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录新书面世:详解比亚迪、Timberland、现代百货等几大投资案


李录新书面世:详解比亚迪、Timberland、现代百货等几大投资案

“比亚迪就像一台不断学习的机器。他们凭着工程师文化和事在人为的精神,持续证明着自己在解决复杂的工程技术难题上的能力,并总是能够比其他大多数人找出更高效、更省钱、更优化的解决方案。这点在制造业中是个优势。”


“我看《价值线》( Value Line) 的时候,通常会先去看“历史新低名单”一股价新低、PE新低、PB新低等等,这比’历史新高’要更吸引我。”


“当年第一次和分析师的见面会只有三个人: CEO、 我,再加一个分析员,到了2000年那次来了五六十个人,会议室爆满,主要的券商也都开始关注这家公司。那时我知道是时候卖出了。”


“同样的,我的成功可能也就是来自过去26年里不超过10个的主意,所以,你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主意。”


“凡是把圈画得超过自己能力的人,最终一定会在某一个市场环境下把他自己彻底毁掉。”


“理性是投资人需要终身修炼的一个特质,优先于对一个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在判断一个企业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说,因为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企业一定会成功或者不成功。我也遇到很多,看起来各方面条件都应该是对的人,结果他的企业做得很一般。 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回到每一个企业本身,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做这个行业最根本的要求,是一定要在知识上做完完整整、百分之百诚实的人。千万不能骗自己,因为自己其实最好骗。”


“当你有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的道路上,你会发现你知识的积累程度和经济的复利增长是一样的。”


“如果你不去参与投机,只投懂的东西,不懂的东西不做,你只要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就不会亏。”


“很多人羡慕并希望复制伯克希尔的成功,但却不愿意去学习查理和沃伦淡泊名利的态度。”


“伯克希尔也并不是完全不投科技公司,他们只是不去投资他们不了解的公司。他们曾经花110亿美金投资了IBM。但我敢保证,这和IBM是不是技术公司没半点关系,这不是伯克希尔考虑问题的依据。”


“在三种情况下,你需要做卖出的决定。第一,如果你犯了个错误,那就尽快出手,哪怕这是一个正确的错误。第二种情况是股票的估值突然波动到了另一个极端,我也会考虑卖掉,我并不会卖掉一个略微被高估的股票。第三种要卖出的情况是,你发现了更好的机会。说到底,投资组合就是机会成本。”


“今天的中国已经通过了刘易斯拐点,进入到了经济发展成熟的黄金期,工资水平、消费水平、储蓄和投资水平,都进入了互相追赶式的螺旋增长,为创造中产阶级消费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的文化和国策使它有可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到高度发达国家的行列。”


以上,是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李录20多年投资生涯中总结出的投资心得,也是由中信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李录新书《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中的部分精华内容。


李录新书面世:详解比亚迪、Timberland、现代百货等几大投资案

李录新书面世:详解比亚迪、Timberland、现代百货等几大投资案


李录的喜马拉雅资本目前管理100多亿美元资产,但他更为人所熟知的,是被芒格看中,成为芒格家族资产的管理人身份。被芒格誉为“中国的巴菲特”,还曾牵线为伯克希尔投资比亚迪。


这本新书收录了李录过往的演讲实录和文章合集,纪录了他对价值投资的基本思想、价值投资在中国的可行性等方面的思考、理解。


以及他自己对人类文明进程和现代化的独特解释和理论,与中国的文化、历史特点相结合,如何应用于价值投资的实践。并分享了他对芒格思想的理解,对未来科技、时代和人生的感悟。


新书中还纪录了李录详细剖析他过往几个投资案例的完整内容,从如何挑选,如何分析财务报表,如何去了解评判企业家,如何估值等,详细地还原了他当时决策的过程。


书中同时还有他在2019年演讲中,对中国经济未来作出的预测依据和结论。并且他还针对普通投资者,初学者给出了涉足投资的具体建议。


听巴菲特一堂课启蒙投资


1966年,李录出生于中国唐山。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同时获得三个学位,分别为经济学学士学位、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及法学院的法律博士。


