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古今园"醉仙亭"由来

菏泽古今园"醉仙亭"由来

一年三百日,

几个赏花晨,

岂可一生内,

辜兹三月春,

蹇迟能带步,

杯酒即忘贫,

俯仰荒亭下,

高歌谢主任。

这是明末清初中国"四大才子"之一段云襄出郊看王氏牡丹,携酒在亭子下即席做的一首律诗,真迹现在菏泽市牡丹区牡丹办事处王梨庄内,设有"醉仙亭",因段云襄曾在此醉酒而得名。

菏泽是在明代万花村花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8年建园,1982年政府拨款重建,故名"古今园"。园中主要种植牡丹、芍药,该园面积50余亩。牡丹300多个品种,令有奇花异卉如芍药、腊梅、黄刺梅等百种花灌木,该园尤以松柏编制造型(习称松编)及百年牡丹树 为其特色。古今园距菏泽城最近,为明初洪武年间王梨庄王氏先人王猛创建,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段云襄,明末清初人,诸生,明清大书法家、诗人。现菏泽市开发区岳程街道办事处常屯村人,原住村西段路北,现有遗物钦马槽、石碾等。因为拒写"四世一品"而闻名。

段云襄的故宅就在今天的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常屯村。听老人讲村西头于家大门就是段宅故址,现为村里于姓居住。村北一里地有段氏祖茔,上世纪八十年代,都湮没在菏泽发电厂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群下了。村西一口古井旁,一个两米长的石槽,是段家的饮马槽,后来村里的妇女世代就把饮马槽当做了洗衣池。村西关帝庙有一座段云襄书写的"重修关帝庙碑记",解放后做了村里海壕(寨墙外的水沟)上的桥板,碑记上面刻了很多的人名,好像是赞助人捐献的钱款数目等。海壕早已荡平,石碑大概还埋在村前的地下吧。

段云襄生平没有记载。只知道他有过拒题"四世一品"坊额的传说,今人张振和、黄爱菊编选的《曹州历代诗词选注》,选有段云襄的三首怀古诗篇——"九日登凤咮山阅武台"、"卞忠贞壸"、"氾水"。作者简介称段云襄为清朝人,诸生,生平不详。郭允厚中进士,是在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修"四世一品"坊当在更晚的时候,大概在万历朝后期。从明万历到清顺治,中间相隔不过二十多年,所以,段云襄生逢两个历史朝代是完全可能的。一个前朝的知识分子,面对一个异族统治的新的历史朝代,难于接受的抗拒心理,使得他在诗文中发出"漫追戏马千年事,今古英雄只断肠"、"谁能执鄙吝,永使浮嚣革"、"怆然怀汉祖,崛起事龙争"这样伤情怀古的感叹也就是很自然的了。他的流传作品主要还是诗文。乾隆二十一年所修《曹州府志》列其诗六首,新修《菏泽市志》列其诗三首。虽然他的学历不是很高,只是秀才一级的诸生,也没有多么显赫的官位。但在地方文化方面,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在民间的流传中,他的一些故事,甚至充满着传奇的色彩。

村里世代流传,段云襄不仅字写得好,画也是神笔。说的是段云襄出嫁闺女,嫁到了邻村的一个土财主家。他没陪送嫁妆没陪送地,只陪送了几箱子字画。土财主大恼,命人在院子里当场把那些字画烧掉了。有一张画没等烧着,就被风吹到一边去了,让喂牛的长工捡起来贴到了牛屋的床头上。等割完麦子打完场,一个晴朗的早上,土财主命长工套车到场里摊晒麦子。长工说不行,今天可能下雨。土财主认为长工耍懒怠工,逼着把一大车麦子拉到了场里。麦子刚摊开,一阵乌云上来,瓢泼大雨把一场麦子淋了个透湿。过了两天,长工怕摊在家里的麦子发霉生芽,套车又去晒麦子。土财主看天色不好,犹豫着不让去晒。长工说没事,天一会儿就晴。果然赶上了一个烈日炎炎的响晴天。土财主对长工料事如神大加赞赏,长工指着牛屋床头那幅没烧掉的画说出了原委。原来上边画的是把伞,晴天伞就合上,下雨伞就撑开,比现在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还要准。土财主恍然大悟,原来儿媳妇带来的陪嫁是宝贝。土财主竟然厚着脸皮要儿媳妇恳求娘家把烧掉的字画再补上,他这种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的愚蠢要求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拒绝。

对于段家是怎样没落的,村里老人们也有神奇的传说。我们北方人过去对南方人有偏见,既仇视又敬畏,把南方人称为南蛮子。说有的南蛮子懂风水,识龙脉。但是,如果谁给人家选了带有龙脉地气的阴宅(坟地)或阳宅(院子),人家出了皇帝贵人,他自己的眼睛也就瞎了,因为他泄露了天机,上帝惩罚他,眼睛瞎了,就再也不能吃这碗饭了。听人说段家祖茔是我们这一带的风水宝地,和曹州城外的护城堤一般高。黄河决口的时候,四面八方的难民都往这里躲避洪水,称这个地方为"避黄台"。段家不知怎么得罪了看风水的南蛮子,这位风水大师到段家祖茔走了一趟,发现莹地有一棵参天柏树,状如伞盖,烟笼雾绕,庇荫着段氏家族。风水先生便偷偷找人,在一个风高天黑的深夜,把那棵柏树给摸根锯断了,锯口上冒出的是鲜红的血水。风水既破,段家去北京赶考的儿子没走到京城,就因背上长恶疮死在了半道上。从此,段氏家族一蹶不振,人亡家败,几百年来只留下一串遥远而凄楚的传说。


菏泽古今园


菏泽古今园


菏泽古今园


菏泽古今园


菏泽古今园


菏泽古今园

作者简介
马学民,山东师范大学毕业,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先后在菏泽市十中、菏泽市实验中学、菏泽市开发区党群工作部、党工委政策研究室、丹阳街道办事处工作,曾任中共菏泽市开发区工委机关报《今日开发区报》主编,菏泽市民俗学会会员,菏泽市儒学研究会、牡丹区作家协会、开发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菏泽市祖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2012年主持编写《丹阳志》。2017年出版由菏泽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常健作序、150多万字的个人新闻作品集《春华秋实》一书。2011年起历时6年,牵头发起主修涉及山东、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等23个省、700多个村、30万人的《开濮曹徐马氏族谱》。2017年11月份,《在“第三届中华家谱展评暨文创产品交流大会”上,经全国姓氏家谱专家综合评审,荣获“中华好家谱”最佳内容特等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