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周坤亮,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上海,200042)教研員,教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課程與教學研究。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摘要:作業對於提升教學質量乃至深化課程改革具有重要價值,以單元為基本單位開展作業 設計,是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的一條有效路徑。單元作業設計包含單元規劃、單元作業目標確立、 題目選擇、題目分析、題目優化、題目組織、形成作業等基本環節。

關鍵詞:單元作業設計;作業質量;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0)02B-0004-05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作業從來都不是一個“小問題”,它是課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領域,與教學、評價有著千絲 萬縷的聯繫[1]。對教師而言,“備課—上課(課堂教學)—作業(佈置、批改、分析和反饋)”是日常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對學生而言,“預習—上課(課堂學習)—作業(完成和訂正)”是日常學習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務。教師和學生幾乎每天都要在作業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作業對於教學的作用不言而喻。雖然作業對於教學質量提升乃至課程改革的深化都有重要的價值,但作業並沒有課程建設、課堂教學等受到的關注多。


近年來,隨著中小學生減負進一步受到重視,作業被推上“風口浪尖”,日益受到關注。2017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外負 擔。……合理設計學生作業內容與時間,提高作業的有效性。”2018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關於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指出,要“嚴控書面作業總量”,“科學合理佈置作業”。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 育質量的意見》都明確指出要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從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除了要嚴格控制作業數量和時間,更要重視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設計質量。那麼,對於學校和教師來說,該如何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呢?以單元為基本單位開展作業設計,是提 高作業設計質量的一條有效路徑。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一、單元作業設計的理據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以往,教師習慣於課時作業的設計,即以課時為基本單位思考作業設計的相關問題;而如今為何要強調單元作業設計,單元作業設計又為何有助於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呢?具體而言,開展單元作業設計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理據。


1. 核心素養導向下單元教學設計的必然訴求

隨著“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的正式發佈,以及凝練了學科核心素養並注重核心素養落實的2017年版普通高中各學科課程標準的印發,如何基於“核心素養”架構學校課程體系,如 何基於“(學科)核心素養”開展教學設計,開始成為研究和實踐的熱點和重點問題。在探索落實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達成了一個基本共識——“單元教學設計有利於核心素養的培育”。在“核心素養—課程標準—單元設計—學習評價”這一環環相扣的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鏈環中,單元設計處於關鍵的地位[2];如果不依據“單元”這個教學的基礎單位設計教學,恐難以實現核心素養的真正落實。因為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通常是跨課時的,甚至是跨學期和跨學年的,不可能在一個課時裡得以實現。相較於課時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設計是一種介於學期教學規劃與課時教案之間的中觀層面的教學設計,既有助於突破“見樹不見林”的課時思維,使教師從“長時 段”整體籌劃學科教學,又契合了學科核心素養形成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這一特點,有利於培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3]。


從已有研究來看,單元教學設計一般包括單元規劃、單元教材教法分析、單元教學目標制定、 單元教學活動設計、單元作業設計、單元學習評價建議、單元教學資源設計等環節。可見,當以單元為單位開展教學設計時,也必然要以單元為單位進行作業設計。單元作業設計可以與單元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學習評價等相呼應,使得作業設計更具目標性和整體性,進而促進核心素養的落實。


2. 單元作業設計的獨特價值

首先,單元作業設計有助於教師系統思考單元目標、教學、評價與作業。以往在以課時為單 位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常常將作業設計獨立於教學設計之外。由於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畢竟不多,將作業設計置於教學設計之外,對教學的影響似乎不大。但如果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作業設計,就必須從單元的視角系統思考作業與單元目標、教學、評價間的關係,將作業設計納入教學設計中。進行單元作業設計時,教師勢必會考慮:作業是否反映單元目標,是否能鞏固、反饋、拓展教學內容,是否能評價學生的學習,等等。這種思考可以促進教師對單元目標、教學、評價、作業等進行系統思考,充分發揮作業與教學、評價的協同作用。


