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乒聯改革大滿貫變味,虛擬體育張繼科馬龍許昕劉詩雯成受益者

萬博近期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停擺的國際乒聯首席執行官丹頓發表公開信,介紹現有賽事體系進行改革的決心。按其設想,未來世乒賽或許只保留團體賽,單項賽則被全新的大滿貫賽取代。如此改革使乒乓球項目接近成熟多金的網球賽事體系,將有利於球員個人發展和觀眾群體培育。

國際乒聯改革大滿貫變味,虛擬體育張繼科馬龍許昕劉詩雯成受益者

乒乓球大滿貫是指同時取得過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盃三大賽單打冠軍運動員。取得這個成就的運動員共有十位:瓦爾德內爾(瑞典)、劉國樑、孔令輝、張繼科、馬龍、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李曉霞、丁寧。由於奧運會四年舉辦一次,各協會單打名額只有兩個,使不少優秀的乒乓球選手都抱恨終生,無緣完成大滿貫成就。

國際乒聯改革大滿貫變味,虛擬體育張繼科馬龍許昕劉詩雯成受益者

按國際乒聯設想每年舉辦3到4個大滿貫賽事,那麼乒乓球大滿貫含義就完全變味了,運動員比現在更容易取得大滿貫稱號。如果像網球那樣一年有四個大滿貫賽事,取得這樣賽事的冠軍就能稱為大滿貫選手。在此之上選手獲得全部四大滿貫的冠軍就可稱為全滿貫。在全滿貫的基礎上再獲得奧運會乒乓球金牌就可稱為金滿貫。這樣以前的乒乓球大滿貫就無法與改革後的乒乓球大滿貫相對比,原來的十名乒乓球大滿貫選手將成為歷史記錄封存。

國際乒聯改革大滿貫變味,虛擬體育張繼科馬龍許昕劉詩雯成受益者

國際乒聯朝著職業化的方向改革發展無疑是正確的,乒乓球項目需要頂級賽事和明星球員支撐。在設想改革後的國際乒聯大滿貫賽事下,張繼科、馬龍、許昕和劉詩雯這樣的明星、超一流選手完全可以超越年齡限制,既不退役,也不需要加入海外軍團替其他協會效力。只要自己對乒乓球喜歡,對比賽有熱情就可以代表自己去參加比賽,將命運掌握自己的手裡。可以說在新的賽事體系下,張繼科、馬龍、許昕和劉詩雯這些“老”明星球員將成為最大受益者,他們還將帶動大批粉絲投入到乒乓球運動當中,促進乒乓球項目的發展。

國際乒聯改革大滿貫變味,虛擬體育張繼科馬龍許昕劉詩雯成受益者

國際乒聯是世界上唯一全世界所有有登記的國家和地區都有成員協會體育組織,共有226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國際乒聯。從這一點來看,說國際乒聯是世界上影響力最廣的體育聯合會也不為過。但在賽事獎金方面等方面乒乓球與網球等熱門體育項目差距是天壤之別。2019年澳網單打冠軍410萬澳元,約合人民幣2000萬左右。首輪過關就有7.5萬澳元獎金,約合36萬人民幣。而國際乒聯的職業巡迴賽冠軍獎金也僅僅有36萬人民幣而已。

未來隨著國際乒聯賽事的成功改革,市場化程度越高,贊助商越多,乒乓球項目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和待遇才能穩步提高,整個世界乒壇才會越來越繁榮,受到大眾群體的廣泛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