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也有收入,財務自由並非不可能

“睡後收入”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兒,它一般指只需要我們付出有限的勞動和時間就可以持續獲得收益的方式,也就是邊際成本為零的收入。而睡前收入最具代表的就是工薪一族領取的固定報酬,只有上班才能領取,一旦曠工或辭職就會減少或者失去收入。當你的睡後收入遠超睡前收入,並且足夠支付你生活的賬單,那就算達到了財務自由。可以自由選擇去做想做的事情,優遊歲月了。

睡覺也有收入,財務自由並非不可能

那麼有哪些方式可以獲得睡後收入呢?大家日常接觸最多的睡後收入就是餘額寶、餘額+之類的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大多都是以基金的形式存在,比如餘額寶的正式名稱就是融通易支付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A類,目前年化收益在3%左右,每一萬元大概每天能收入0.8元。

相比餘額寶、餘額+這些可以隨時存取的產品,銀行理財產品則擁有更高的年化收益,目前定存一年年化收益可以達到4%-5%,缺點則是臨時用錢不容易取出。如果以5%的年化收益計算,一萬元一年可以收入500元,十萬元就是5000元。以十年計算的話,連本帶息可以得到16.28萬元。

睡覺也有收入,財務自由並非不可能

比銀行理財收益更高,並相對穩定的就要算指數基金了。以滬深300指數為例,滬深300指數,是從2004年的12月31日開始計算的,根據某小編統計的wind數據,如果算上股息,到2018年8月27日,13年零8個月的時間,滬深300指數總漲幅為314.21%,年化複合收益率為10.96%。即使以10%計算的話,十萬元十年時間最後可以得到25.94億。相比16.28萬元增加了59%,時間越長,差距也就越大,這就是複利的威力。

有人可能認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雖然低了點,但好歹旱澇保收,不會虧掉本金。滬深300指數基金就沒那麼穩定,2016年還下跌了11.28%。且不說理財產品的收益在考慮通貨膨脹率後,十年後實際購買力遠沒有現在的16.28萬,單說滬深300指數基金的穩定性其實要高於我們的想象。滬深300指數基金投資的是滬深兩市優質的大型上市公司,其長期回報率必會大於全國GDP的增速,而2019年在經濟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GDP預計仍能保持6.4%的增長。可想而知,指數基金長期來看要是可以獲得一個穩定的增長,並且收益比銀行理財產品更高。

睡覺也有收入,財務自由並非不可能

當然除了理財、基金,增加睡後收入的方式還有債券、房產等傳統金融手段。在共享經濟時代,你的富餘資產也可能帶來更多睡後收入,比如把家裡空閒的房間、空跑的汽車座位、閒置的停車位等共享給更多人。隨著生產力的發達,機器智能化程度的提高,社會生產的物資將會極大豐富,人人都會有機會享受到財務自由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