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复学:错峰入校 AB班教学 隔间就餐

最严复学:错峰入校 AB班教学 隔间就餐

■广州花地中学操场上的升旗仪式,只有25人参加。

最严复学:错峰入校 AB班教学 隔间就餐

■花地中学学生获赠利是。

最严复学:错峰入校 AB班教学 隔间就餐

■广州中学学生测量体温。

最严复学:错峰入校 AB班教学 隔间就餐

■南沙首批21所中学开学,图为学生在整理宿舍。

直击广州初三高三复学第一天,多所学校采取硬核措施确保防控到位

“校园终于有笑声、有掌声还有饭香了。”广州市从化区良口中学副校长李浩明校长说道。4月27日,广州512所中学相隔三个多月后,又迎来生机。当天,初三、高三学生共16.7万人返校。防疫期间,师生一日的教学和生活将如何开展?新快报记者走访了广州中学、花地中学等多间学校发现,学校采取多个硬核措施确保防控到位。

严管入校:测量体温 手部消毒

早上6:50,天刚亮,广州中学的第一批学生已经有序地排队进校。“36.2℃、36.3℃……”同学们经过门口的红外线测温仪,老师响亮地将学生的体温念出来。入校后,四位老师指导同学们用免洗洗手液洗手消毒。老师检查同学们的返校复学健康资料,包括穗康码健康信息、健康卡等资料。

“从我们开始上网课起我就想回到学校学习。”花地中学的李同学迫不及待地与记者分享复学后的激动心情。李同学说,明显感觉学校的防控流程严格,落实很到位。记者观察发现,学校实行分段错峰返学、分批入校。每批5分钟左右间隔进校,共设4条入口测温通道、12个手部消毒处。学校还特别设立测温缓冲区,防止学生因测温而造成聚集。学生则按教师指引和地面指示标志分批进入课室。据了解,如果在晨检中发现有体温异常和不适者,校方会马上进行分诊处理,由校医进行再次测量体温。

分散教学:视频直播 AB班上课

为了复课后学生有足够的距离,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介绍,广州中学初三原来有22个班,将这些班级随机各拆分为两个班。“这节课老师在A班上课,B班的同学则观看视频直播。下节课老师在B班上课,A班看视频直播。上课时间仍是40分钟一节课。”记者在校园内看到不少拖着行李箱勤劳搬书的“小蜜蜂”们。“开学第一天没什么感觉,就感觉搬书很累。”初三的李同学打趣道。

开学第一天,花地中学李同学说最大的不一样就是,老师跟学生、同学之间不能再“亲近”了,不过能回来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真的很开心,“有人监督,和同龄人一起奋斗更有气氛。”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情况则有点不一样,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因疫情防控需要,高三复课的学生约有580人,每个课室不超过25名学生,原来的班级拆分为AB班,授课老师要分别为AB班授课。当下课铃响,忙绿的老师要迅速转场,赶往A班上课,同一课程要讲两遍。

分散就餐:专人专座 送餐到位

上午11时10分是广州中学初三学生的午餐时间。学生测完体温,洗好手才可前往饭堂。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按照间隔一米的距离排队进入饭堂。饭堂负责人介绍,每天有三个套餐可供选择。新快报记者看到,当天的菜式有荷包蛋、白切鸡、黄瓜肉片、白菜等,色香味俱全。高三学生的午餐则由工作人员送餐到课室。

“同学你多少号?二号啊?往前右转。”学生在饭堂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按照学号到指定的位置就坐。学校用纸板将饭桌分隔成格子间,每张餐桌供两名学生就餐,按对角线就坐,并严格把学生的就餐时间限制在20分钟以内。初三的罗同学赞成学校的这种安排,“防疫期间这样做,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感染。”王同学对这种安排感到意外,“食堂原来比较混乱,大家一下课就冲去吃饭,今天好意外啊,这么井井有条。”

南沙区多措并举保障返校学生安全:

家长可用手机“云监督”学生用餐

“欢迎‘神兽’回笼”,在广州外国语学校课室的黑板上,写着令人忍俊不禁的六个大字。4月27日,广州南沙区首批开学的21所中学1万多名师生有序返校,人脸识别加精准测温、错位住宿、分班教学、单人就餐……各学校采取“硬核”措施,全力保障初三高三学生返校安全。

“学生最早6点半就到学校了。”昨天上午9时许,在校门口迎接学生的南沙麒麟中学校长黄志远告诉新快报记者,初三162人、高三188人共350名学生已全部返校。

在麒麟中学门口,新快报记者见到了温馨的一幕:每当学生拖着箱子、拎着大包小包出现在眼前,在门口等候的教职工都会主动上前接过学生手中的箱包。只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过自动“刷脸”和“测温”的防疫系统,交上个人健康信息卡,洗完手,然后带着已消毒的行李进入校园。

“没想到学校还给我们准备了口罩,太贴心了!”在广州外国语学校,返校的初三学生马同学进入课室,发现自己的课桌上放着两包各十只装的口罩。

“原来一间课室可以容纳四五十名学生,现在一间只安排25人。”广州外国语学校德育处郭坤峰主任说,初三高三学生共600多人全部返校。学生返校后,为实现不扎堆、不聚集,以前的大课间操也改成了室内健身操。

新快报记者在学生宿舍见到,该校实行分散入住措施,一间8人宿舍改为上下铺错位设置的4人间,确保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保持1米安全距离。

学生就餐方面,南沙一中(高中部)除了将餐桌用隔板隔开、学生单独就餐外,还启用了“智慧食安”云平台,对食堂后厨及学生就餐情况进行直播,学生家长可以在手机移动端“云监督”食堂大厅、打菜窗口、后厨等区域的实时情况。据介绍,预计6月,“智慧食安”云平台将复制推广至全区学校、幼儿园。

特写

复学第一课 战疫英雄来讲故事

“阿姨是医护人员,治病救人就是阿姨的职责。”昨天上午第三节课,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孙珂护士长作为授课嘉宾,为广州中学初三(7)班的孩子们带去复学第一课《讲述抗疫的故事》。“那你们的职责是什么呢?”护士长将问题抛给孩子们,“好好学习”“强健体魄”……孩子们畅所欲言。

花地中学的第一场升旗也不一般,早上8时35分,25名学生身穿整齐的校服,在操场上代表学校全体初三师生升旗,而其他同学则在室内举行升旗仪式。“这个利是封里装着1元,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升旗仪式结束后,学校给每位初三年级的学生送上了一个福袋,里面装有一个可重复使用的口罩,一盒牛奶和一封一元的利是。

上午9时30分,花地中学初三(6)班以“感恩、奋力前行”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正式上堂,同学们精心亲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心形卡片,有同学手绘医护人员漫画形象,有同学折叠出多个心形拼凑成一束花……同学们将感恩祝福语一一念出:“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2020年,考上理想的中学”……然后将这些卡片贴在教室的墙上。

据了解,4月27日、28日,广州市组织学生返校的各学校同步开展“复学第一课”活动,一是上好思政课。充分运用各类教育资源,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二是上好防疫课,由卫生健康副校长、健康指导员、校医及班主任组织学生开展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三是上好心理课,针对学生课程衔接适应、担心感染疾病、考前焦虑等实际问题,由心理教师、班主任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

■统筹:新快报记者 罗清峣

■采写:新快报记者 罗清峣 麦婉诗 朱清海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郗慧晶 龚吉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