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掉“三隻青蛙”


每天吃掉“三隻青蛙”

元宵過後,年就算過完了。

按照原計劃明天開學,所以今天就開始“線上上班”的模式,面對這樣一種“閉眼不下班,睜眼就上班”的工作模式,很多人會感到無所適從。

可能是學校工作的習慣,我仍舊習慣以周為單位進行時間劃分。這一週的上午基本都是荒廢的,一早起來總會被各種消息刷屏,情緒起起伏伏,下午昏昏沉沉,磨磨蹭蹭,晚上匆匆忙忙,一事無成。每天的時間被絞成碎片,焦點因信息過載而分散。

所以從今天起,我開始每天吃掉“三隻青蛙”——

什麼是“吃青蛙”呢?

“如果你一早醒來就吃一隻活青蛙,那一天裡就不會有什麼再難的事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隻活青蛙如鯁在喉,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吃青蛙”這一說法來源於馬克·吐溫,時間管理專家博恩崔西在《吃掉那隻青蛙》一書中做了詳細說明。“青蛙”在這裡意味著要事、難事,需要我們發揮100%的專注和精力去完成的事情,是對我們惰性和意志的一種考驗。這句話就告訴我們在每天所有要做的事中,硬著頭皮、咬著牙完成那件最難做、最重要而又最可能借故拖延的事,那一天剩下的時間就相對輕鬆了。

如何每天“吃掉三隻青蛙”呢?

01 關注並做好真正重要的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憧憬和嚮往,對應的也就會有各種各樣的“青蛙”。當選擇過多時,就會分散我們的注意力和精力,造成心理學上的“選擇癱瘓”。實際上,我們沒有能力去做所有事情,只能將時間、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那些關鍵少數事務上,所以“三隻青蛙”就是每天集中做好三件要事。

02 自動放棄不重要的事

我們每接受一個機會,都無疑會捨棄其他機會。如果面前的機會,對我們最終實現的目標沒有太大貢獻,就根本不值得我們投入過多精力,明確每天的“三隻青蛙”需要做減法,尋找重要的少數,淘汰不重要的多數,以便去粗取精,以釘釘子的精神聚焦於絕對重要的事,使自己在關鍵領域獲得精專的力量。

03 養成日常規劃習慣

統籌日程表和清單表的事項,列出當日要吃的“三隻青蛙”。如果這隻青蛙足夠大,當日吃一隻青蛙就已經太難,那就要適時調整,減少日規劃青蛙的數量,但需要確保當日把這隻吃完,以提高完成任務的質量。在每天結束的時候,還要做一做回顧和覆盤,問問自己是否記得今天的“三隻青蛙”,任務完成了沒有?自己“青蛙規劃”是否切實可行,有什麼樣體會。

在我的人生觀裡,被動地、磕磕絆絆地度過每一天是一種極其痛苦的生活方式。我更希望自己主動地、穩穩當當地過好每一段當下的時光,專注地識別、果斷地吃掉“三隻青蛙”,時刻提醒我牢記最重要的選擇,真正享受永遠也無法從頭來過的餘生。

(原文來自:洪梅的微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