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業週報|《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試點金融產品

金融科技行業週報|《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試點金融產品

本報告期(第16期2020年4月4日-2020年4月10日)內,4月10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出臺。《條例》授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臨港新片區等區域,試點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以及監管創新。對於金融科技,地方在協同中央監管的基礎上,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本監測週期內,全球金融科技市場投融資金額約為2.73億美元(已披露)。主要涉及的細分行業包括虛擬貨幣、保險服務、金融信息化、支付服務、金融綜合服務、借貸服務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子行業。

1、國內動態

央行:正按原定計劃有序推進數字貨幣

4月10日,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在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佈會上指出,關於數字貨幣,央行正按照原定計劃,有序推進。(央行)

《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試點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推動金融科技發展

4月10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於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這也是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領域的首部專門立法。

《條例》授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臨港新片區等區域,試點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以及監管創新。對於金融科技,地方在協同中央監管的基礎上,推動金融科技的發展。

工信部發佈網絡數據安全徵求意見稿,區塊鏈、5G等為重點領域

4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網絡數據安全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安全管理標準從網絡數據安全保護的管理視角出發,包括數據安全規範、數據安全評估、監測預警與處置、應急響應與災難備份、安全能力認證等;重點領域標準則聚焦5G、移動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南方都市報)

深圳市區塊鏈電子發票已開出1800多萬張

4月9日,全國首張不動產銷售區塊鏈電子發票在深圳開出。近日,恆大地產位於深圳坪山的一處樓盤開出了全國首張不動產銷售區塊鏈電子發票。這是深圳市稅務局和騰訊區塊鏈在疫情期間攜手拓展的又一個區塊鏈電子發票新場景,今年一季度,深圳區塊鏈電子發票先後在醫院和家電零售兩大場景落地。深圳市區塊鏈電子發票目前已開出1800多萬張,覆蓋了金融保險、公共交通、零售餐飲、互聯網服務等上百個行業。(財聯社)

多家銀行區塊鏈上交易規模破千億元

多家銀行披露2019年年報顯示,銀行機構在區塊鏈的應用場景目前已涵蓋資產證券化、產業鏈金融、國內信用證、福費廷等多個領域。記者從年報中發現,多家銀行成立了區塊鏈實驗室,多家銀行披露的“鏈”上交易規模已突破千億元,其中,建行區塊鏈貿易金融平臺交易額超4000億元。(證券日報)

重慶: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廣泛應用

4月7日,重慶市政府網發佈《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金融科技應用與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意見》以推動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重慶市金融領域廣泛應用為目的,圍繞打造金融科技產業聚集區等方面,規劃了重慶推進金融科技應用與發展的藍圖。根據《意見》,重慶市將打造金融科技產業聚集區,培育金融科技產業生態圈。具體舉措有三:推進金融科技資源要素聚集,推動金融科技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扶持金融科技產業生態。

2、域外動態

韓國央行推出數字貨幣試點計劃

據韓聯社,韓國央行表示,已經啟動了一項關於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試點計劃,為期22個月,用來檢查央行發行此類貨幣的能力。這個試點計劃已經在上個月推出,並將在明年底之前結束。該試點計劃在2021年建立一個試點系統,旨在識別出創建和流通新加密貨幣所需的必要技術和法律規定。(零壹財經)

Visa投資開放銀行與監管科技平臺Railsbank

近日,開放銀行與監管科技平臺Railsbank宣佈獲得Visa與日本風投公司Glboal Brain的A輪投資。本次投資具體金額並未對外透露,但報道顯示規模大約在數百萬美元。除本次投資外,Visa還與Railsbank達成了為期五年的合作伙伴協議,幫助後者在東南亞地區推廣服務。Railsbank由Currencycloud創始人Nigel Verdon創立,此前剛剛在新加坡設立了一個辦事處,致力於將其用於銀行業、支付和合規服務的API平臺帶到亞洲市場。(未央網)

