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脉·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这首著名的《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出自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之手。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赵氏皇族逃往南方,建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是为历史上的南宋。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大部分时候都在忙着与金国求和,放弃了大片的疆土。面对山河的破碎,金军的南侵,叶梦得满心悲苦,却无能为力,挥笔写下这首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之意。

说到叶梦得,有些朋友兴许对他并不熟悉,甚至可能将他和之前讲过的叶梦鼎弄混了,亦或以为他俩是亲生兄弟。这里要标注一下,这俩人着实没什么亲属关系,且叶梦得是生活在由北宋入南宋的时代,而叶梦鼎则是在南宋末,不仅不是兄弟,且根本没有交集。不过他俩也有共同点,一是都有才华,二是都很爱国。作为南渡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词人,叶梦得词风慷慨,他的词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和逸气三个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北宋至南宋词风变革中的先锋式人物。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循着他词风发展的足迹,去看一看他的一生。

中华书脉·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

南渡词人叶梦得


中华书脉·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

随着我们对中华书脉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书家的出场往往也有一个相类的套路——书香门第出身,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甭说在古代了,即便是在相对开放的现代社会,家庭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

叶梦得也是出自书香大族,名门之后。父亲这边是江南望族的吴中叶氏。据叶梦得自己撰写的《叶氏宗谱序》中记载,他的祖上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名臣叶逵,其从祖父为北宋名臣叶清臣,可谓名臣倍出。叶梦得的母亲这边也是非常厉害,他的母亲晁氏是大名鼎鼎的苏门学士晁补之之妹,除了叶氏以外,吕夷简、曾巩、陆游等文坛大咖都与晁补之家族有姻亲关系。父系家族是仕宦大族,母系家族又是宋代文坛的重量级家族。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叶梦得少年时期就博览群书,又跟随父亲叶助游宦于建德、拱州、达州等地,初露峥嵘,也是情理之中。

“学而优则仕”,绍圣四年(1097年),叶梦得进士中举,正式步入自己的仕途之路,被任命为丹徒县尉。这只是一个从九品芝麻小官,主管着一方治安,但叶梦得很满足,他一边每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边忙着吟风弄月,做一个多情才子。著名的《贺新郎·睡起流莺语》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此作纤丽中又不失豪逸,其才思情致,少年峥嵘,宛在眼前:

“睡起流莺语。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

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尚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萍花寄取。

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中华书脉·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

吟风弄月的词人

随后,宋徽宗赵佶即位,叶梦得先后任婺州教授,议礼武选编修等官。后得权相蔡京引荐,得到赵佶的器重,一步步官至翰林学士。另一首《虞美人》正是作于叶梦得早期春风得意之时,亦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饮酒赏花,赋词助兴,充满品质感的小生活。叶梦得在北宋时期的词风大抵如此。而他的前半生,也就在这样的时光中悄然走完。

中华书脉·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

叶梦得也曾以为,自己能永远做一个诗酒风流的才子,不问江山问美人。谁料这一切,都因为时局的倾覆而随之倾覆。

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到了临安,社会由承平时代转向战乱时代。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北宋遗民,饱尝过生活带来的困苦,人生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当然,把这种转变表现得最明显的,还是叶梦得他们这群词人。

著名的南渡词人也很多,比如李清照,陈与义,朱敦儒,叶梦得,陈克等……都可以看作是南渡一派的代表人物。纵观这些南渡词人,他们在北宋时期所写的内容,都与寻常太平时代的诗词没什么不同。但是国破家亡之后,他们的词风都随之变得慷慨激昂。即便是李清照这样曾经娇嫩无邪的少女,也能够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语。可见南渡对这些词人的影响有多大了。这些人继承了苏轼的豪放,又发出家国之悲的沉郁之叹,这就为后来以辛弃疾、陈亮、刘克庄等人为代表的爱国词派出现奠定了基础。

中华书脉·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

南宋王朝疆域图

国破山河在,此时的叶梦得再没了把酒当歌的雅致,1131年,他出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今南京),在登上镇江北固山时,他望着横起的云峰,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追寻如梦,满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两年后,他又登上寿阳(今安微省寿县)八公山,想到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忧思缅怀与自伤之情一股脑涌上心头。有感而发之际,又提笔写下《八声甘州》: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

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

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这个时候,他的词风已经脱离了最初的婉丽,英雄气与狂气都在这一时期给他的词作注入了新的生命。

中华书脉·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

著名的淝水之战

当了几年南宋王朝的官之后,一直站在“主战一派”的叶梦得慨叹失地收复无望,自己又到了迟暮之年,万般无奈之下辞职回家,隐居在家乡湖州卞山石林谷,自号“石林居士”。过起了晚年闲居的日子。他在家乡修筑了一座别馆,在别馆中建藏书楼以贮书,藏书总量逾10万卷以上,史称“极为华焕”。他词中的“逸气”正是在晚年隐居这一时期形成的,开文的《水调歌头》正是这种将英雄气、狂气和逸气融于一体的沉郁雄浑之作。南宋学者关注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可谓非常贴切。纵观其一生词作,既是他生活轨迹的写照,也是整个宋王朝轨迹的写照真实。

除了在文坛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之外,叶梦得在当时的书坛亦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伟业宏材帖》是其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其书迹清丽脱俗,自有一番神韵。

中华书脉·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

叶梦得《伟业宏材帖》局部

中华书脉·南渡词人书家:叶梦得

下期预告:

下一期文章将为您带来

“中华书脉·书生拜将,千古一人:虞允文”

本文已在本心书法APP中发布,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本心书法”即可下载。

微信搜索“本心视界”关注订阅号,获更多书法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