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名相高熲,對隋朝都做了哪些貢獻?

高熲,是隋朝傑出的政治家,著名的軍事家、謀臣和隋代名相,高熲少年聰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被北周齊王宇文憲引為記室,開始踏入政壇,此後又襲爵父親的爵位武陽縣伯,不久又遷下大夫。後來成為楊堅的心腹之臣,幫助楊堅篡位,平叛尉遲炯,擊退突厥,治理國家,渡江平陳等等,是隋朝當之無愧的開國功臣,跟著隋文帝楊堅征戰沙場多年,直至隋朝建立之後,忠心耿耿。可以說功勞顯赫,幫助楊堅完成了隋朝的統一大業,官拜宰相。

隋代名相高熲,對隋朝都做了哪些貢獻?

經濟建設貢獻

北周滅了北齊,之後楊堅又以隋代周,但是在山東一帶仍然承襲著北齊的很多政治陋習,豪強大戶投機取巧,使很多貧民淪為其蔭戶而無實際編戶,官吏徇私舞弊,另外很多自耕農為了逃避官府繁重的租賦徭役,有的在國家規定的服役年齡上弄虛作假,冒充為老人或小孩,有的則乾脆隱瞞戶口。

隋代名相高熲,對隋朝都做了哪些貢獻?

而以上所有這些,都嚴重影響了國家的財政收入,使得國家財政日益困難。也正是在這樣一個困難局面下,於開皇五年(585),高熲向楊堅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即“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通過這兩大措施的實行,有效地防止了農民逃稅和抑制了豪強地主佔有大量勞動人口,使得國家賦稅日趨合理化,解決了原有的國家財政困難問題,同時為之後的國家統一奠定了相應的財力基礎。杜佑在《通典》中評論道:“設輕稅之法,浮客自歸於編戶。隋代之盛,實由於斯”

隋代名相高熲,對隋朝都做了哪些貢獻?

軍事貢獻

在隋文帝楊堅代周而立創建隋朝後,由於政權初立,尚未穩固,於是北方的突厥時常南下擾亂隋朝邊境,嚴重威脅著新生的隋政權,於是“高熲奉詔鎮守邊塞”。開皇三年(583)八月,高熲出寧州道,與諸將分道擊突厥,並取得重大勝利。在其鎮守邊塞之際,採取一系列的措施,有效防止了突厥的侵擾,為隋朝國家政權的穩固提供了軍事保障。而隋文帝對其貢獻也是十分肯定的,“及還,賜馬百餘匹,牛羊千計”。

除了其自身有很強的軍事指揮能力外,他也注意舉薦軍事人才,比如後期在伐陳中的主要大將韓擒虎和賀若弼就是其推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