澳大利亞數字銀行86 400收穫3400萬美元A輪融資

4月8日,澳大利亞的智能銀行86 400宣佈收穫3400萬美元A輪融資。本次融資由摩根士丹利領投,也是澳大利亞金融科技企業獲得的最大規模A輪融資之一。本次融資過後,86 400的融資總額達到了9000萬美元。據悉,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產品和功能開發,推動抵押貸款領域增長。86 400成立於2019年9月,目前平臺用戶總量已經超過17萬,並計劃在2020年底將這一數字提升至50萬。(未央網)

3、聲音觀點

姚前:CBDC(數字貨幣)簡化版實現方案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學術委員,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在《區塊鏈在央行數字貨幣中應用的解決方案》中提出,基於自底向上的兌換視角,可以提出一個CBDC(數字貨幣)簡化版實現方案。具體思路是:業務由底層客戶發起,客戶申請兌換CBDC並將其託管至代理運營機構。代理運營機構記錄客戶託管CBDC的明細賬本,為每個託管客戶單獨建立明細賬。代理運營機構收到客戶兌換並託管CBDC請求後,在收取現金或扣減客戶存款的同時,將等額CBDC記錄在該客戶明細賬下,然後向中央銀行繳回現金或扣減存款準備金,並以批量方式混同託管至中央銀行。中央銀行記錄代理運營機構的總賬本,是一個總量的概念,與代理運營機構的明細賬本構成上下兩級雙賬本結構。當同一家代理運營機構的客戶之間發生CBDC支付時,只需在該機構的明細賬本上變更權屬,無需變更中央銀行總賬本。當發生跨代理運營機構的CBDC支付時,首先由相關的代理運營機構交互處理,在各自明細賬本上完成CBDC的權屬變更,然後由中央銀行在總賬本上定期批量變更各機構總賬。為提高效率,減少風險,可考慮引入持續淨額頭寸調整、流動性節約(LSM)等機制。

張野:區塊鏈技術主要解決信任和業務流程的問題

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委員會副主任張野在《區塊鏈助力場外市場聯通方案設想》一文中指出,區塊鏈技術主要解決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降低了信任成本。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信息的瞭解和掌握程度存在差異,一般來說,擁有更充分信息的人員在決策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正是由於存在這種信息不對稱,交易雙方總是需要找到一個彼此共同信任的利益無關的第三方來驗證,於是銀行、證券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應運而生並提供相關法律可信服務。但是這種倚重第三方的中心化信任架構存在天生的弱點,首先中介機構也並非公益機構,而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因此並不是完全中立的,本身即存在可信問題,同時,這種中心化的架構在提供集約化、專業化服務的同時也提高了單點風險與權力尋租問題。區塊鏈技術則提供了一種成本較低且有效的“技術可信”方案,即通過分佈式存儲、加密算法與共識機制等技術構建去中心化的架構,由所有參與節點共同保證數據的可信度、合約的嚴格執行與歷史的可證明。

二是縮短了業務流程。由於現行金融基礎設施的隔離與司法權責的限定,導致現有的金融業務流程冗長,例如,我國A股市場的股票交易與登記結算時間為T+1,B股市場為T+3,而在國際結算、跨境資金匯轉場景下,更是存在著各個國家或地區之間標準不統一、多重監管、耗時長、費用高等缺點。區塊鏈技術有助於解決這些問題,國內外各機構與公司也積極探索相關業務的上鍊,如NASDAQ交易所建立了首個區塊鏈私募股權交易平臺LINQ,ASX交易所計劃用區塊鏈清算體系替代現有的CHESS體系,FACEBOOK也想要利用自身社交網絡推出與跨境實時支付系統解耦合的Libra代幣。

4、金融科技投融資簡報

據金信網銀監管科技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本監測週期內,全球金融科技市場投融資金額約為2.73億美元(已披露)。主要涉及的細分行業包括虛擬貨幣、保險服務、金融信息化、支付服務、金融綜合服務、借貸服務和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子行業。

金融科技行業週報|《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試點金融產品

數據來源:金信網銀監管科技研究院整理

《金融科技行業週報》是金信網銀監管科技研究院打造的聚焦金融科技市場的週報產品。週報將持續關注金融科技行業政策、動態、高層聲音以及專家觀點。週報內容除特別註明外,所載內容均來源於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僅供參考交流。


  • “地方金融監管”除非特別註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來源於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