其次,單元作業設計有助於增強作業內容的關聯性和遞進性。進行單元作業設計時,需要統籌思 考單元內不同課時的作業內容,關注不同課時作業內容間的關聯性和遞進性。如此,既可以避免各課時作業間的割裂,也可以避免一些低水平、機械操練類作業在不同課時作業中反覆出現。一個單元中的某些知識、技能、態度等目標,通過一個課時的教學難以實現,需要多個課時的教學方能達成;相應地,圍繞這些目標,也需要在多個課時中設計相關作業,且作業的難度可以逐步提高。


最後,單元作業設計有助於提高作業的結構性。作業的結構性包括作業所對應的目標、作業的類型、作業的難度、作業的時間等要素的分佈, 單元作業設計有利於合理安排這些要素在不同課時的分佈。就作業目標的分佈而言,一方面,不同作業目標應體現在不同的課時作業中;另一方面, 有些作業目標在一個課時中難以全部體現,需要合理分佈在單元各個課時中。就作業類型、難度、時間等的分佈而言,各種類型的作業在單元不同課時中要合理安排;不同難度的作業題數量要比例得當;單元作業時間總量要合適並進行統籌安排,確保每個課時的作業時間處於合適的範圍內。


3. 創新作業設計的現實需要

一直以來,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強調知識與技能鞏固的基礎性作業的設計,但隨著對作業功能和價值認識的深化,一些創新性作業設計開始受到關注。《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出:“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精心設計基礎性作業,適當增加探究性、實踐性、綜合性作業。”《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要求:“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這兩個文件強調要在設計和完成好基礎性作業的基礎上,強化和探索注重實踐性、跨學科、長週期等注重能力發展和素養提升的綜合類創新性作業的設計,進而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


綜合類創新性作業一般具有如下特徵:注重問題情境設計,意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問題;任務設計關注知識融合,具有跨學科性;任務要求具有一定的開放性,激發學生思維;完成方式強調小組合作;作業成果形式豐富多樣;等等。可見, 完成此類作業,往往需要綜合多個知識點和能力點,且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如果以課時為單位, 則很難設計和實施此類作業,這就需要以單元為單位,從單元整體的視角來設計和實施此類作業。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二、單元作業設計的一般路徑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單元作業設計的價值和意義毋庸置疑,它也正成為學校教師設計作業的一種思路。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進行單元作業設計呢?單元作業設計的一般路徑如圖 1。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1. 單元規劃

進行單元作業設計,首先要規劃單元。單元是基於一定的目標與主題所構成的教材與經驗的模塊或單位[4],一般是指同一主題下相對獨立且自成體系的內容整體[5]。單元大體可分為教材原本設計的“自然單元”和由某一主題或能力所構成的“重組單元”。據此,規劃單元通常有兩種方法:一是按照教材的自然單元或自然章節來劃定單元;二是將同一主題或能力的相關教學內容重組為一個單元。對教師來說,按照主題或能力進行單元規劃難度較大,較為普遍的做法的是依據教材的自然單元或章節進行單元規劃。


2. 單元作業目標確立

確立單元作業目標是設計單元作業的關鍵, 教師應基於學科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情況,以所規劃的單元為基本單位,確立單元作業目標。單元作業目標應涉及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等多個維度,並針對每一個維度區分出不同的學習水平。例如針對知識維度,可根據布盧姆在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分類法,區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六個學習水平。單元作業目標確立後,還要根據課時設定情況,將單元作業目標分配到不同的課時中。如果某一單元作業目標需在多個課時中有所體現,則要考慮這一目標在 不同課時的水平遞進性。


3. 作業題目的選擇、分析與優化

單元作業目標確立後,接下來就是依據目標選擇恰當的作業題目。作業題目的選擇至關重要, 因為一道道題目的質量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作業的質量。作業題目的來源通常有三種,即引用、改編和原創。從實際情況看,作業題目大多數來源於引用,適當地會有一些改編和原創的題目。選擇作業題目時,需要對每一道題目進行屬性標識,題目屬性包括:目標對應、學習水平、題目類型、題目完成方式、題目難度和題目預計完成時間。在選擇作業題目的同時,需對作業題目進行質量分析。作業題目的質量分析包括:作業目標指向是否明確、題目內容是否科學、題目表述是否精煉、 題目完成要求是否明確且易於理解、情境設計是否合理、答案是否合理等。通過質量分析,對所選擇的作業題目進行改進和優化。


