻譯一下,幾年前我們在天津見面時,我曾經勸告你,中國的現狀真的有(政治)改革的必要。我看你應該還記得這件事。可惜隨後中國還是老樣子,不思進取,才有了今天戰敗,我也深深感到遺憾。

李鴻章回答:“實感遺憾……邇來雖常以素志未伸為憾,但夙願未能一日或忘。唯限於時勢積弊,以致虛度歲月至今。”

翻譯一下,我也很感到遺憾。我雖然以無法實現志向遺憾,但這個志向並沒有忘記。可惜限於中國現實的問題,到今天還是一事無成。

以李鴻章的遠見卓識,不可能不知道滿清是朽木不可雕的。

早在剿滅太平天國時期,李鴻章就成為滿清重臣,隨後40年時間他基本都在最高層。

自然,李鴻章沒有最高決策權,只是各種政策的執行人。

隨著滿清一系列胡來妄為,尤其是高層倒行逆施,李鴻章應該明白國家民族會給他們糟踐完了。

這種情況下,李鴻章卻為虎作倀,執行慈禧的一個個命令,維持了滿清殘局多年。

搞到李鴻章自己吐血而亡時,八國聯軍剛剛殺入北京,簽訂了最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李鴻章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為了他自己。

在成為淮軍領袖之前,李鴻章只是曾國藩手下普通幕僚,兩袖清風。

李鴻章死後,僅僅公開留下的遺產就高達幾百萬兩白銀。

一般認為他的總資產高達上千萬兩。

肥了自己和子孫,苦了國家。


薩沙


以前上學的時候,在歷史書上,李鴻章多次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無疑是個典型的賣國賊代表,典型的封建王朝歷史罪人。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思考,這李鴻章權力再大,也只是愛新覺羅家的一條狗,皇帝想要臣子做什麼就做什麼,這李鴻章能私下裡不經過皇帝的同意,去賣國嗎?顯然不可能。

後來又看了一部歷史還原度很高的劇——《走向共和》,在這部劇裡,把清王朝的覆滅,洋務運動為何不能拯救清王朝,孫中山先生如何建立民主革命,推翻封建王朝的過程,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李鴻章作為慈溪太后的紅人,在朝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當朝宰相,也是清王朝為什麼會走向覆滅的見證者。

從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第一李鴻章是封建王朝的守護者,可是從當時的舊中國來看,李鴻章是忠君愛國的典範代表。

不管清王朝如何的墮落不堪,他都第一個站出來力主維護,在朝內大小事上,雖然喜歡重用身邊的人,但誰又不是這樣,包括今天又有何區別,用自己人才能把權力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是千古不變你的道理。

李鴻章如果真壞的話,應該會是個貪官的典型代表,可惜一生從政的他,並沒有去像和珅一樣,大貪特貪。

第二李鴻章多次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這並非是他所建議的,要恨就恨那老態龍鍾的慈禧,每次被外國人欺負,就割地賠款,只要保證他晚年衣食無憂,那麼至於百姓的死活,國家的安危根本不顧。

這些條約的背後,也都是慈禧這個老太婆一手弄起來的,只不過每次出席簽字的代表,都是李鴻章罷了。或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非得每次都是李鴻章,不能是別人。

因為當時日本等國家,尤其是日本首相,都是強力要求,必須是李鴻章過來簽字,否則這個條約無效。

這慈溪太后,為了保護腐敗的清王朝,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凡是列強提出來的條件,只要不影響到她的個人利益,都一一應允。

第三李鴻章的北洋艦隊,假如不明白實情,只看過歷史書的巨嬰,定會把北洋艦隊的慘敗,這個重罪放到李鴻章頭上。實際上這李鴻章,也是多方求援籌款,沒錢的話,連炮彈都買不起。

清王朝本來就國庫空虛,那慈溪為了滿足一己之私,動用了大量的資金去修建頤和園。再加上清王朝裡面,很多王爺大臣,貪腐非常嚴重,而皇帝根本只是個傀儡罷了,真正的皇帝是“慈禧”。

對於“慈禧”來說,哪管什麼下面貪汙啊,只要你忠於我,什麼罪皆可免除。李鴻章雖然是當朝宰相,但面對皇親國戚,根本沒有絲毫的辦法,也只能任憑他們繼續貪汙腐敗。

為什麼李鴻章深得慈禧和皇帝的喜愛,就是他把中庸之道發揮的淋漓盡致。

對皇帝忠心耿耿,對封建統治堅決維護,其治國之才也是當世數一數二大的。

清王朝的沒落,是封建王朝走向覆滅的必然結果,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日本這樣的小國,也來瓜分蠶食,最後不管李鴻章怎麼想挽救,也只不過是延緩歷史發展的進程。

這樣的人不能說好,也不能說壞,因為所有的封建思想,不管是精華還是糟粕,都在他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僅僅是讀歷史書,是很難還原歷史的真相,建議對最後的清王朝覆滅,感興趣的同學,一定要去看下《走向共和》。


看完三件事:

1.點贊,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文章(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

2.關注我和專欄,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

謝謝你的支持!


