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遲到二十年的青春

橙全心理

以下文章來源於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作者包俊君

中年叛逆 | 一場遲到二十年的青春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少點內心的衝突,多點精神的自由。


文 | 包俊君


演員劉敏濤一場以“中年叛逆”為主題進行的演講,激起了無數人心中沉寂已久的熱烈與激情。


人們熟識劉敏濤,大多是從《琅琊榜》《偽裝者》兩部劇開始。但在很多年前,劉敏濤就已是一個部部戲都是女主角的演員。但她卻選擇在事業高峰退隱影壇,去過相夫教女的生活。


然而,婚姻的不幸,讓人到中年的劉敏濤下定決心離婚,復出影壇。於是,才有了這場撼動人心的“中年叛逆”的演講:


“既然循規蹈矩、隨波逐流的生活並沒有給我帶來預期的幸福,反而讓我在本該神采飛揚的大好年華,活得卑微而蒼白,那就不如就做我自己,隨心所欲地去生活中冒險,試試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今年43歲的我,不相信疲憊和麻木是中年的底色。


我成了一個享受叛逆的中年女人,我嚐到了叛逆的甜頭,心中愈發覺得開闊和自由。”


演講觸動我們內心的,正是劉敏濤那份不惑之年的“叛逆”,所帶來的開闊和自由。


你有多久,沒有感受到人生的開闊和自由了?


對於很多人而言,可能很久都處在一種不知道自己是誰、究竟想幹什麼、能幹什麼的狀態中;迷失在每天朝九晚五的燈紅酒綠中,不知道哪裡才是自己最終的歸宿。隨波逐流的生活,讓我們變得面目模糊,彷彿連人生的支配權都不再屬於自己。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那說明:你的自我,已經迷失很久了。


人到中年的叛逆,本質上終究是一場關於迷失的“自我”的找尋之旅。


而這場叛逆之旅,並不輕鬆。


01

叛逆 是找尋迷失的自我


為什麼說叛逆是在尋找迷失的自我?


當一個人真正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也就標誌著自我的誕生。這取決於一個人能否真正擁有自己的選擇權,能否為自己的每一個行為都賦予選擇性。


大家可能會問:“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決定,不都是由自己做出的嗎?”


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選擇、決定,其實根本不是自己的。就像劉敏濤,從小按照父母的預期,努力學習、學舞蹈、考中戲,結婚,做一個賢妻良母,過著符合社會對一個“標準”女性預期的人生軌跡生活。


這種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來自父母意識、乃至社會文化環境影響下所做出的選擇決定,本質上只是一種“誤以為我可以做選擇”的狀態。


要擁有真正的自我,前提就是:與父母分離。


自我的產生是這樣一個過程:一個人在生命早期,原始本能的需要在某些沒有被父母滿足的時刻,催生出了痛苦。正是這份痛苦,讓一個人產生出想要分離、去獲得滿足的願望,這就是一個人自我產生的萌芽。


這同時也意味著,如果我們不能與父母分離,而是理所當然地接受父母和社會環境“標準”影響的時候,我們不存在也不需要選擇,有的只是被動接受,並沒有自我的產生。


但是,每個人都擁有滿足自己願望的原始本能需求。當人到中年,父母意願、社會標準,與自己實際的意願之間矛盾又被強烈地激發起來,就會產生劉敏濤式的自問:“標準的生活一定是對的嗎?我一定要活在別人的標準裡嗎?”


這時,標誌著我們走到了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我們能否把握這個機會,重新獲取人生的自主選擇權?爭取成為我自己?


於是,反抗便產生了。這個反抗,就是所謂的“中年叛逆”。


反抗,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正如劉敏濤所說:“真正為自己而活了,才發現叛逆是需要力量的,言聽計從,無需過腦;而我行我素,卻需要判斷能力和勇氣的雙重加持。”


這是因為,選擇本身意味著面對衝突和分離,叛逆的過程不可避免地伴隨著痛苦。當一個人能夠面對痛苦而又不逃避,就要面臨選擇,做出決定。而選擇和決定又會不斷地形成、鞏固自我。


所以說,叛逆,就是一個找回自我的過程。


02

自我 是享受“叛逆”的前提


說到這裡,我想說說另一位“叛逆”的代表,娛樂圈自稱“老徐”的徐靜蕾。老徐的人生,一直在叛逆:


