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蒋高明博士大作《乡村振兴》:之三

继续吐槽田松教授作的序。

一、《序》称: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五谷丰登与六畜兴旺是相互关联的,用蒋高明的话说,不同的物种相互合作。在本书第二章,蒋高明描写了农村应该具有的多样性:野生动物多样性、栽培物种多样性、驯养物种多样性;也讨论了森林、湿地、草原、海滨等多样性的环境。足够丰富的多样性,才能保障生态的稳定性,微生物、植物、动物,形成相互关联的网络,才有健康的生态。在健康的生态之上,才能生产出健康的粮食,也才会有健康的人。

吐槽:不就是“小而全”嘛!

二、《序》称:北方苹果园每年要打20多遍农药,打除草剂5遍.......(第304-305页)

吐槽:我没有栽培过苹果,不清楚具体情况。但从常理推断,我很怀疑苹果园每年要打20多遍农药,5遍打除草剂的说法是否客观。希望有栽培过苹果的农民说一下情况。

三、《序》称:更不幸的还在后头,农药最终杀死了果园的主人。山东某县有个叫新村的几百人小村,近几年得怪病的人不断增加:不到三十岁得了尿毒症;不到半百的人浑身肿痒,疼痛而死;不到60岁的人患上了肝癌、肺癌和肠癌。过去七八年间,因癌症而失去生命的超过了20多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50出头!而在果园没有进入该村前,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癌症。

吐槽:这段话,我已经在《吐槽生态农场纪实系列》批判过了,这里不重复。不过,2013年的《生态农场纪实》说这是“近几年”、“过去七八年间”的事,(2019年的)本书中仍然是“近几年”、“过去七八年间”的事。所以,我一直强调,千万别相信蒋博士的数据。

四、《序》称:无独有偶,跟我们学有机果园种植的果农,也没有等到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增产的那一天,他被胃癌夺取了生命,去世时年龄55岁。(第305页)

吐槽:1、这个故事,《生态农场纪实》没有讲过,这个果农死亡时间大约在2013年之后。

2、果农学了有机技术就得癌症死了,看来他的死亡与六不用技术(或者弘毅农场)脱不了干系。(这是开玩笑的,大家别当真。)


吐槽蒋高明博士大作《乡村振兴》:之三

白菜


五、《序》称:农药最初给果农带来了一些好处,但是很快,就进入了恶性循环。蒋高明认为,现在过敏者越来越多,就与长期食用工业化食品有关。这样的农业方式,还有人主张继续下去,实在无法理解。

吐槽:1、不明白田教授和蒋博士是如何得出结论的,靠想象?

2、工业化食品与农业食品还是有区别的。工业化食品的生产过程不添加农药,而农业生产一般要用农药。

六、《序》称:孟杰实现了果园的生态种植,有机苹果优质优价,果园效益提高。但是,产量还没有突破。蒋高明又安排硕士生李立君在另一处苹果园继续实验。2015年和2016年,产量比旁边作为对照组的常规果园高出43%和16%。(第310页)而效益,则是常规果园的四到五倍。(第304页)

吐槽:1、李立君的苹果园,产量不稳定啊!

2、李立君果园的效益,明显是建立在卖高价的基础上的。

七、《序》称:十几年来,蒋高明和他的团队,对大田庄稼、蔬菜、果树、中草药的生态种植;家畜、家禽的生态养殖,都开发出系统的完善的方法。这些方法引来了各地生态农场前来学习。此外,弘毅还探索了食物的生态加工方法,诸如植物油、酱油、豆腐、豆皮、白酒等。

吐槽:都开发出系统的完善的方法,这是吹牛不打草稿啊!

八、《序》称:农田毒化,村庄也毒化。鸡鸭不敢放养,因为随时可能误食洒了农药的食物而被毒死,连猫狗也不敢轻易放出家门了。

吐槽:这是造谣。对,我说的就是造谣。说明田教授对农村的情况根本不了解,他只是一个大号喷子。


2019年12月16日


2、笔者水平有限,错误在所难免,欢迎网友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