詹偉平財經


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史上頗有爭議的一個人,他的爭議和他的成就恰恰是分不開的。

他是清朝的一個高官,而且還是慈禧太后最倚重的人,甚至慈禧太后在聽說她去世之後,都是忍不住當場落淚,抽泣不已。

要知道慈禧太后可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她殺人無數,手上沾滿了鮮血,但是,她對李鴻章卻是一直都是敬重有加。

可見,李鴻章在朝中的地位真的是不一般。

李鴻章當然是因為給慈禧,辦理了很多事情,所以,慈禧才對他委以重任的。

也恰恰是李鴻章手握大權,讓他個人的威望,達到了極點,這成為了日後大家詬病他的原因。

李鴻章為什麼會被別人詬病,甚至是加以指責呢?

說實話正是因為他簽訂的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那時候清政府面對八國聯軍的咄咄逼人,屢屢吃敗仗。

每次吃敗仗需要談判的時候,慈禧就派李鴻章去和外國人交涉。因為誰都知道,和外國人簽訂協議,是賣國,是會被後人辱罵的。

所以,沒有人去幹這件事。

在當時若是皇家的人,沒有站出來擔當這個責任,也只有李鴻章可以了。因為除了李鴻章,外國人誰也不信,畢竟其它人的威望,沒有李鴻章那麼高。

李鴻章官場上的老手了,難道他就不知道慈禧是讓他背鍋的?

他當然知道了,因為他沒得選,當時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已經七十多歲了,這樣的一個老頭子,也不怕別人罵了。

這個字必須要他來籤,畢竟其它人還年輕,簽了這個字,可能就會毀了自己前程,但是,李鴻章不一樣,他是不怕的。畢竟他的兩隻腳,都快邁到了棺材當中。

為了簽訂《馬關條約》李鴻章親自跑到了日本和伊藤博文談判,兩個人因為賠償問題遲遲沒有談判成功。

這件事就這麼壓了下來,當時日方提出來要清政府賠償3億兩白銀,李鴻章說這個數額太高了,不在他的能力範圍之內,總之,李鴻章是各種打太極拳,就是不籤這個字。

清政府給李鴻章的回覆是,若是日方不讓步3億就3億吧。反正戰爭不能在打了,國家吃不消了。

李鴻章的意思是最好能減少三分之一的賠償,他就去照著這個目標去談判,但,若是真談不下來,那也只好這樣了。

所以,李鴻章還是繼續給日本討價還價,可是,談判還沒有談好,就出了意外,因為李鴻章被日本的一個右翼份子打中了臉部。

本來那個日本暴徒,是想要了李鴻章的命的,但是,李鴻章命大,並沒有死。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因為李鴻章是奉了大清的命令,去和日本談判的,他是清朝的重臣。

清朝的大臣在日本遭到了暗殺,這就是日本的一個短板,一時之間國際輿論,紛紛開始指責日方。

最終,伊藤博文為了息事寧人,趕緊把條約給簽訂了,答應了李鴻章提出的只賠償2億兩白銀的事。

也就是說,因為李鴻章在日本捱了一顆子彈,讓清政府少賠償了一億兩白銀。

我想正是因為李鴻章,幹了這樣的事,才有了少年不識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這句話的吧。

年輕的憤青們,都覺得李鴻章在條約上籤了字,他就是賣國賊。他就是十惡不赦,他就應該千刀萬剮。

但是,隨著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也許,你也就理解了,這位老人當初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這麼做還不是為了大清,還不是為了大清王朝的子民。

若是條約不簽訂,勢必會引起戰爭,清政府打又打不過人家,到頭來吃虧的還是百姓呀。


史學達人


當李鴻章簽下《辛丑條約》、《中俄密約》以及《馬關條約》的時候,他已經被定格成了賣國者。現在,我們以局外人的眼光看過去,面對中西差距、中日差距,即使沒有李鴻章,還會有劉鴻章、陳鴻章簽下這些條約。而李鴻章簽下這些條約之前,慈禧又何嘗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清廷遺老撰寫的《清史稿》這樣評價李鴻章——勇於任事。一個“勇”字說明了李鴻章知難而上,也說明了這件事很難做,沒有人願意去做而李鴻章挺身而出,擔當了起來,又終於因為自己所做的事身敗名裂,背上了千古罵名。

李鴻章初出茅廬。

李鴻章的崛起跟曾國藩有關,而曾國藩的崛起又與洪秀全有關。曾國藩和洪秀全的戰爭,說白了就是兩個書生領著懷有不同夢想的農民在群毆。洪秀全因為四次科舉落選走上了反抗之路,曾國藩因為考中進士而入仕,因為回家丁憂而操練團練。洪秀全領導著一群追求平等富足的農民走上反抗之路,而曾國藩另起爐灶領導著一群夢想發財的農民去鎮壓反抗。