她不愛走紅毯,混圈子,不屈己迎合別人;她寫書法、辦雜誌、做導演;作為娛樂圈為數不多的鑽石剩女,她主張不婚、不生,凍卵;她甚至可以給自己放一個兩年的長假,去國外當學生學語言,將作品名氣拋在腦後,讀書看劇做手工,與愛人旅遊相伴,恣意享受生活……


在老徐的身上,我們總能找到叛逆的話題點。連老徐自己都說:“我的叛逆期維持到了40多歲。”


如果瞭解老徐的成長經歷,我們會發現,她從小也一直都在父親嚴苛的管教下長大。老徐特立獨行的做派,也多少源於一直以來對父親嚴苛教育的叛逆情緒爆發。


但在老徐特立獨行的叛逆的背後,我們卻看到她那穩定的“自我”所起到支持作用。


何以見得?


在《魯豫有約》的採訪中,老徐說:“我是一個不會孤獨的人,是一個自己很能呆得住的人,這是我安全感最大的來源。”


要知道:是否能夠自我發現與自我實現,是否能夠覺察到自己內心最深處的需要、情感與衝動,與一個人的獨處能力息息相關。而一個人有無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這就是一個穩定的“自我”。


正因如此,不惑之年的徐靜蕾,才真正做到了自由隨性,在他的人生辭典裡,既有工作的激動瘋狂,又有生活的極度放空。


可見,擁有一個真正“自我”,是能夠享受叛逆的前提。


03

叛逆之後 走向何方


如果說,中年叛逆,是對自我人生的一種掌控。那麼當人生的掌控權重新回到自己手中,找回的自我,又將如何維持?


自我的維持,需要通過對慾望的追逐。即: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並從中獲得自我價值感,從而滿足我們最內心想要去滿足的那種感受性目標。


亦如中年叛逆的劉敏濤,剪短了發,重回舞臺,去追逐自己內心真正的夢想。


這份追逐,讓我們的自我得以持續存在;但在這份追逐背後,我們還是會感覺到這個世界的規則對我們的限定。


劉敏濤在演講中提到,重回演藝圈的她,去參加《演員的誕生》,面對的導師是她的師弟師妹,資歷比她小,名氣比她大,作品比她多。復出之後,只能偶爾接一些姐姐媽媽的角色。


面對這些現實的規則,任憑是誰,內心都會有矛盾和不甘。這時,我們可能又會想要進一步“叛逆”:在規則之外,去尋找更大的滿足和自由。


自由,真的會在規則之外嗎?事實上,完全不受約束、為所欲為的自由,只存在於嬰兒般全能自戀的幻想中。


如何既能夠適當減少規則帶來的約束和痛苦,又能相對充分地保持自我?我想,這大概是我們很多人所想要追求的一個境界:從心所欲不逾矩。


劉敏濤讓我們看到了追求這一境界的可能性。面對中年叛逆後的尷尬境地,她沒有埋怨這個世界的不公,而是努力去屏蔽內心的躲閃和不適,對每個角色耐心打磨,認真適應當下的規則:“我想聽親愛的觀眾們說,你看,劉敏濤她真的挺棒的。”並且,她實現了這個目標。


我想,叛逆後重獲自由的味道,大概就是:既尊重生命的規律,也遵守世界的規則。瞭解規則對我們的限定,是為了更大的自由建立基點;遵守規則,是為了讓自己更加自由。


04

叛逆 或許從未存在


人在本質上,就是一個尋找自我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或許從來不存在什麼“叛逆。”


所謂“叛逆”,只是在對真實自我的追尋探索旅程中,對曾經走偏走錯的路,不斷去進行的調整糾正而已。


在這個過程中,“中年叛逆”帶來的調整和改變,是很多人所渴望的。但這份改變帶來的衝擊,無疑也是巨大的。


只有當一個人可以真正擁有自我的勇氣和力量,去接納和承受這份衝擊時,才會真正享受到“叛逆”帶來的開闊和自由人生。


生命不息,叛逆不止。


MindOrange


世界沒這麼複雜
種豆子和相思或許都得瓜

你敢試
世界就敢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