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85件珍貴藏品亮相粵博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凌浩翔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

今天(4月28日)上午,“魏唐佛光——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展”在廣東省博物館(以下簡稱“粵博”)開展,來自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的85件珍貴藏品向南粵觀眾展示其迷人的魅力。

該展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來粵博舉辦的首個線下新展,將展至2020年8月28日。該展為免費展覽,觀眾前往參觀前需預約粵博門票。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66件珍貴文物展示千年歷史

龍門石窟位於“十三朝古都”洛陽南郊,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經東魏、北齊、隋、唐、五代、北宋諸朝,斷續營造達400多年。龍門石窟分佈在伊河兩岸的崖壁上,兩岸窟龕依峭壁而鑿,南北長達1千米。龍門石窟現存窟龕2345個、造像近11萬尊、碑刻題記2800多品、佛塔70餘座。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本次展覽由粵博與龍門石窟研究院聯合舉辦,分為“梵影歸來——流失海外迴歸文物”、“至善至美——北魏造像及碑刻藝術”、“蓮華莊嚴——唐代造像藝術”三個部分,彙集了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收藏的85件龍門石窟相關藏品,同時結合龍門石窟、石刻圖片以及3D打印模型,較為全面地描繪出龍門石窟佛教造像藝術的基本面貌和風格特徵。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據介紹,展品中包括一級文物11件、二級文物28件、三級文物27件,珍貴文物佔比非常之高。龍門石窟研究院院長餘江寧表示,這是近年來首次較大規模舉辦的龍門石窟精品文物專題展覽。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8件石刻佛像述說迴歸故事

本次展覽策展人陳曦介紹,首次在廣東展出的8件迴歸文物是本次展覽的一大亮點,觀眾可瞭解這些迴歸文物背後的故事。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20世紀初,洛陽龍門石窟被大規模破壞、盜鑿,大批石窟佛造像流落海外,直到80餘年後才開啟了“迴歸”之路。其中,最早“迴歸”的1件是2001年4月被“送”回我國的一尊中國唐代人物造像——洛陽龍門石窟看經寺29尊羅漢造像中唯一一尊被盜鑿的摩訶迦葉羅漢像,開啟了龍門石窟流失造像的迴歸序幕。另外7件則是2004年至2005年,由國家文物局下屬的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利用“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從海外分兩批徵集回國,包括古陽洞高樹龕佛頭像、火頂洞觀音菩薩頭像、菩薩頭像、唐代佛頭像、唐代前期飛天造像等5件造像,以及兩件龍門石窟唐代造像,即佛頭像、天王頭像。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專家認為,這8件石刻佛像屬於中國造型藝術極盛時期的優秀作品,展現了北魏、唐代典型的皇家石窟寺造像藝術風範,是龍門石窟造像藝術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批石刻佛像的迴歸,對恢復龍門石窟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義。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本次展覽中,觀眾還可欣賞到由3D打印技術按1:1比例複製的龍門石窟精美龕窟,包括始平公、魏靈藏、楊大眼、高樹等四座複製窟。

據介紹,這四座佛龕的三維數據精度目前是國內最高的,科學記錄和原真呈現了龍門石窟北魏佛龕錦繡般的美。此外,展覽還用三維數字化虛擬復原了萬佛洞洞口南側的一尊菩薩像,讓觀眾可欣賞到有顏色的石窟雕像。

精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85件珍贵藏品亮相粤博

【精美文物】

一、舒像座菩薩像(一級文物 時代:唐)

該造像出土於龍門唐代奉先寺遺址,從頭頂到臺座為同一石材雕成,腰部及左壁有部分殘損。這是一件把理想與寫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優秀作品,製作於盛唐時期。根據髻上寶瓶判斷,此像有可能是與觀音相對的大勢至菩薩,共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

二、古陽洞高樹龕佛頭像(一級文物 時代:北魏)

該佛頭像原為龍門西山古陽洞高樹龕主尊佛首,後被盜鑿流失,2005年迴歸龍門。這尊古陽洞高樹龕佛頭像就是北魏後期龍門佛像造像藝術“秀骨清像”的優秀範例。高樹龕是古陽洞北(左)壁上層著名的楊大眼龕上方一列小型龕中的一個,該佛頭像是現知存世唯一的一件。高樹龕於北魏景明三年(502年)完成,左側“造像記”為《龍門二十品》之一,是魏碑中的佼佼者。

佛頭像於1907-1920年被盜,先運往法國,後流落比利時,於1991年由美籍華人陳哲敬收藏。1992年經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龍門石窟研究院有關專家鑑定,確認為古陽洞北壁高樹龕主尊的頭部。

該佛頭像迴歸的經歷頗有傳奇性。1907年至1921年期間被盜,先被運往法國,後流落比利時,上世紀70年代末被美國收藏家購買。1991年,美籍華裔、好萊塢明星蠟像館雕塑師陳哲敬在一次偶然機會中看到了這尊佛頭像,便想起40多年前,他見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大型浮雕《皇帝禮佛圖》時的震撼,感覺此佛頭像與龍門石窟聯繫密切,便將相關照片寄給中央美術學院專家湯池。湯池看到照片便激動地說:“這非龍門石窟古陽洞莫屬。”

飛赴龍門尋真身,當時65歲的老人陳哲敬,拿著照片、打著手電、攀著木架,在11米高窟壁上整整找了10天,終於找到這尊佛像的袈裟與照片上佛頭像殘存衣紋吻合,再用電腦一合成,身首對接天衣無縫!去國近百年後,第一次,佛頭像找到了家。2004年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覆同意,由中國文物信息諮詢中心徵集回國。2005年10月,包括古陽洞高樹龕佛頭像在內的7件文物迴歸洛陽龍門石窟。

三、摩訶迦葉羅漢像(一級文物 時代:唐)

該像原處於龍門東山看經寺中,後被盜遭,2001年迴歸龍門。看經寺是唐武則天皇后為高宗修造的,是龍門唐代石窟中重要洞窟之一,環洞窟四周壁角,浮雕羅漢像,現存者有29軀,每尊高約1.8米,皆身著袈裟、足穿雲履,神態刻畫細緻入微而有富於變化,是唐代最精美的羅漢群像,也是中國石窟中最大的羅漢群像。經過長期人為與自然的損害,大部分都已殘缺。

摩訶迦葉羅漢像在1936年~1940年間被盜,收藏家赫爾曼·維利先生是它的第二個擁有者。赫爾曼·維利先生於1978年捐贈給加拿大國立藝術館。2001年加拿大國立藝術館發現這件雕塑很可能是是龍門石窟被盜的迦葉尊者,確認後決定將其無償送還中國。這也是龍門石窟通過國際合作渠道迴歸的第一件流失珍貴文物。據考證,此像為龍門石窟東山看經寺(第2194窟)二十九尊羅漢像的首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