一開始,書生帶兵連吃敗仗,直到天京事件爆發,石達開兵敗大渡河,湘軍從此找到感覺。

1861年九月,湘軍攻克安慶,太平軍“保衛安慶,合取湖北”的計劃落空,隨即進行戰爭調整,採取“西線防守、東線進攻”的戰略。很快,負責東線圍攻太平軍的清軍潰不成軍,浙江大部分地區被太平軍佔領,兵鋒直至上海,大有把寧、滬、杭連成一片的態勢。

情急之下,上海的官紳亂了方寸,派出了以錢鼎銘為首的代表去安慶拜見曾國藩。請求曾國藩出兵救上海。

令與太平軍在西線對峙的曾國藩尷尬的是,他手底線已經無兵可分。一旦分兵,西線力量自然疲弱,如此豈不是給太平軍創造各個擊破的機會?萬一情況真的發生,後果不堪設想。於是曾國藩以“地闢遠,即有急,聲援不達”為由拒絕了請願團的請求。

錢鼎銘又找到了在曾國藩手下做幕僚的李鴻章,讓他勸說曾國藩。

李鴻章的建議是再編練出一支新的軍隊去救上海。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如何召集足夠的兵勇,又如何讓他們儘快的擁有戰鬥力,這絕非易事。

那帶隊的將領,又應該選誰?“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曾國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弟弟曾國荃,然而,曾國荃一心想要攻入金陵,奪得頭功(因為咸豐臨終說過,入金陵者為王,最終,曾國藩只封侯),斷然拒絕。曾國藩又找到了老部下陳士傑,陳士傑又以老母親需要照顧為由,推脫掉了這件差事。

於是,這件差事落到了李鴻章身上,李鴻章欣然應允,並且堅持前往。為何?因為李鴻章看到了三點好處:

一、經濟上,上海集結了中外大量貨物,每月的釐捐就有六十萬金,實屬膏腴之地。軍餉不用愁。

二、軍事上,守住上海,可以和湘軍一起,對太平軍形成合圍之勢。

三、政治上,一旦取得成功,謀取“避處海隅、無所作為”的薛煥頭頂上那頂江蘇巡撫的帽子,易如反掌。

如此有前途的事情,最後才落到李鴻章頭上,看來曾國藩還是親疏有別。

然而,李鴻章為很快組建了一支自己的軍隊——淮軍,並且成功守住了上海,進而順手得到了江蘇巡撫的烏紗帽。李鴻章成了真正的封疆大吏。


李鴻章鎮壓捻軍。

太平軍被撲滅之後,北方又興起了捻軍之亂。1865年6月,在兩江總督任上的曾國藩被清廷任命為欽差大臣,北上山東鎮壓捻軍。

清廷認為曾國藩有鎮壓太平軍的成功經驗,又有號稱“滿清第一勇士”之稱的曾格林沁率領的“滿清第一精銳”騎兵做策應,一定會“手到擒來”。

然而事實是,曾國藩連吃敗仗,致使局勢更加嚴重,再加上曾格林沁被捻軍擊斃,讓大清引以為傲的八旗騎兵徹底灰飛煙滅,清廷臉面盡失,對曾國藩極為不滿,曾國藩也一病不起,急忙上書朝廷謝罪,同時希望清廷派李鴻章過來幫助自己。

然而清廷的決定大出曾國藩以外,擢升李鴻章為欽差大臣,徹底取代了曾國藩。

李鴻章很為難,如果自己出任欽差大臣,那兩江總督的位子自然空出,如果兵敗,將一無所有。再有一點,就是會傷害恩師曾國藩,讓他認為是自己搶了他的位子。

李鴻章急忙上書朝廷,如果曾國藩不回任兩江總督,自己剿捻的糧餉難以得到供應,朝廷知道李鴻章的為難之處,讓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兩人換了個位置,總算給曾國藩留了點顏面。



這一次,李鴻章又成功了。1868年8月,捻軍被平息。

處理天津教案。

清廷為了打壓曾國藩,讓他來處理1870年的天津教案。曾國藩是這樣處理的:下令處死肇事者21人,流放4人,徙罪17人,天津府縣流放寧古塔,賠償法國人白銀損失49萬兩。

如此處理,洋人安撫下去了,但是國人卻罵聲一片。曾國藩不堪重壓,上書另請高明來處理。

而接任者又是他的學生李鴻章。結果,李鴻章很快將此案處理完成。

這一次,李鴻章升任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至此,李鴻章的權利和地位都超過了曾國藩。直到曾國藩死於兩江總督任上,李鴻章徹底取代了曾國藩,成為晚清第一漢族重臣。

成也洋務,敗也洋務。

李鴻章率領的淮軍到達上海不久,就見識了洋人武器的厲害,從此萌發了搞洋務的念頭,他認為只有知洋務、懂洋務、用洋務,才能自強自立,抵禦列強的欺凌。

基於對中外形勢的估計和判斷,李鴻章認為,當時的中國處在“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又面臨“數千年未有之強敵”,應該“自建數千年未有之奇業”,而洋務運動就是建立數千年之奇業的必由之路。