4. 作業題目組織與形成作業

作業題目選定後,需按照合理的結構組織編排作業題目。教師可以藉助“作業題目屬性統計 表”(見表1),整體把握單元作業結構,合理進行作業題目組織。作業題目屬性包括單元內不同課時的題量分佈、指向不同作業目標的題量分佈、指向不同學習水平的題量分佈、不同題型的題量分佈、題目的難度分佈、題目的來源、題目的完成時間等。基於作業題目屬性統計表的數據,可以判斷作業的結構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則按照作業目標由易到難地組織編排各個課時的作業,形成最終的作業;如果不合理,需重新調整題目直至合理,然後形成最終的作業。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三、單元作業設計的實施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單元作業設計的一般路徑為教師開展單元作業設計提供了一種清晰的思路。按照這一思路, 藉助一定的工具表支持,教師可以設計出高質量的單元作業。那麼,單元作業設計具體如何實施呢?以下將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學四年級數學第一學期第三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二)”的作業設計① 為例,具體呈現單元作業設計的實施操作。


1. 單元規劃

“分數的初步認識(二)”這一單元是按照教材的自然單元來劃定的,它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材第三章中的一節內容。這個單元大致由七個課時組成,分別為:“課時1:分母相同的分數比大小”“課時2:分子相同的分數比大小”“課時3:分數大小比較練習課”“課時4:相等的分數”“課時5:分母相同的分數加減法”“課時6:分數加減 法練習課”“課時7:小探究——‘分數牆’”。單元內的課時組成可以根據教學實際做適當的調整。


2. 單元作業目標確立

本單元在課程標準中屬於“數與運算”模塊,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並參考學科教學基本要求的相關內容,同時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水平與發展需要,制訂瞭如下單元作業目標(見表2):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3. 作業題目的選擇、分析與優化

圍繞單元作業目標,選擇相應的作業題目,並結合每一個課時的教學內容,將作業題目合理分配在每一課時中。一開始,本單元共選擇了40道作業題目,並從目標對應、學習水平、題目類型、 題目完成方式、題目難度、題目預計完成時間6個方面對每道題進行了屬性標識。然後,藉助作業題目質量分析表(見表3),對每道題目進行質量分析,最後調整、優化為33道題目。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4. 作業題目組織與形成作業

作業題目選擇確定後,利用“作業題目屬性統計表”設計作業的整體結構,合理組織安排各課時作業(見表4)。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從統計表可以看出:各課時的作業量基本均等;各個目標均有相應的題目對應,同時有些目標在幾個不同課時中都有反映,由於“目標02”和“目標05”是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針對這兩個目標的題目較多;作業題目反映出預期的學習水平;題型較為豐富,既有選擇、填空、簡答等基礎性題型,也有強調實踐、合作的綜合性題型;題目難度以中等水平為主,在強調基礎的同時也有少量難度較高的題目;所有題目均為教師改編,反映了教師對作業設計的深思熟慮;作業預計總的完成時間為124分鐘,分配在7個課時中,每個課時的作業時間在18分鐘左右,對小學階段而言相對合理。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單元的作業結構相對合理,無須進行調整。經過上述過程,最終形成了本單元各個課時的作業。

按照上述路徑進行單元作業設計雖然會增加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但對於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具有明顯作用。首先,在單元作業目標的引領下,增強了作業的針對性,提升了學生通過完成作業而取得的學習成效;其次, 通過作業題目的屬性標識和質量分析,在保證每一道作業題目質量的同時,提升了作業的整體質量;最後,能夠確保單元作業結構的合理性,儘量做到作業針對目標、類型多樣、難度適當、容量合適,使得作業設計更具有整體性和結構性。

參考文獻


[1]王月芬 , 張新宇, 等. 透析作業:基於30000份數據的研究 [M].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14:1.

[2][4]鍾啟泉. 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挑戰與課題[J]. 全球教育展望 , 2016(1):16,16.

[3]李潤洲 . 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J]. 課程·教材·教法 , 2018(7):39.

[5]陸伯鴻. 學科單元教學設計的研究和應用[J]. 上海課程與教學研究 , 2018(4):8.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教學反思】單元作業設計:為何與何為?


本文原創 周坤亮 江蘇教育研究 原發於《江蘇教育研究》2020-2/3B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