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馬路再現大木盆和橡皮船,100年前天津人可沒這麼樂呵

最近,天津連降大雨,積水齊膝,未能及時排出,給人們出行帶來不便。相關部門及時開動泵站,為群眾排憂解難。另一邊,樂呵的天津人又展現了他們幽默的一面。這不,老大爺玩上遙控小船了!

沒多久,積水漸漸散去,人們又恢復了往日平靜的生活。可是,100年前天津的大水,那是一段慘痛的記憶。海河雖是母親河,但在舊社會全流域未得到有效治理,也常常使人們遭受水患威脅。

天津馬路再現大木盆和橡皮船,100年前天津人可沒這麼樂呵

遙控船(圖源網絡,見水印)

1917年,夏天和秋天的颱風都罕見地偏移,刮到了河北、天津、北京,引發了中國北方大洪水。當時,袁世凱剛剛去世不久,中國北方軍閥混戰。洪水肆虐導致12省受災,天津就是重災區之一。

天津位於海河入海口,是上游五大河入海的唯一通道。1917年,7月20日起,受夏季颱風影響,海河流域連下好幾天大暴雨,70條河流決口,所築堤壩全被沖毀,導致天津南部和西部被淹。秋後,天津又連降大雨,海河西岸城區的積水深達1.8米。

天津馬路再現大木盆和橡皮船,100年前天津人可沒這麼樂呵

淹水的西開教堂

夏天的水還沒排乾淨,秋天的大雨又來。導致大水進入天津城廂及租界一帶,侯家後、北大關、河北大馬路上的水,已經高到人們的肚子位置。9月份,侯家後河沿民房三分之一沒入水中,三條石、紅橋一帶已經全變成了沼澤地。津浦鐵路被大水沖斷,南開一帶已經全部被淹,日租界、法租界水深都到了1米。大水讓50000多人成了難民。人們只好逃難,躲在房頂上、樹梢上。

天津馬路再現大木盆和橡皮船,100年前天津人可沒這麼樂呵

被衝的房子

當時,雖軍閥混戰,但政府和民間組織了大量救援。天津是大城市,工商界團體不但數量多,而且很有錢。 他們一同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政府的京畿水災河工善後督辦處在災區開辦 593 處粥廠、181 處留養所,還在比利時租界借地方搭建窩鋪。

天津馬路再現大木盆和橡皮船,100年前天津人可沒這麼樂呵

窩鋪

天津商會從安徽等地購買了大量糧食分發,聯絡其他地方商人捐款捐物。天津紅十字會,每天派出會員帶著錢到北邊的宜興埠北河大堤督工,監視大堤修築質量,防止再次決口。上海紅十字會租了很多小船,把躲在屋頂的和樹梢的難民接到船上,送來衣服、餅乾,組織義演籌款。新加坡華僑也送來籌到的二十餘萬元。

天津馬路再現大木盆和橡皮船,100年前天津人可沒這麼樂呵

大水

天津多個基督教教會把天津水災難民的困苦情形拍成照片、製成影片,寄到歐美各國慈善組織,用來籌款。沒受影響的居民,捐獻舊棉被、棉褲、棉花,縫製棉衣,防止在深秋受凍。天津女青年會倉門口教堂每天僱30名女工趕做棉衣。美國紅十字會還在德租界開難民營。由於做了很好的衛生防疫措施和充足的保障,從1917年的冬天,4800名虛弱的難民只發生了一例疾病。

1917年的水災,天津百年未見。面對嚴峻考驗,媒體、政府和民間組織相互配合,不僅抵禦了洪水,還救助了災民,完成了重建,說明當時天津的城市治理是十分有效的,也體現了天津人民的團結。

天津馬路再現大木盆和橡皮船,100年前天津人可沒這麼樂呵

救災的官員、警察、民間團體領袖以及外國傳教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