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交匯,三鎮鼎立—漢水

大家好,今天我想介紹江城武漢的漢江

漢江,有稱為漢水,中國長江的最大支流,發源於陝西寧強縣秦嶺南麓。大致向東南方向流經漢中市、石泉縣、漢陰縣、襄陽市、宜城市、鍾祥市、天門市、潛江市、仙桃市、漢川市等縣市,在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龍王廟注入長江。

這座“兩江交匯,三鎮鼎立”的武漢是如何形成的呢?

要從漢水改道說起

早在很久以前,漢水攜帶著年輕人蓬勃的朝氣,匯百川之氣勢,過武當山,流經江漢平原,把所有的熱情傾瀉而下,分多幹道匯入長江中路,並沒有一個很穩定的的入江口。

兩江交匯,三鎮鼎立—漢水


成化初年(1465—1470年),武漢連年發大水,引發了一件石破天驚的大事——漢水改道。漢水原先有幾個河床,分岔注入長江,由於水流衝擊,在漢陽龜山以北原先較小的入江河床上形成漢水惟一入江通道,其它入江河道均淤塞。漢水終於今龜山之北形成合而為一的河道,流入長江。這一來,也把漢陽一分為二。漢水之南成為漢陽,漢水之北則為漢口。

武漢自三國以來的雙城,至此一變為三鎮鼎立。漢口迅速發展,呈後來居上之勢。


漢江形成歷史悠久


漢水形成於地球早期的造山運動之始,早於長江、黃河7億年。

1975年在湖北鄖縣發現的 “鄖縣猿人”比“北京猿人”要早30萬年左右。漢水流域發現的近百處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址,證明在數十萬年前至六七千年前漢水流域已有人類生息。可以毫不謙遜地說,漢水和長江、黃河一樣,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之一、人類文明的源頭之一,她是我們的母親河。

“漢中王”劉邦一統天下,定國號為“漢”,由此漢水成了漢民族稱謂的源頭。漢人、漢族、漢語、漢字等稱謂都源於漢朝。可以說,離開了漢水流域,以漢文化為發端的中華文化將無從談起。有關漢水的論述可以很多很多,它對於中華民族的重要意義令人歎服。

兩江交匯,三鎮鼎立—漢水


古云夢澤消失之謎

兩江交匯,三鎮鼎立—漢水


夢在楚方言中為“湖澤”之意,與漭相通,由於長江泥沙沉積,雲夢澤分為南北兩部分,長江以北成為沼澤地帶,長江以南還保持著浩瀚的水面,稱之為洞庭湖,洞庭湖亦古稱雲夢。

古漢水自陝西東南來,受武當山、荊山、大洪山的阻擋和制約,進入湖北後,由東南向南注入低窪的江漢平原湖沼。漢水下游因流經雲夢澤故地,常使河道消失在雲夢澤的巨大水體中。由於荊江、漢水水流所挾帶泥水的衝擊作用,古云夢澤漸漸被淤成平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