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農機市場終端格局重構 薩丁重工投巨資在全國建百家“薩丁村”

導讀:劉守顯認為,未來的企業經濟體一定是協同共生、共存共贏的。與經銷商的合作,要基於長期合作、共生共榮的理念認同,敬畏行業、規則與產品。

“目前這項工程在順利推進中。”近日,新興拖拉機黑馬、位於濰坊的薩丁重工一位領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在今年年初的舉行的商務會議上,薩丁重工宣佈擬投入1000萬元巨資在全國建設百家薩丁合作社(薩丁村)建設並隆重舉行了啟動儀式。

據悉,公司將以以村或合作社為單位,2020年購入薩丁拖拉機總功率達到5000馬力即符合薩丁合作社(薩丁村)成立條件,薩丁合作社(薩丁村)成立條件一旦在由薩丁重工公司認證通過後,由薩丁重工為該單位掛牌,薩丁合作社、薩丁村客戶享受產品服務期延長一年,且配件九五折優惠,同時將一次性獎勵建設薩丁合作社(薩丁村)的經銷商10萬元人民幣。

薩丁重工董事長劉守顯先生認為,儘管目前正經歷農機行業的寒冬,但對薩丁仍然充滿機會。目前一些老品牌呈現衰退之勢,農機產品的可靠性是目前中國農機使用者的第一訴求, 而可靠性正是薩丁重工製造拖拉機產品的基本要素,然後才是追尋拖拉機的先進性、舒適性及智能化。薩丁的理念是“可靠值得託付”。特別是終端客戶格局的重構也給薩丁帶來機會:由普通農民購機向農業合作組織、種田大戶、家庭農場、農機服務專業組織轉變。

山東利津縣一位經銷商認為,薩丁重工百家薩丁合作社(薩丁村) 建設啟動給他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發展方問。薩丁合作社(薩丁村)的形成有利於開拓市場,促進銷售,用戶可通過經銷商與廠家對話,廠家產品更精細化、用戶需求能得到更精準體現、經銷商可更加方便地獲得產銷信息和技術服務,提高市場反應能力。今後,經銷商在工作中可依託薩丁平臺對市場形成數量與質量優勢。

這位經銷商還認為,薩丁合作社(薩丁村)的成立有利於加強生產廠家、經銷商、用戶三者之間的直線聯繫,提高了區域內競爭力,同時經銷商與廠家間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可共同規避政策風險。薩丁合作社(薩丁村)的成立,開創了拖拉機銷售新模式,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必定引領潮流,形成產購銷三者之間的共贏發展,這既順應了國家政策,又引領了市場需求。

目前,薩丁重工構建了價值增長、協同共生、互動信任等企業主張。劉守顯認為,目前薩丁提供的價值增長服務,包括金融產品,以及更有競爭力的傳統產品(存量業務)及新型產品的投放(增量業務),均是為合作伙伴提供價值增長。未來的企業經濟體一定是協同共生、共存共贏的。與經銷商的合作,要基於長期合作、共生共榮的理念認同,敬畏行業、規則與產品。讓薩丁員工頗為自豪的是,在一些同行以各種手段套取補貼或以不合格產品獲得更多補貼的當下,公司是近年來濰坊當地極少未被主管部門通報處分過的企業。

顺应农机市场终端格局重构 萨丁重工投巨资在全国建百家“萨丁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