那搞洋務運動順序是什麼?——先購買,後製造;先兵用,後民用;先實業,後文教;先外交,後內政。

對於洋務運動的核心要素,李鴻章歸納為——“外須和戎,內須變法。”而“和局”又離不開“戰局”,從外交上實行“羈絆”的政策,對內爭取時間,借法自強,最後方能戰則勝、守則固、和則久。



就現在看來,他的思想是先進的,是務實的。但是,問題出現在了落實上。在“外須和戎”這一點上,李鴻章努力去“和”:朝鮮危機發生後,李鴻章希望藉助俄國的力量對日本施壓,迫使日本退兵;甲午海戰發生後,他又希望藉助英、法的力量給日本施壓,以求解困。李鴻章如同戰國時期的縱橫家,到處遊說,到處裱糊。

然而,在沒有強大實力做支撐的情況下,李鴻章只能做一個遠古時代的縱橫家,去面對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

然而,李鴻章不僅是一個縱橫家,他身上還揹負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他的悲劇,不僅是他自己的,更是這個國家的。

梁啟超批評李鴻章“只知外交,不知內政。”但是,李鴻章知道內政又如何?他能改變清廷的內政嗎?他能改變清朝的政治制度嗎?不能。

所以說,李鴻章的洋務運動,充其量也只是一位一條腿走路的“瘸子”,而“瘸子”是無法和正常人進行賽跑並且取勝的。

中國和日本是兩個重要的東方大國,在進入19世紀幾乎同時遭到西方王列強的經濟滲透和軍事侵略,兩國同樣因此尋求救亡圖存的道路,並且為此而努力。所尋求的路徑也大體差不多,都是從學習西方入手。但是,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日本學習的比較徹底,尤其是19世紀中後期,日本通過“明治維新”等一系列改革,經濟迅速走向資本主義道路,國力迅速崛起。

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李鴻章三十年的洋務運動徹底劃上句號。

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假如李鴻章早死五年或者十年,對於他來說,就沒有那麼多的條約在等著他,他也不會承擔北洋全軍覆沒的責任。他會成為一個近代中國改革的英雄人物而載入史冊。

但是如果真的那樣,我們或許不能那麼迅速的知道李鴻章的路是走不通的,因為他給我們留下了懸念,我們不會那麼快的認輸,那麼快的清醒,這也許是更大的悲劇。

沒有洋務運動的失敗,就沒有戊戌變法的發生,更沒有孫中山創立的興中會。

老天讓李鴻章活的足夠長,也許是讓他為自己開創的洋務運動劃上一個悲愴的句號。

結束語——

曾國藩是近代儒學、理學大師,在學問上李鴻章不如曾國藩,但是在經世致用的能力上,曾肯定不如李。

執著是曾國藩的整體特徵,但是曾國藩執著而又脆弱,他曾經五次兵敗自殺未遂。而李鴻章執著而又時時變通,而他的變通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堅持?

“做人要學曾國藩,做事要學李鴻章”就是說,做人要學習曾國藩的“忠、信、篤、敬”四個字,做事要學習李鴻章勇於任事,敢於擔當,執著而又變通,真正做到“勇於任事,善於任事”,從而做到善始善終。


品讀春秋001


所謂的“少年不識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是一群喜歡歷史新說的專家和吃瓜群眾們朗朗上口的“名言”,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但是整天把這句話掛在嘴上的人如果不是真的有自己的歷史觀,那就是人云亦云的炒作。乍一聽好像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提升,對李鴻章的看法就會慢慢的改變,但是不管怎麼改變,李鴻章的歷史功過就擺在那裡,不會因為時代的侷限有什麼本質的影響。

雖說過去的歷史,特別是官方的一些歷史教材對李鴻章不太友好,存在著一些不公正的評價,但是過分的給李鴻章臉上貼金粉,甚至是為了洗白而洗白就沒什麼意思了。作為晚清時代掌握軍事和外交的大臣,李鴻章對於國家的衰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絕不是一句做事越多,罵名就越多能解釋的。但是李鴻章畢竟也不是國家的一把手,國家衰落的責任根本上還在於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

首先,簡簡單單的用一個“賣國賊”來評價李鴻章是非常不公平的,應該給與“平反”。

李鴻章一生中為慈禧為首的清朝統治集團背了無數的“黑鍋”,晚清時期絕大多數的不平等條約都和李鴻章有關,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這是李鴻章被後人謾罵的最主要原因。客觀的說,李鴻章一次又一次的簽訂不平等條約,並非真的是心甘情願,更不能因此就背上賣國賊的罵名。國家一步步走向衰落,甚至最後連日本都搞不定了,根本責任在於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李鴻章夾在帝黨與後黨之間,雖然也是想為國家做點事情的,但是他本人根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沒有天然的“賣國賊”,沒有人不熱愛自己的國家,即使是慈禧也一樣,李鴻章更不可能主觀上就想做一個“賣國賊”。

