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灾再袭,我们拿什么来保护自已?一一兼论中西医的现在和未来


疫灾再袭,我们拿什么来保护自已?一一兼论中西医的现在和未来


疫灾再袭,我们拿什么来保护自已?一一兼论中西医的现在和未来


抗疫战中的中西医各领风骚,各有千秋,戮力同心,功垂万世。

一、西医建头功

疫情突发,情势紧急。西医一马当先,冲上前线,治病救人,力挽狂澜。在医疗物资紧缺、病原不明、治疗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奋勇激战,稳住了疫情,稳定了人心。

西医的特长在于救治重症和危重患者。新冠病毒浸入人体首先攻陷的是呼吸系统。患者免疫系统释放出大量自由基围剿病毒,由于不能分清敌我,在消灭病毒的同时也损害了肌体,使呼吸器官严重受损,供氧功能弱化甚至丧失殆尽。肌体缺氧,新陈代谢放缓甚至停止,生命将很快终结。这时,让患者吸氧,上呼吸机,上体外膜肺,增强或代替呼吸系统的供氧功能,使肌体不缺氧,慢慢修复受损器官,病情也就随之好转。

西医所用药物,除了维生素,其他什么抗病毒、抗生素、激素,不过是些安慰剂罢了。西医师依靠的不是化学物质,而是物理手段,西医师治新冠肺炎,不管原来是呼吸科、重症科、传染科,统统转成了胸外科。离了吸氧仪、呼吸机、体外膜肺,专家也好,院士也好,都将束手无策,徒叹奈何。

呼吸机之类器械也非万能,当患者多器官严重损坏,再加并发症或基础性慢性病,什么器械也无力回天。火神山,雷神山,也只能肃立三分泪湿衫。

二、中医立大功

当轻重患者涌入医院,西医招架吃力之时,张伯礼帅中医大军飞驰南下,及时赶到武汉。各地中医分队,也火速行动,有的驰援湖北,有的坚守本地,同兄弟部队并肩战斗,阻击病毒,保卫中国。

中医专长是医治轻症、普通患者,促进重症患者转轻,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对危重者的后期恢复也能一展身手。中医的显著特点是辨证求治,循证施治,标本兼治,多靶点同治,已病和未病联治。所谓辨证求治、循症施治,大概是根据不同的人不同部位不同病程表现的不同症状,采用不同的手段医治,使治疗更有针对性。所谓标本兼治,就是在清除伤害肌体的自由基,修复已经受损的器官的同时,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强化免疫系统自身的控制能力和修复肌体的能力。当病毒或细菌之类邪气侵入人体,免疫系统能根据实际情况释放自由基,在数量、时间、部位、烈度等方面合理调节,使之既能消灭敌人,又不伤害正常细胞。即便失手伤及无辜,也能及时弥补,予以修复。所谓多靶点同治,就是在同一时段用同一手段可以治疗多个部位的多种不同病症,加速治愈。至于已病和未病联治,不用多说:发病了治病,未发病预防,提高免疫力,前面的“治本”即是,无需赘述。

西医战疫倚仗物理手段,中医抗疫凭借生物技术,所用药物几乎全是草本,毒性不能说一点没有,但可以肯定的说很小?。何况,据说在呼吸机等器械失效的情况下中医也能应急,注射参脉液也可起死回生,扶泰山于将颓。

三、中西医创新功

抗疫阻击战,西医中医并肩作战,取长补短,战力倍增,所向披糜,势如破竹,捷报频传,战功赫赫。中西医都是中国人的观士音,活命和健康都不离开她。中西医应互相尊重,不能相互鄙薄。更应携起手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屠呦呦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典型。青蒿治疟疾,这是老祖宗的经验,用现代技术提纯加工后,疗效更强,服用更方便,挽救了数百人万的生命,所以获得诺奖。如中西分离,大奖何来?

西医在治未病、慢性病、传染病、疑难病方面有所欠缺,但检查手段、病理、药理方面特别擅长。中医所欠缺的正是病理、药理、药物提纯和检查手段的现代化。中西结合,加速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不仅能保护中国人的生命和健康,而且能造福全世界。

有科学家认为,新冠病毒疫情将延续很长一段时间,本次结束之后,再过几年或十几十年可能再次来袭。那时的病毒可能不是新冠病毒,即使是也已经整形易容,乔装打办发生变易,而且传播性、致死性更加强劲,现在研制的特效药届时已毫无用处,陈薇将军研制的疫苗也只能是马后炮。疫苗就是科学家比照现有病毒制造的山寨病毒,注入人体后激发免疫系统组建一支特战分队。当真病毒入侵时,特战分队便重装出击。可是,面对入侵者,他们配备的红外扫瞄仪、相控阵雷达全部失灵,显示屏上全是“磨玻璃”状。找不到目标,再精锐的部队也只能偃旗息鼓,无功而返。那时克敌制胜的法宝唯有中医药。

前面说过,中医药治传染病,针对的不是病毒或细菌本身,而是消灭它们的免疫系统,增强它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当有病毒或细菌入侵时,能及时歼灭而不伤及肌体,即便有损伤也能尽快修复。所以,当更大的疫灾再次降临时,中药才是观音净瓶中的圣水,老君火炉中的灵丹。有了中医药,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而且很可能成为拯救人类的救世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