李录与投资结缘,是他在哥大的第二年,无意中听了巴菲特的一次演讲。这次演讲让他看到了,个人可以通过对公司的长期研究,得出一些洞见和预测,从而获得财富。


巴菲特这堂课给李录的最大震撼是:让他第一次意识到,一直以来对探求知识的个人兴趣在投资这个领域可能是有用的。


这就像给了他一根救命稻草。


他立即找来有关巴菲特的所有书籍,埋头研究他和芒格,尤其是学习他们如何研究公司,如何买入公司,又如何防止亏钱。


李录自己在2019年曾说,“研究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买了人生第一只股票, 从此开启了我的投资生涯,至今已经26年。这经历让我明白书中确有黄屋,知识确实有无穷现实力量。”


基金规模从最初几百万美元到现在100多亿

业绩达到了同期市场平均回报的3倍左右


1997年底,李录创办喜马拉雅资本。自1998年1月以来,他一直是公司基金Himalaya Capital Investors,LP的投资管理人。


基金规模从最初几百万美元发展到今天100多亿美元,业绩达到了同期市场平均回报的3倍左右。


因其职业生涯和社会活动等曾获诸项荣誉,李录的生平被收录于史密森尼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Family of Voices”中。


最近的一次荣誉是,2020年4月23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入选院士名单,李录先生当选院士。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又译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院士机构之一。自 1780年由约翰·亚当斯、约翰·汉考克等美国建国先贤创建以来,人文与科学院一直致力于表彰杰出人才


今年入选的院士有276名,包括来自科学、技术、人文、教育、社会政策、艺术、商业、慈善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和领袖。其中有7名华人入选。


李录先生入选为第五学部的“商业、企业及慈善领袖”学组院士。该院院士均是来自科学、技术、人文、教育、社会政策、艺术等领域的杰出学者,著名华人院士有胡适、钱学森、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丘成桐、施一公等。


人文与科学院目前院士有5000多名,其中有超过250位诺贝尔奖和超过60位普利策奖得主。


芒格评价李录:中国的巴菲特

2015年在北大开设价值投资课程


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校董,李录先生一直致力于教育、研究和促进中美文化交流方面的慈善事业。


他和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赞助开设了在中国的价值投资课程。该课程自从2015年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开设以来,已经运行了五年。李录先生还积极促成了《穷查理宝典》翻译成中文,并在中国出版,该书版税全部捐赠用于教育和价值投资教育。


芒格评价李录称:“为什么李录如此成功?我觉得部分原因在于,他可以说是中国的沃伦·巴菲特。”


在过往的所有时间里,李录一直在不断进化学习,并且慷慨分享他对于价值投资的理解和感悟,从2004年开始,他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和芒格至少共进一次晚餐,至今持续了15年。


李录说,“在我接触到价值投资后,通过持续习积累起一些洞见,在26年间,从一文不名漂泊他乡,到后来创建自己的投资公司。


这个过程中,运气当然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从另一方再次佐证了,知识改变个人命运的力量。”


遵守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通过长期努力,成就一些商业洞见,又恰好能带来巨大的商业回报。


通过这些商业活动,又令我得以亲身经历过去几十年,这场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史诗级知识大爆炸,并亲眼目睹了了这场大爆炸对全世界起到的塑造性作用,这些都让我对思考和知识的兴趣愈发强烈。


在李录的思考兴趣中,中国和世界,尤其是中国,一直处在核心的位置上。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现代化——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非常成功,近代却惨遭失败?


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有了如此长足进步?中国未来是怎样的?


而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都收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一书的上半部分中,有曾被国内投资界广为传阅的四万字长文“现代化十六讲”,讨论了现代化的本质,包含现代化诞生的成因与影响,以及对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上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这是李录最有代表性的思想性文本。作为一位投资人,为什么他会对“现代化”问题如此感兴趣,为什么他要从“文明”的角度来思考?为什么他要写下这横跨东西与文理、纵贯上下万年视野的现代化十六讲系列?


这一切,书里都有答案


可以看出,李录秉承了查理·芒格的价值投资之精髓:建立超越狭义投资,而深入到社会政治文化人性腠理之下的综合思辨框架。


本书下篇“价值投资与理性思考”分两个部分,其中“价值投资与中国”部分收录了李录有关价值投资的文章和演讲,其中最重要的三篇是对价值投资的内涵及价值投资在中国实践的思考和论证。


这是他二十余年来价值投资的经验集合,包含价值投资的观念、方法与实践,以及多年深耕于这一领域的思考与感悟。


其中包括他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等的几次著名演讲,完整地解答了:


价值投资的理念和原则是什么?


