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在《南腔北調集》中,迅哥兒曾經這樣區別奴隸與奴才: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因為知道掙扎,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魯迅這一番精闢點出了奴才比奴隸更無救藥,並墮入了萬復不劫的境地!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吃了苦,沒辦法反抗那叫奴隸;但吃了苦,還要在苦當中找出樂趣,就是奴才了。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中,不管是春秋戰國,還是暴秦強漢,還是盛唐弱宋,還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剛明,大臣進呈給皇帝的奏疏都是自稱“臣”。

只有我大清國是個例外。

在我大清,王公貝勒,文武大臣百官的各種奏摺進呈給皇帝都是“奴才謹奏”、“奴才跪奏”;回答皇帝也是“奴才跪誦之下不勝悚懼無地自容”,“奴才伏讀再三更切悚惶”這種卑躬屈膝的自稱。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而且更為搞笑的是,在清朝,只有上層人才能被稱之為奴才,稱奴才是有嚴格標準的,需要很高資格的,只有旗人和旗下包衣才有資格稱自己為奴才。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乾隆二十三年上諭:滿洲大臣奏事,稱臣、稱奴才字樣不一。著傳諭,嗣後頒行、公事摺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摺奏,仍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

乾隆三十八年上諭:(漢臣以及滿臣公折)武員即官至提督亦稱奴才,此乃向來定例。

旗人文臣朝見皇帝時,如果是公事,要自稱“臣”,如果是私事,則稱“奴才”;漢人文臣朝見皇帝時,不論公事還是私事,一律自稱“臣”;如果是武將,不管是旗人還是漢人,都要自稱“奴才”,這項制度一直持續到清朝末期。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漢人就是通過科舉考試變成人上人的進士,翰林,以後官居一品,封妻廕子,在清朝皇帝眼裡,地位也就比奴隸稍微高一點,但是比旗人包衣這樣的奴才差多了。

漢人裡面就算你是漢軍旗的旗人,那也比滿蒙旗人低人一等,當然比連奴才都當不了的漢人百姓強那麼一點點。

這是一個想當奴才而當不到奴才的時代。

所以我大清國的臣子們爭先恐後地自稱奴才,以成為皇帝的奴才為榮。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清史著名學者杜家驥先生認為:清代漢臣自稱奴才,是“自賤其身”,中國幾千年的漢人官僚士大夫的那種廉恥觀念與剛直氣節在他們身上已經喪失殆盡,毫無蹤影。

奴才一切以主子為中心,為主子做事是榮耀,主子開心自己就開心。

男兒膝下有黃金,那黃金也是主子的,所以只要主子一句話,奴才別說跪下,就是讓他去送死都大義凜然。

為了主子更舒服,可以去百般討好主子,可以去拍主子馬屁,主子一高興就賞他一碗飯吃,讓他幹嘛,他就幹嘛,叫聲爹,都會笑著臉喊聲爹。

這種奴隸,都特別受到主人的喜歡,別人幹活,他可以偷懶,甚至可以不用幹很多苦活累活,有些時候主子一開心還可以掌握其他幾個奴隸的命運,讓自己變成奴隸裡面的大爺。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這樣的奴才,自己不僅不會覺得主子對自己壓迫剝削,還沉醉在其中。

自己還會去培養一些跟自己有相同志向、相同愛好的奇葩奴隸,讓別的奴隸跟自己學習,學習他那個向主子彎腰的度數,學習他那個如何伺候更能讓主子舒服,學習那個主子是天,主子是一切的思想。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完全放棄了獨立人格尊嚴,甘當哈巴狗和跟屁蟲。這種人善於察言觀色,長於阿諛奉承,對主子忠心不二,幫閒幫兇,對外人狐假虎威,欺弱怕硬。

為了既得利益,泯滅良知,為了一根骨頭,出賣靈魂。

這就是奴才精神。

這就是近代中國愚昧無知且落後的根本原因。

但是很遺憾的是,古今中外,這種奴才一直層出不窮。

比如那些精日哈韓美吹們,他們恰恰就是斷了脊樑骨的奴才嘴臉,卻自鳴得意,甚至許某某公然說出大眾就是愚昧無知,認為大眾對什麼事都只有三天熱度。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想想那些留學生,再想想迅哥兒關於“洋鬼子”和“二鬼子”的描述,果然是字字珠璣,力透紙背。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奴性是奴隸的根本和本性,但並非所有奴隸都有奴性,當奴隸在覺醒之後便有了反抗意識,這樣的奴隸決不是奴才,而是反抗壓迫者的英雄。

迅哥兒就認為,自己的使命就在於喚醒奴隸們的覺悟,讓奴隸們知道自己不是奴隸,更不是奴才,而是人,頂天立地的人,有血有肉的人。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對清朝宣傳奴化意識以麻醉人的那些統治者和幫兇們表示出極端鄙視和憤概,魯迅本人的文字是將人變為人的覺醒驚雷,也是召喚奴隸為自己而戰的戰鬥號角。

就像法國文豪雨果所說人生下來不是為了抱著鎖鏈,而是為了展開雙翼。

我大清國生病了?什麼病?身體之病,思想之病,病入膏肓


魯迅先生只所以偉大,正是因為他犀利而深遂的目光所具有的穿透力。

這也是那些虛偽且卑鄙的屑小之徒對他又恨又怕,總要躲在陰暗角落裡攻擊他,抹黑他的重要原因。

而現在,我們也需要迅哥兒這種戰鬥精神,才能成為真正的人,更好的人。

自強不息,戰鬥不止,這才是漢唐精神,這才是國人精神,這才是華夏得以代代傳承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