其次,李鴻章政治生涯中的“劣跡”也確實不少,過分的洗白只能解釋為譁眾取寵。

作為晚清時代的中興名臣,李鴻章組建淮軍鎮壓太平天國,興辦洋務實業興國,洋務外交為大清爭取最有利的外交局面,對於國家還是有很多功勞的。但是如今的有些網民,開口閉口就喜歡稱李鴻章是一己之力對抗日本,捱了一槍為中國減少了一億兩白銀的賠款,是晚清時代唯一一位做事的高級官員,李鴻章離民族英雄也就一步之遙了。針對這些為了洗白而洗白的言論,就只能理解為譁眾取寵,一笑而已。因為李鴻章政治生涯中的“劣跡”也著實不少,對國家的衰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海防與塞防之爭,兩者本身都很重要,關鍵在於根據具體的形勢作出決斷。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迅速走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日益成為中國的心腹大患,這點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英國和沙俄早就覬覦中國的內陸地區,新疆雖為“不毛之地”,但是戰略地位極其重要。重視海軍建設並沒有錯,但是因為重視海防就忽視塞防,甚至提出可以暫時放棄新疆,這樣的建議實在是難以理解。值得慶幸的是左宗棠等人的堅持得到了慈禧的支持,也得到了大量富賈士紳的贊助,為中國保住了新疆,讓“西出陽關無故人”僅僅停留在詩詞之中。

在中法戰爭中,清政府在海戰中自然是不佔優勢,不願意提前開炮更是讓福建水師遭遇全軍覆沒的慘敗。但是在陸戰中,清軍一度取得勝利,不過李中堂乘勝求和的洋務外交讓中國不敗而敗,承認了越南是法國的宗主國,為日後侵略西南打開了門戶。

甲午戰爭中,李鴻章“保船制敵”的方針並不是不正確,因為兩國海軍的實力決定著北洋水師不能輕易出擊,與其盲目的出海尋敵,不如保存主力,只要兩艘7000噸的鉅艦在,就足以威懾日本海軍。在這一點上,李中堂的決定還是非常高明的,但是“保船制敵”與一味的退讓卻是兩碼事,海上的劣勢並不代表陸上也毫無勝算,陸上的潰敗似乎就不能用武器裝備來解釋了。而北洋水師在黃海大戰後完全龜縮在威海衛,將制海權徹底交出,日軍隨心所欲的攻擊各個港口,運輸兵力,最終用中國自己的大炮擊沉了殘存的北洋艦隊。毫無疑問,李鴻章對於甲午戰爭的失敗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最後,李鴻章充其量只能納入一手做事,一手撈錢的官員,“宰相合肥天下瘦”是對他最好的評價。

在晚清的眾多官員中,李鴻章既不是那種只會貪汙的類型,也不是那種迂腐的書呆子。相比滿清貴族,李鴻章辦了很多的實業,是一位踏踏實實做事的官員。而相比翁同龢這類迂腐的書生,李鴻章自己的腰包也沒少賺。所以該表揚的應該表揚,但是該承擔的責任也沒必要天天強行的洗白。

因為滿清貴族的無能,致使國家一步步走向了衰落,這口黑鍋丟給李鴻章絕對是不合適的,“賣國賊”的帽子扣給本澤馬也不應該扣給李鴻章。但是如果整天把李鴻章抬到民族英雄的地位,把甲午戰敗的責任全部推給翁同龢,歸結為北洋水師的炮彈問題,也是譁眾取寵。李鴻章如果真的那麼艱難,死後為何留下了鉅額的私產,當然了,有人可能會說這些私產是他興辦企業的合法收入,公私應該分開。是的,李中堂的確就是這樣一位官員,說的好聽點是一手做事,一手撈錢,說的難聽點就是一邊做事,一邊貪汙。為滿清貴族簽訂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未必是出於自願,但是如果真的不願意完全可以辭官不做,沒必要把李鴻章搞得那麼偉岸。適當的洗白沒有什麼毛病,但是如果為了貼金粉刻意的去美化,等於鼓勵高官一邊做事,一邊貪汙。

總的來說,“宰相合肥天下瘦”是對李鴻章最好的概括,他絕不是單純的“賣國賊”,但也絕不是什麼民族英雄,“少年不識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不是沒有道理,但是過分的曲解就另當別論了。


徽南城意


之所以對李鴻章有這樣一個評價,一方面是教科書造成的第一印象。再就是很多宣講帶來的負面影響,讓很多人看李鴻章的種種事蹟都是戴著有色眼鏡。其實晚清的中興四大臣裡,每一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評價。曾國藩會做人,左宗棠會做君子,張之洞會做面子,李鴻章會做官。


李鴻章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因為簽訂了《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並且主張對法戰爭議和,還有出賣東北的鐵路權益,以及貪汙了數量相當龐大的錢。

