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智慧|讀比爾作品,如隱士修行也像老子羽化終南山

空谷幽蘭,意為深山幽谷中的一種蘭花,因其幽與深,而十分難得,常用來比喻品格清奇高雅的人。我真正理解這個詞,是在看了清·劉鶚《老殘遊記》中寫到的——“空谷幽蘭,真想不到這種地方,會有這樣高人。”

漢學家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

再次體悟這個詞的另一種境界,是重歸校園的某一天。那天,跳進房間的秋陽,透過窗格打在我慵懶的軀體上,使我周身暖氣輕揚。我很放鬆地窩在圈椅裡,啃著蘋果,靜靜翻讀著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享受在校院的閱讀時光。


人生智慧|讀比爾作品,如隱士修行也像老子羽化終南山

讀到眼花心倦時,便身子一滑,躺在椅子上掩卷沉思,望著潔白的天花板,遙想那座神秘的山——一直綿延到印度的終南山。

懷想那些隱士們行而論道,坐則參禪的神秘修行。

那是一座靈山,是一座富山,中國的八大佛教宗派“三論宗、唯識宗、律宗、淨土宗、華嚴宗、密宗和禪宗”中,就有七個宗派在終南山及附近山脈上開出了第一片花瓣。

相傳自從老子經過函谷關,羽化登仙,把一身肉皮囊像蟬蛻一樣留在了終南山的樓觀臺,致力於修行的人便一撥又一撥,一派又一派,奔著這靈山而來,還吸引了一個名叫比爾的美國人,不惜辛苦,不遠萬里,來尋訪中國的隱土,來翻越中國的名山秀水。

比爾始信我們的古代文明,始信我們的神話傳說,他了解太初混沌分化的陰和陽,陰陽分化的老陰老陽和少陰少陽,四種交互力量下產生生命的微妙。

比爾的探尋與瞭解,讓我這個用中國字表情達意的書寫者感到汗顏。

我只知盤古開天的傳說,卻不知世間誕生的第一個生命——盤古,用畢生精力開天闢地,前後花了一萬八千年,才開闢了我們現在居住其中的空間。

盤古倒下死去的一刻,還對大地充滿了眷戀,把自己全部奉獻。高大精壯的軀體化做了五嶽,東嶽為首,南北嶽為兩隻胳膊,中嶽為腹,西嶽為足。

這肉身化作的高山呀,讓我心裡一驚。我竟然能在一天之內,從一本書中跟隨這個美國男人的腳步,穿巖洞登山巔飄雲中蹲松下,遊離於塵世之外,幸會那些潔淨恩慈,道風仙骨的飄飄隱士,讓自己的心歸於平靜,用寫作來實現修行。

這是何等地幸運啊!


人生智慧|讀比爾作品,如隱士修行也像老子羽化終南山

寫作是一種修行

寫作是一種修行,這是多年前趙德發老師在我筆記本上寫下的一句勉勵的話。

當時的我並沒有悟透其中真意,直到今日讀了比爾的《空谷幽蘭》,才懂了曾寫過儒釋道三類書籍的趙老師當初的用心良苦。

也才悟到,寫作和修行一樣是分階段的,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開悟和收穫。

就像成功也分多種層次一樣,一旦選定一個目標,就要不停地前進,一步一步地,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朝著目標走,就一定能夠抵達。

最關鍵的是自己要對自己做要求,要給自己定戒律,否則,修行也將一無所獲。

無論哪種修行,都要捨得花時間,都要有韌性,都要能堅持,還要篤定與虔誠。

宗教裡的修行達到一定層次時,自然會遇到一個度他的高僧。

文學寫作達到一定層次時,會被輸送到這所學院來,學院也會給派一位指點修行的師傅。

冥冥中,或許此院為了公平公開公正採取的抓鬮方式產生的導師和學生,在某種程度上也暗合了道法自然,前世因緣。

為了這份上天給定的緣份,我要好好尊敬我的導師。從不化妝的我,甚至會為了去拜會導師,而薄施粉黛。

裝扮一新後,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宿舍的圈椅,與小組的三個同學外加兩名旁聽生,一起乘一二五奔向惠新西街南口,坐四號地鐵趕往團結湖附近,去拜見某報主編、我們的導師。


人生智慧|讀比爾作品,如隱士修行也像老子羽化終南山

看似嚴肅的老師實則溫文爾雅,不但以親切隨和的姿態在會議室接待了我們,詢問各位同學們最近創作的情況,以及遇到的困惑,並就以後的指導和交流進行了很好的溝通。

為了讓我們多學點東西,他在自己的辦公室內給我們找報紙、找書。

還告訴我們去其他刊物社的辦公地點,要求我們發給他作品,儘快審看,還約好了下次見面的時間。

臨別時,老師送我們到電梯口,並手扶電梯門的真誠告別,讓我們感到溫暖。

提著裝滿書籍報紙的印有“中國XXX”和史料照片的專用紙袋,我們信心滿滿。

因為,紙袋裡裝的不光是書本,還有沉甸甸的精神食糧以及老師的殷切希望。

我們每個人都給自己暗暗許下了一個心願:願這場苦修,能夠堅持,能夠圓滿。哪怕永遠修不成高僧大德,哪怕是歷盡種種艱難,只要能學會經營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外在體現世界,我們也算沒有白來這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