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密度越高、玉質越好”這話對嗎?

最近,在直播過程中,遇到一件事兒,挺有意思。

就是在聊天時,大夥兒特別愛說一項“專業”數據,而且說得還挺玄乎。似乎這個指標下降了,還會牽扯到玉料品質的優劣,以及和田玉的身份真偽等問題。


“和田玉密度越高、玉質越好”這話對嗎?



啥高科技這麼神奇呢?這個東西就是——密度。

那麼和田玉的密度真的有這麼重要嗎?密度和玉料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係呢?今天我們不妨也在此聊一聊這個話題~

為啥要看密度?

很多朋友之所以喜歡看密度,其實也和收藏界所流傳“密度為王”的鐵律不無關係。甭管什麼東西,總得先上手掂量一下,看看壓不壓手。

如果輕飄飄的,不壓手。那這玩意密度不行,品質指定好不了。


“和田玉密度越高、玉質越好”這話對嗎?



像什麼松石、紫檀、陰沉木就別說了,我聽說前陣子,還有掂珠寶的高手去寶展一試身手,甚至這位大神通過這門絕技還撿漏了。

商家把一塊託帕石誤認成了海藍寶去賣,結果大神一掂發現不對,當場買下,撿了一大漏兒。


“和田玉密度越高、玉質越好”這話對嗎?



簡直是太神奇了...

而市面上,類似的故事已不在少數,密度似乎成為了珠寶玉石的重要檢驗標準。

不過這也引到了我們接下來要說的話題....

密度有這麼重要嗎?

坦白說,從專業鑑定的角度來說,任何品類的珠寶玉石其實都要測量一項數據,那就是比重,說白了其實和密度的道理一樣。

但鑑定不同於道兒上的“經驗”,其專業之處便在於此。


“和田玉密度越高、玉質越好”這話對嗎?



那就是——所謂“比重”只不過是眾多測量數據中的其中一項,而專業機構的鑑定一定是你要滿足眾多的數據標準,才能判斷身份。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多維度的考量,僅僅一項數據其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


“和田玉密度越高、玉質越好”這話對嗎?



尤其是關於品質方面的衡量,密度並不能作為標準。

我們知道,大部分人談密度,無非就是想說這玉瓷實,細膩度好嘛。從邏輯上來看,似乎沒啥問題。

但其實細膩度和密度還是有差異的。所謂玉料的細膩度,其實分為顆粒細膩度和結構細膩度。


“和田玉密度越高、玉質越好”這話對嗎?



顆粒細膩度就是玉質裡面顆粒的大小,籽料與山料以及俄料和青海料的差別主要就在細膩度上,籽料的顆粒一般都較各種山料小得多,這就是為什麼籽料會有比俄料青海料有更好油潤度和手感的原因。


“和田玉密度越高、玉質越好”這話對嗎?



而結構細膩度,說的是那種短雲絮結構,對籽料而言,雲絮越細密越好,白度高的籽料一般雲絮會略大些。青海料因為雲絮結構發育不全,放大後會發現其實更多的是細點狀結構。俄料一般雲絮結構較大,同時夾雜斑塊結構,但也有少量很細的以至看不到結構。


“和田玉密度越高、玉質越好”這話對嗎?



以上說得是細膩度的其中兩種維度,但也和交織度、排列有很多的關係,在此我們不再贅言。

這裡只是想說明一件事兒,就是密度作為一項很片面的數據,其實並不能很完善的說明玉質的問題。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玉質,倒不如返璞歸真,好好學習一下如何看玉的細膩度來得實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