但是他也有好的一面,像組建北洋海軍,不管結果怎麼樣,至少曾經輝煌過。而且近代的很多兵工廠和製造廠都出自於李鴻章派系下。為了中國的近代化,李鴻章也是出了不少力。

因此對於這樣一個有亮點又有汙點的人,我們一定要更深度的去剖析。

李鴻章可以說在整個中興四大臣中,最有國際眼光和外交天賦的一個。這個眼光和天賦,既成就了他,也給他留下了汙點。

之所以說他最有世界眼光,是因為他很清楚整個世界的形式,明白大清國在世界上是處於一個怎樣的水平。因此在鎮南關大捷後,李鴻章極力主張議和,因為他清楚,一旦法國大舉進攻,那麼大清損失的利益會遠比《中法新約》中的損失還要大,權衡利弊,最小的損失就是賺了。

但也是因為李鴻章過於相信列強之間的制衡之術,以至於在甲午戰爭中,始終不敢放開了和日本人打,以至於從開始就陷入被動局面,而西方列強也是看出了大清中幹外強的本質,轉而紛紛支持日本,也實在是李鴻章的失職。


至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這並非李鴻章的本意。在前往日本之前,李鴻章曾靜告誡過光緒和慈禧,日本方面有他拖著,但是北京方面也一定要拖住。這點從《馬關條約》簽訂的時間和內容的變化上也可以看出,李鴻章確實盡力了。賠款從4億砍到了2億,這確實是靠李鴻章的外交能力解決的。因為當時清朝就是打不過日本,百姓渾渾噩噩,朝廷懦弱可欺,財政瀕臨崩潰,不是說你吆喝著打下去就能打的。因此割地賠款已經是個定局,屈辱是必然的,而怎麼減少損失,才是關鍵。

另外一說,這兩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也是清政府要求李鴻章去籤的,多少受一定愚忠思想的禁錮,李鴻章只能去做這個背鍋俠。

今天的人們總是去稱讚左宗棠,而去貶低李鴻章,這其實是一種很不厚黑的想法。因為多數老百姓不懂政治,大部分人依然是認為不貪汙又能辦事的才是好官,然而這樣的官員終究只是少數,而且能不能混到權力巔峰就又是另一回事了。左宗棠這樣的大儒大君子,終究只是個例外,官場這趟渾水,一旦陷進去,能出淤泥而不染的自古以來屈指可數。


李鴻章的貪汙,這在當時很正常,李鴻章的問題在於受到俄國人的賄賂,而出賣東北權益。李鴻章幹這麼幹,也是他的世界觀在作祟,他很清楚,列強們覺得不會坐視任何一方獨自強大,這就和前面我說過的,李鴻章對於自己的眼光過於自信,這是他的一個敗筆。

有人說,作為一個官員,李鴻章沒有做到讓國家走向正軌,這是不稱職的。但其實客觀來說,恰恰是李鴻章把大清的官場看的太透了。這個腐敗的政府,沒有任何生氣,腐朽的勢力還在互相黨爭,沒人想著如何讓國家徹底走向富強,只是不亡就好。在官場抹水很深的李鴻章很清楚,就行自己一己之力,改變不了什麼,所以只是盡力的做一個裱糊匠就好。因此李鴻章辦海軍、建工廠其實客觀上也是加速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所以說,李鴻章很不容易,他不是君子,但是他是個成熟的政治家,一個合格的大官僚。


火器工坊


年少的時候不好好讀書。

長大了卻整天看地攤網文。

沒看過史料,沒看過記載,就看過個《走進共和》,就看過一些“歷史真相”,什麼“歷史揭秘”什麼“震驚你的歷史“……

就學了些什麼“裱糊匠”,什麼“真中堂”,什麼“背鍋俠”。

中堂粉們總是以為自己掌握了真理。


扣毛


1901年11月7日(光緒27年),清末名臣李鴻章辭世。

今人說起他,大多沒什麼好話。《馬關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條約的簽訂,讓李鴻章打上了「賣國賊」的標籤。時人對於他,評價也不甚完滿。士大夫對其西化主張多有彈劾,激進之人又怒其對舊勢力的維護。

李鴻章的政治生涯,見證了中國前所未有的鉅變。他算是有識之士,從前人的經驗和自身的經歷出發,選擇了「中體西用」的現代化路徑,卻在甲午海戰之後,成為了永遠的殉道人。

▲李鴻章(1823-1901)

不同於李鴻章,以康梁為代表的維新派在甲午戰敗和日本崛起的經歷中吸取教訓,試圖從根本上改變國家,選擇了「變法圖存」的現代化路徑,結果還是遭到了慘烈的失敗。

李鴻章和梁啟超,一個是舊式官僚,一個是新派文人。無論政見還是立場,都存在矛盾和衝突,可謂一對政敵。但正是因為如此,他們能夠將彼此走過的路看得更清楚。梁啟超流亡日本期間,李鴻章還和他通信,並多有勸誡。

李鴻章逝世僅月餘,梁啟超就為他著書立傳,並在序言中發出感慨:

「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敬惜與悲嘆之間,既是梁啟超對李鴻章的定論,又何嘗不是梁啟超對其自身、對維新、對中國近代的反思。

01.

