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很久沒有讀書了。”不,你忘記你講的兒童繪本了?

“我已經很久沒有讀書了。”不,你忘記你講的兒童繪本了?


有一次,跟幾個朋友無意中聊到一件事情:“你有多久沒讀書了?”


會聊到這個問題,自然源於寒姐在抱怨,說她已經很久沒讀書了。結果,她老公在旁邊補了一句:“你天天給你兒子讀的繪本故事是什麼?”


寒姐說:“你知道嗎,我當場驚呆了。”


是的,驚呆了。


寒姐這才意識到,其實她不是沒有“讀書”,只不過沒有以她想要的方式讀書。


之前她老公買了幾本書,什麼《蔡康永的說話之道1-2》、《解憂雜貨店》,說讓她一起看看。那個時候寒姐還在義正辭嚴地說道:“我沒有時間。”


01、她說:我沒時間看書


“我已經很久沒有讀書了。”不,你忘記你講的兒童繪本了?


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寒姐也會說,從我大學畢業之後,工作這麼多年,我感覺我真的已經離書太遙遠了。


那種遙遠,似乎遠到了她不知道書長什麼樣子。


但往往這個時候,她旁邊都會冒出來一個人:“你確定?”


寒姐說:“我確定。”


“騙人,你上次才推薦給我《崔玉巧育兒經》、《崔玉濤:寶貝健康公開課》、《捕捉兒童敏感期》,還跟我說,崔玉濤的書很不錯,對於馬上要生產的寶媽來說特別適用。”


當進寒姐懵住:“呃,我忘記了。”


難道,她看的這些書不算嗎?當然,是書怎麼可能不算,而且是非常適用的工具書。


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有孩子,覺得她有經驗,向也討教的時候,她很少會講在遇到孩子什麼什麼問題時,她是怎麼解決的,她向來是直接推薦幾本書,讓各位家長帶回去自己看。


她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適用於我家孩子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你們,所以你們需要自己學習。”


02、書,到底是什麼?


“我已經很久沒有讀書了。”不,你忘記你講的兒童繪本了?


為什麼寒姐總覺得自己沒有“看書”呢?因為她曾經一度以為,要看的“書”應該如他老公推薦的那幾本《蔡康永的說話之道1-2》、《解憂雜貨店》一般,泡上一杯茶,坐在陽臺上,曬著溫暖的陽光,慢悠悠地看。


事實上,寒姐看書的時間與地點,是什麼地方呢?


育兒的書,是她揣著大肚子,躺在床上看的;繪本故事,是她臨睡前抱佛腳一般,抱過來倉促講給孩子聽的;為了帶孩子做好手工,她還買了各種帶教程書的材料包。


其實這些都是書,只是跟她“自我感覺”的有些不太一樣。


所以,她一跟寶媽聊天就露陷,不少人吐槽她:“還說沒看書,這不是書是什麼?是天上掉下來的嗎?”


03、書,其實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已經很久沒有讀書了。”不,你忘記你講的兒童繪本了?


以前,大家坐在一起,還在那裡吐槽,說我們讀書多麼沒有用。瞧瞧,某某大學畢業的,還不是拿了那麼點工資,還得給一個男人生孩子,伺候一家老小?


我們女人,什麼時候擺脫了這種“命運”?


不管讀沒讀書,能沒有讀出書來,女人還是逃不掉這樣一個怪圈,讀書有什麼用呢?


曾經,我也曾苦惱啊:是啊,有什麼用呢?饒來饒去,還是饒回來了。


等有一天我想通了,恍然大悟:怎麼可能沒用?


若讀書沒用,我能像現在坐在辦公室裡,不經歷風吹日曬,成為那些工廠妹的羨慕對象?


若讀書沒用,那麼寒姐在結婚生子的後,為了“教育”好她和老公的兒子,她能夠學到那麼多豐富的科學育兒知識?


若讀書沒用,我們如何通過“讀書”這件十分平常的事情,一天一天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甚至是未來?


讀書其實是有用的,不管是當年被《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折磨得死去活來,恨不得全天下卷子都被燒掉的時候;還是現如今已經脫離校園多年,偶爾翻書一讀,“書”一直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只是大部分時候,我們因為“習以為常”,忽略了它所帶來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