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有關鴛鴦的結局,續書裡寫賈母一死她便上吊了。

原著裡因為抗婚鴛鴦曾經當眾發誓說:“伏侍老太太歸了西,我也不跟著我老子娘哥哥去,我或是尋死,或是剪了頭髮當尼姑去!”根據原著作者貫使讖語的特點,續書裡鴛鴦殉主的結局是合乎原著設計的。

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當初賈赦逼婚,他說鴛鴦“多半是看上了寶玉,只怕也有賈璉”,鴛鴦激烈反駁:“我這一輩子莫說是‘寶玉’,便是‘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

鴛鴦說完這話就不再理寶玉了。

第五十二回:

因自那日鴛鴦發誓決絕之後,他總不和寶玉講話。寶玉正自日夜不安,此時見他又要回避,寶玉便上來笑道:“好姐姐,你瞧瞧,我穿著這個好不好。”鴛鴦一摔手,便進賈母房中來了。

還有第五十四回:

寶玉聽了,忙轉身悄向麝月等道:“誰知他(鴛鴦)也來了。我這一進去,他又賭氣走了,不如咱們回去罷......”

原著作者正是通過描寫鴛鴦屢次三番不理寶玉,

說明鴛鴦對誓言從來都是認真的,從而暗示鴛鴦自殺的可悲結局。

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那麼依照誓言,鴛鴦有沒有可能出家當尼姑去呢?

如果把鴛鴦自殺時的心裡活動“倒不如死了乾淨”設計成“倒不如出家當尼姑乾淨”,是不是鴛鴦就能出家了呢?

那麼就涉及一個問題,丫鬟有沒有出家的自由。

在這之前,賈府裡出家的丫鬟也是有的,比如芳官、藕管、蕊官。當時王夫人是不同意她們出家的,但由於她們幾個已經被攆出賈府,和王夫人干係已經不大,她們又尋死覓活的鬧騰,庵里老尼姑又為她們求情,以及王夫人事多人忙無暇顧及,她們才得以出家。

在這之後,也有丫鬟出家,比如紫鵑。因為四小姐惜春要出家,王夫人百般阻攔無效後想派個丫鬟跟去,而惜春的丫鬟不願意去,紫鵑才抓住這個機會,跟著惜春得以出家。

王夫人不僅對小姐公子出家行為持反對態度,對丫鬟出家也是反對的。不是因為丫鬟出家給主家造成的損失,而是在人們心裡,出家意味著過清苦的日子,務實的王夫人是很不贊成的。

以鴛鴦的體面不可能像芳官那等小丫鬟鬧騰,也難遇紫鵑那樣的時機。

一句話,沒有自由身,鴛鴦想出家不容易!

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除了死,鴛鴦有沒有其他活路呢?

從賈赦逼婚的霸道和鴛鴦抗婚的倔強來看,鴛鴦好像只有死路一條了。

其實,根據小說的內容也不是那樣。

在賈赦逼婚時,賈母有力地保護了鴛鴦,她憤怒地對邢夫人說,“他要什麼人,我這裡有錢,叫他只管一萬八千的買,就只這個丫頭不能。”理由是:有鴛鴦,那孩子還心細些,我的事情他還想著一點子......不單我得靠,連你小嬸媳婦也都省心。

但是後來,在原著第七十回裡有個情節:

又有林之孝開了一個人名單子來,共有八個二十五歲的單身小廝應該娶妻成房,等裡面有該放的丫頭們好求指配。鳳姐看了,先來問賈母和王夫人。大家商議,雖有幾個應該發配的,奈各人皆有原故:第一個鴛鴦發誓不去。自那日之後,一向未和寶玉說話,也不盛妝濃飾。眾人見他志堅,也不好相強。

這個情節透出的信息是,鴛鴦是該發配出去配小廝的,大家看她意志堅定,堅持不嫁人,所以都不好強迫她。重點是,在這不好強迫鴛鴦的“大家”裡頭,分明包括賈母。

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賈母她到底是什麼意思,不是說鴛鴦對她很重要嗎?

襲人曾經跟寶玉說:“若說為伏侍的你好,不叫我去,斷然沒有的事。那伏侍的好,是分內應當的,不是什麼奇功。我去了,仍舊有好的來了,不是沒了我就不成事。”

同樣的,如果鴛鴦去了,仍舊有好的來伺候賈母,不是沒有了鴛鴦就不成事!

賈母想放鴛鴦出去,並不能就說賈母寡情。

鴛鴦大了,賈母總不能因為捨不得鴛鴦就不顧鴛鴦的終身大事吧!

賈母捨不得鴛鴦是真的,想讓鴛鴦有個歸宿也是真的!

就是說,如果鴛鴦樂意嫁人,她完全有機會不死,過自己的小日子。

雖然說不能完全擺脫賈赦的控制,但那時鴛鴦果真嫁了,至少會得到賈母的保護,至於賈母死了之後,誰知道以後的事呢!抗婚時,在平兒和襲人跟前,鴛鴦自己不也說了:若是老太太歸西去了,他橫豎還有三年的孝呢,沒個娘才死了他先納小老婆的!等過三年,知道又是怎麼個光景......