守與變

李鴻章的現代化之路始於洋務運動。1862年,他率領成立不久的淮軍抵滬,鎮壓太平軍。彼時的淮軍作戰力很強,但是軍容不整,裝備破敗。對此,李鴻章頗為自傲,他認為「軍貴能戰,非徒飾美觀」。

很快,李鴻章目睹了美國人飛特烈·湯森德·華爾(Frederick Townsend Ward,漢名又叫華飛烈)組建的洋槍隊把太平軍打得毫無招架之力,而且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也組建了他們自己的洋槍隊,頗有「力可及遠」的優勢。至此,李鴻章的觀念發生了巨大轉變,開始他的「求變」之路。

▲1863年拍攝的常勝軍照片。常勝軍雛形是華爾的洋槍隊,配備了西方近代火器,由洋人擔當基層教官,使用近代軍事訓練,後期開始僱傭中國人參軍。1864年解散後,被李鴻章收編入淮軍。

作為洋務先驅,李鴻章的改革主張,追隨了林則徐和魏源的理論先導,期翼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下,達到「求富」與「自強」之目的。

1865年,李鴻章創辦江南製造總局,製造軍械生產之器,同時還配備相應的翻譯館和各類基建工廠。同年,李鴻章再主持建立天津機器局,專事生產槍械火器。

▲江南製造總局大門

1873年,輪船招商局成立,「閒時民用,戰時應急」。這也成為了李鴻章提倡官督商辦的近代民用企業的雛形。而後的礦務局、電報局、鐵路局等相應的洋務活動,李鴻章也參與其中。

▲盛宣懷(1844-1916)政治家,實業家,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李鴻章官督商辦的推動人。1872年李鴻章委任盛辦理輪船招商局。1873年,輪船招商局正式營業,盛宣懷擔任會辦。

同時,李鴻章也認識到:「用人最是急務,儲才尤為遠途」,他主張興洋學,開設學堂,培養專門的技工和近代士兵,並派遣留學生。

▲1872年首批到達加州的中國留美幼童。1870年,晚清教育家容閎倡議派幼童留學的計劃,獲得到曾國藩、李鴻章支持,成立「幼童出洋肄業局」。1881年,留學計劃受阻。

洋務幾乎是李鴻章現代化之路的全部,他因此為人贊,也因此為人謗。梁啟超說:

「吾之所以重李,責李,而為李惜者,亦以洋務。」

在梁啟超看來,李鴻章通曉洋務,卻不懂洋務。他不知道洋務與西方國家現代文化互為充要,不僅僅只是一個升級的手段。

梁啟超評李鴻章不知國務和政務,「以為中國政教之風俗,無一不優於他國」;李鴻章在和日本外交大臣森有禮關於「易服」的談話中,也體現了他的守舊與傲慢。李鴻章看到了大局,卻依然不明大局,「殊不知今日國家之競爭,不在國家而在國民」。

李鴻章有開明的視野和思想,但也是典型的中國舊式官僚。他的現代化之路是繞道而行,避開皇權中樞的權力鬥爭,儘量不觸及統治階層最核心的利益。

主張變法卻因循守舊,這不僅是李鴻章的問題,也是中國近代官僚階層的整體悲劇。梁啟超說李鴻章「不學無術」,其實天下之人皆不學無術。

洋務是李鴻章自平叛以後最輝煌的功績,在此之後,「李鴻章得意之歷史終,而失意之歷史方始矣」。當時中國人期盼通過西化而完成的強國之夢,甲午一戰,會同這一時期最精彩的成果——北洋水師,一起覆滅,李鴻章的現代化之路終於此。

02.

戰與和

辦洋務是李鴻章的濟世之策,而外交則是他在政治上的一個救國之圖。天津教案之後,李鴻章開始著手處理與他國的相關事宜。他處理對外事件的手段其實很簡單,就是借力打力,以夷制夷。

梁啟超認為,在中法越南問題上,李鴻章是借了普法戰爭,法國無暇東顧的便利,才得以順利解決糾紛。而在中日朝鮮問題上,李鴻章利用多國在朝鮮的利益,彼此牽制,而對於朝鮮則多加懷柔,勸服其開放門戶,接受西化。但是,正是他對朝鮮的忽視,對日本的輕慢,最終導致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

▲朝鮮開化黨代表人物金玉均。

19世紀中後期,在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下,朝鮮一批有志青年提出向日本學習,並藉助日本的力量推翻朝鮮的守舊勢力,讓朝鮮走上變革之路。1884年12月4日,金玉均等人在日本的案中幫助下,帶領其麾下開化黨人在朝鮮宮廷實施暗殺和破壞行動,並頒佈帶有現代色彩的改革綱領。守舊勢力向清政府求救,袁世凱奉命帶兵入朝平叛。中日事後簽訂《中日天津條約》,名義上實現了朝鮮與清政府的地位對等,而且也為甲午戰爭埋下了定時炸彈。

