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

——汪曾祺


昨天提到沈從文,自然就會想到汪曾祺,在他筆下《端午的鴨蛋》“筷子頭一紮下去。吱——油就冒出來了”令人垂涎不已,大呼妙哉。汪先生在《生活是很好玩》一書中寫到:“愛,是一件非專業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是花木那樣的生長,有一份對光陰和季節的鐘情和執著。一定要,愛著點什麼,它讓我們變得堅韌,寬容,充盈。業餘的,愛著。”深得我心。


確實,草木正是有了對光陰的鐘情和執著,才愈顯生氣盎然。人也一樣,需要對某些事著迷,需要有個興趣執著,生活才會少點憂慮,多點好玩。除了文字,我最愛的莫過於花了,趁陽光甚好,在鄉間梅林裡走了一圈。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梅花開得正好!雪霽天晴,寒風不瑟;鄉間村野,空無一人。梅花開得真好!白裡透紅,嬌而不豔;千姿百態,各領風騷。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古時候,花同“華”,意為樹木開花,即為“榮”也。華夏即是“花夏”,花在夏天是燦爛最斑斕的時候,人們說“生如夏花”,那便是一種熱烈的繁華和生命鼎盛時候的榮耀。按照四季來劃分:春生,是綠色的開始,生命的萌動;夏則是炙熱的綻放。在進入秋的積澱和成熟,最終歸於冬的清冷淡然。每當陰霾來襲,我總是格外盼著枝頭的綠葉和各色的花朵點亮生活。但花的盛開永遠都是稀缺的風景,只在當季,循環往復,沒有更多貪婪和嬌縱,適時而到,適時而去,再多念想也無法讓它們為自己永恆而存在,四季輪迴,隨風起舞,生與滅都安靜如斯。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所有的花,當捨棄文化的偏見和故事的引導,她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精靈,在雨水露珠之後迎來自己的時光。人和花一樣,正在演繹和盛開的都是在屬於自己最好的季節裡,生命綻放的都是最真最自然的樣子,就像“你真正的樣子”,在心靈成長中不斷演繹的生命,就像顯現出最真實的顏色和姿態。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蟄居生活也許日漸平凡,看似日復一日,但未必就沒有風景,未必就不能豐富靈動。就像這些花兒一般,一點一點蓄積力量,待時機成熟,蓬勃著迎來生命的繁華。愛花也許只是對生命感受力的體現,不同的花,不同心性和氣質,也是對一種自然而美好生活由衷的嚮往,雖然總要零落成泥,卻能薰香時光。我們的生命終將過去,卻也能綻放屬於自己的馨香。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寒梅先吐。”用一顆赤子之心,愛著草木時光,愛著尋常日月。等某天再見面時,當你一站出來,就讓人能從你身上看到生命的光彩。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浮生萬物裡,

你又在愛著點什麼呢?

(原文來自:洪梅的微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