然而,鴛鴦沒有選擇這條活路。

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鴛鴦一個花季少女,為什麼不肯開啟自己新的生活,非要走絕路呢?

鴛鴦,這個賈府家奴的女兒,本來地位極低,卻因為伺候賈母,過上了體面風光的日子。

在賈府,伺候老祖宗的鴛鴦可謂是丫鬟中的一姐。她是賈府最高級的生活秘書,拿著丫鬟當中的最高工資,因為服侍老祖宗服侍得好,賈府兒孫都對她禮讓三分。

鳳姐和賈璉每次見到鴛鴦,都一口一個“鴛鴦姐姐”,透著對鴛鴦的尊重。

在主僕界限分明的封建大家,鴛鴦能夠常常和主子奶奶鳳姐、李紈同吃同坐;賈鏈要用賈母的當銀還得跟鴛鴦商量;她不願意嫁,連根正苗紅的大老爺也要不去。鴛鴦這一切的牛氣和光環,都拜賈母所賜。

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而鴛鴦雖然性格內斂,但在眾人的抬捧下也養成了氣傲的一面。

賈母帶劉姥姥遊園的那次,鴛鴦自己捉弄了劉姥姥,卻用“罵小丫頭”的方式使劉姥姥受用。

鴛鴦:“姥姥別惱,我給你老人家賠個不是。”劉姥姥笑道:“姑娘說那裡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可有什麼惱的......”鴛鴦便罵人“為什麼不倒茶給姥姥吃。”


後來鴛鴦命婆子給平兒送菜飯,鳳姐說“平兒早吃了飯了,不用給他”,鴛鴦霸氣地說:“他不吃了,餵你們的貓。”婆子聽了,忙揀了兩樣拿盒子送去。


還有一次,尤氏來賈母這兒吃飯,因為探春來,紅稻米粥吃沒有了,尤氏吃的是下人的白粳米飯。鴛鴦抱怨,“如今都是可著頭做帽子了,要一點兒富餘也不能的。”作為當家人的王夫人趕忙跟賈母解釋原因,說是年頭不好,米打得少。

我們看鴛鴦的氣勢:鴛鴦道:“既這然,就去把三姑娘的飯拿來添也是一樣,就這樣笨。”尤氏笑道:“我這個就夠了,也不用取去。”鴛鴦道:“你夠了,我不會吃的。”地下的媳婦們聽說,方忙著取去了。

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主子尤氏尚且能將就吃一口,鴛鴦卻說她不吃(下人吃的)白粳米,然後媳婦連忙特意跑去探春處給她取紅稻米粥,並且從鴛鴦的話裡能看出來,探春吃的那碗紅稻米粥應該是鴛鴦的!

通過這些細節,能清晰看到賈母寵愛下鴛鴦的地位、權利和驕傲。

是賈母把鴛鴦帶到她生命中的最高處,帶到和她同等身份的人所完全不能企及的高度,而鴛鴦從此邁出去的每一步,皆是下坡路。

站在高處的鴛鴦,更容易看清人間百態。

有人說,鴛鴦不願意嫁給大老爺,是因為看中了賈璉,那是小看鴛鴦了!從趙姨娘到尤二姐、平兒,以及那些存在於賈府卻沒有被作者細寫遭遇的小老婆,她看過太多她們的悲慘境遇,鴛鴦怎麼會步她們的後塵,做誰誰誰的小老婆呢!

鴛鴦抗婚的原因很簡單,全在罵她嫂子的話裡面,她覺得做小老婆是跳進了火坑。

“怪道成日家羨慕人家女兒作了小老婆,一家子都仗著他橫行霸道的,一家子都成了小老婆了!看的眼熱了,也把我送在火坑裡去......”

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嫁小廝?那能好哪去!鴛鴦親眼見證了司棋的悲劇,那個在風險面前獨善其身的小廝害不僅死了司棋,也打消了鴛鴦心中對“小兩口幸福生活”的嚮往!就像現在有社會經驗的大齡剩女,知道的越多越不敢嫁一樣,因此鴛鴦封閉了嫁人的心。

至於家人,鴛鴦就更不能指望。如果老太太開恩,把她放出去自行婚配,總不能自己找女婿吧!那麼和自己差不多的彩霞就是例子。彩霞的父母並不關心彩霞的幸福,因為體面,就答應了吃喝嫖賭無所不為來旺家兒子的婚事,把彩霞推進火坑。鴛鴦的哥嫂更壞,只唯利是圖,他們能給自己找好人家嗎!

曾經滄海難為水,曾經的尊貴體面隨著賈母的去世而付水東流,面臨的是一條小河溝,還兇險異常!

紅樓夢:淺析鴛鴦之死


除了殉主,報恩答謝,其它的路似乎都沒有意義!

不能說鴛鴦虛榮,不肯回歸底層人的生活,如果主家敗落下來而賈母沒死,就是跟著賈母要飯,我想鴛鴦也是肯的。

因此說,鴛鴦最終走向絕路,不是她的問題,是那個壓迫女性的社會,令她失望,使她毫不留戀地追隨賈母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