▲朝鮮東學黨起義,又稱東學農民運動。東學最初是純宗教團體,為了抵制基督教的傳入而存在,同時也幫助貧困農民爭取利益。1894年,東學黨領袖全琫準發動起義,朝鮮朝廷招架不住,遂與起義軍和談。早在和談之間,朝鮮高宗就向清政府求助,清政府派兵支援,被日本方面視作違背《中日天津條約》,給了日本出兵朝鮮的藉口,甲午戰爭由此爆發。

正如梁啟超總結的:

「中日之戰,起於朝鮮。推原禍始,不得不謂李鴻章外交遺恨也。」

梁啟超認為,李鴻章對甲午海戰負有直接的責任。首先,他「不明近代公法,釀成戰端」。李鴻章對於朝鮮和對於越南的理解是一樣的,仍然是宗藩體制下的主國心態。殊不知當時的國際關係,所謂的朝貢已經不復存在了,「屬國無外交」已成舊曆。

其次,「戰略上一再失機」。李鴻章處理外交事務的一貫手段就是「以夷制夷」,中日之戰一觸即發之際,他還「日冀俄英出為調處」,此為失先機之一;戰起之後,不顧前方軍將的請戰意圖,令北洋艦隊退回軍港,此為失先機之二。再次,「用人不當,治軍不嚴」。

總結來說,李鴻章在甲午海戰上的重大失誤,戰術都還是其次,最要命的還是他的戰略視野太過狹窄。然而,這並不能完全怪罪於李鴻章,見識與眼光是當時整個中國最致命的缺憾之一。

梁啟超說:

「世運愈進於文明,則優勝劣敗之公例愈確定。」

李鴻章周旋於西方各國之間,贏得了極佳的外交名聲,一方面在於他實屬當時首屈一指的外交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求和與求盟的態度。梁啟超認為,西方列強對於中國更多是求財,而李鴻章也確實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始終堅持「以夷制夷」,但是他並未認識到「我有自立之道,方能致人而不致於人」。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之後,迅速邁入現代文明的行列,而當時的中國還在前近代的門前徘徊,甚至都不知道從何而入。

03.

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李鴻章戰後閒賦在家,反思了他為何沒能通過洋務讓中國強盛,留下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淨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既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補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在《李鴻章傳》的最後,梁啟超給予了李鴻章極高的讚譽,無論古今中外,都是「一人物」。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興衰,從「中興」良相,到「變通」之才,再到後面的「誤國」庸臣,確實是可敬、可惜,卻也可悲。

▲法國畫報《小日報》上的李鴻章

梁啟超寫的是一個時代的偉人,寫的也是一個時代的變化。他在傳記開篇就說到,他是跟隨太史公的筆觸,表現一種「史識」,即一種「知興替」的認知,重點在於對歷史理解和時代的反思。

李鴻章最輝煌的四十年,是中國近代鉅變開始的四十年,也是中國人近代之路抉擇時機的四十年,他的路徑選擇,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近代中國的選擇。「千年未有之變局」從李鴻章開始,卻遠沒有完結,前行的路線如何,或許還能從李鴻章處找到啟示。


知識圈app


這個大賣國賊真有點要翻身的感覺?我們看看與李鴻章同朝的、同樣是晚清四大名臣的左宗棠是如何評價李鴻章的。

左曾怒斥李“十個法國將軍都沒有一個李鴻章對中國的破壞大!”

李鴻章,不管如何,早已被歷史釘死在國家民族的恥辱柱上,永遠是中華民族的罪人!

那些為李鴻章開脫的,粉飾的,也不過是藉此為那些向西方彎腰屈膝,涎臉討賞的奴才臉上塗些粉罷了。


用戶64903710


要了解這句話的意思,我們來看一下李鴻章生平都做了哪些事情?

李鴻章一生中,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30多個不平等條約,以至於現在人們一想起他就會與“”喪權辱國”這四個字聯繫在一起,認為他是賣國賊。但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以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他為“東方俾斯麥”,慈禧視他為“再造玄黃之人”。李鴻章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少年時我們讀到晚清歷史的時候都為李鴻章的賣國而感到羞恥,等風華逝去,我們再讀晚清歷史的時候,你會發現李鴻章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人物。他有自私的一面,在組建淮軍之時,為了鞏固地位,建立了自己的淮軍幕府。在蘇州殺降事件中,利用洋人赫德等人為說客,巧妙地解散了常勝軍。梁啟超在《李鴻章傳》中,就曾經評價過李鴻章。書中寫到,“李鴻章在戎馬壓境之際,有忍氣吞聲之言,旁觀者尤為酸心,更何況李鴻章身臨其境的感受。”梁啟超對李鴻章的評價:若以中國之失政歸罪於李鴻章一人,李鴻章一人不足惜,而我4萬萬同胞放棄國民之責任者,又應該負什麼責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