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皆在於有恆

很多人做事恨不得立竿見影,一下撈到個"金元寶",但遭遇困難,就全身鬆散,失去了恆心。

曹國藩認為,一個人能否有成就,一定要止住求急求速之心,而力求“恆久”下去。曾國藩說“天道,巧",也就是要下“笨"功夫,持久努力,無間進取。

成事皆在於有恆

他常引用理學大師倭仁的話說:“沒有間歇是最難做到的了,就是聖人那麼偉大純正也不停止進取。顏回三個月沒違師命,這一點很不容易學。像日月那麼至高至潔,也並非所有聖賢都能企及的。"曾國薄的“恆”字快,是他制勝的法寶。

曾國藩認為凡做事貴在有恆:

餘生平有三恥:學問各途皆略涉其涯矣,獨天文算學,毫無所知,雖恆星五緯亦不識認,一恥也;每做一事治一業,輒有始無終,二恥也。

少時作字,不能臨摹一家之體,迷致屢變而無所成,遲鈍而不適於用,近歲在軍,因作字太鈍,廢聞殊多,三恥也。爾若為克家之子,當思此三恥。推步算學,縱難通曉,恆星五緯,觀認尚易。家中言天文之書,有《十七史》中各天文志,及《五禮通教》中所輯《觀象授時》一種,每在認明恆星二三座,不過數月,可畢識賣。凡做一事,無論大小難易,皆宜有始有終。作字時,先求圓勻,次求敏捷。若一日

能作權書一萬,少或七八千,愈多愈熟,則手腕毫不費力。將來以之為學,則手鈔群書;以之從政,書案無留牘。無窮受用,皆自寫字之韻且極生出,三者皆能彌吾之缺憾賣。餘生平坐無恆之弊,萬事無成,德無成,業無成,已可深恥矣。速辦理軍事,自矢靡他,中間本志變化,尤無恆之大者,用為內恥。爾欲稍有成就,須從有恆二字下手。

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餘早年於作字一道,亦嘗苦思力索,終無所成。近日朝朝幕寫,久不同斷,遂覺月異而歲不同。可見年無分老少,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恆,自如種種人生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古之精相法老,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曾國藩做事總是有始有終,他還把是否有恆心作為成敗的關鍵來看待。做事如此,立志、做學問都是如此。他寫給弟弟的信說:

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兄往年極無恆,近年略好,而猶未純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則無一日間斷,每日臨帖百字,抄書百字,看書少亦須滿廿頁,多則不論。自七月起,至今已看過《王荊公文集》百卷,《歸震川文集》四十卷

《詩經大全》廿卷,《後漢書》百卷,皆硃筆加圈批,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做,諸弟若能有恆如此,則雖四弟中等之資亦當有所精進,況六弟、七弟上等之資乎……諸弟試將《朱於綱目》經筆圈點,定以有恆,不過數月即圍完矣。若看註疏,每經亦不過數月即完。切勿以家中有事,而即間斷看書之課,又弗以考試將近,問斷看書之課。雖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書;考試之日,出場亦可看也。兄日夜懸望,獨此有僵二字告諸弟,伏願請弟刻刻留心,幸甚幸甚

在這裡曾藩不但把有恆的效用說得很詳盡,並且做出有恆的榜樣,為諸弟規劃出有恆的方案。

這種方案,不但他的諸弟可以受益,即使今 我們仍可領會到其中有益的東西。曾國藩平時教人,總是以立志有恆為最重。然而,能立志而又能持之以恆,時時不斷地與古人為儔,當然就會知道學問無盡,不致以一得而自足,河伯觀海,並蛙窺天之陋或者即可因此免除吧。

成事皆在於有恆

一般說來,在讀書治學上最為擔心的恐怕就是立志未必堅定,見左右前後與自己相彷彿者,皆得奧援而騰達了,於是自己也就耐不過了,或望其速成,或誘於勢利,或竟拋棄自己原來一直所學習和研究的東西而另覓蹊徑,這在曾國藩看來,統統都叫作無志,都叫作無恆,就免不了河伯觀海、井蛙窺天了。

曾國藩在寫信給他諸弟時,正是在京城做客官的時候,也可以說正是他發憤立志、發憤持恆的時候。曾國藩出身並不顯赫,資質平平並不過人,他唯一的長處就是他那種誠拙的精神,困知勉行的精神;堅持不懈、無稍間斷、一往無前的精神。

在常人看來,每日看二十頁書,並不算什麼難事,簡直太容易,要求太低了,但一般人就不能有他那樣的成績,這恐怕便是常人缺少他那種有恆的精神。萄子說:"無冥冥之事者,無昭昭之明;無僭婚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曾國藩科舉成名,做了京官後,已開始擺脫科舉之藩籬,在這個時期,正是他立志潛修,冥冥憎憎的時期,凡是後來那些昭昭之用,赫赫之功,可以說都是這個時期奠定的基礎。

成事皆在於有恆

即使他幾位弟弟後來的功業聲名,很大程度上得力於這個時期作為兄長的不厭其煩、真心實意的教導與勸勉。所以,凡是有志於宏偉事業者,不可不立定堅卓的志向,尤其不可不持之以恆、無稍鬆懈的恆心。

曾國藩主張以“”止急,引人思考,其要訣在丁:抓住一個“”字,苦下工夫,不放鬆機會,逐步推進,這就是謀取勝局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方法。曾國藩多次告誡別人:在“恆”字上下功夫,才能不放棄目標,才能一步步走出逆境,逐步從低谷登。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抓住這個“恆”字,你的事業也會有成功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