作为一门实践的科学,价值投资的实践框架是什么?具体如何实践?


价值投资在中国可能吗?未来在中国的前景如何等问题。


尽管在价值投资领域,有许多经典书籍,包括有“价值投资界圣经”之誉的《穷查理宝典》,《聪明投资者》,还有《投资最重要的事》等等。


但这些书籍都没有系统地阐释过为什么中国是价值投资的蓝海市场这一问题,和“中国”并没有紧密的关联。


落到我们个体身上,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在哪儿?中国经济发展是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吗?这些疑问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关心的问题,也是充满困惑的问题。


李录应用他的现代化理论,以及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李录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做了预测,讨论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和前景,3.0 文明时代的中西方关系,以及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


聪明投资者经出版方授权,整理发布李录在书中最精华、最经典的72句金句,分享给大家。


比亚迪就像一台不断学习的机器


1,比亚迪的故事很简单。公司的创建人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工程师,他创办这家公司只用了30万美元的贷款,一直到公司上市都没有其他外部投资人。


2,

比亚迪恰好拥有天时地利人和,处在对的行业和环境中,在恰当的时候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公司的工程师文化让比亚迪拥有解决重大难题的能力,投资比亚迪的时候,我们在价格上是有很大安全边际的。


3,比亚迪就像一台不断学习的机器。这个公司十年前才正式进入到(汽车制造)这个行业,八年前才生产出第一辆车。身处一个要和全球所有品牌激烈竞争的市场之中,他们不得不全力以赴,因为这个市场实在太庞大了。


而且他们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本土竞争优势,因为中国汽车行业从开始就是对所有国际品牌开放的。


4,这家公司还是有两下子的。他们凭着工程师文化和事在人为的精神,持续证明着自己在解决复杂的工程技术难题上的能力,并总是能够比其他大多数人找出更高效、更省钱、更优化的解决方案。这点在制造业中是个优势。


伯克希尔不是不投科技类公司

只是不投资不了解的公司


5,伯克希尔也并不是完全不投科技公司,他们只是不去投资他们不了解的公司。他们曾经花110亿美金投资了IBM。但我敢保证,这和IBM是不是技术公司没半点关系,这不是伯克希尔考虑问题的依据。


6,如果你投资的时间足够长,绝大多数公司都会发生变化。我从没听说过哪个生意是亘古不变的。这也正是生意的迷人之处。成功的生意(公司)具有一些特质,能让它们在变化发生时应对更为从容。


7,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今时代的每家公司都是科技公司,只不过有些公司用到的科技不是最前沿的科技,或者科技不是决定这个生意、这家公司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8,成功的科技公司具有不断创新、自我演进和应对变化的能力。英特尔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英特尔所处的这个行业每18个月就会发生变化,一旦跟不上变化的节奏就会处于严重劣势,但他们在不断的变化中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


研究科技公司,懂技术不是必需的

成功的公司总能通过各种方法来应对变化


9,(研究科技公司时如果懂技术)当然是好事,但并不是必需的。如果你恰好是个熟悉这家公司产品的工程师,那当然是加分的,但对研究公司不是必需的。


因为不管你在一方面有多擅长,总有其他的方面你没那么擅长。技术变化日新月异,现在你所

长的很快就会过时,但这并不影响你判断一个公司是否能建立起应对变化的文化。


10,成功的公司总能通过各种方法来应对变化,比如招贤纳才,建设优秀的公司文化,比竞争对手先行一步等等。这些是让公司成功的因素,同时也是相对容易预测的方面。


11,对一个变化迅速的生意,要作出可靠的预测确实要困难一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表示投资者无法做出一些胜算较大的预测。你应该在觉得自己预测正确率很高的时候才出手。很多时候,你要去找那些通常很稳定但某些方面忽然发生了变化的生意。


12,和做一个大概正确的决定相比,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避免做错误的决定。如果你能尽可能不犯错,那么长期来看应该不错。

预测不容易,也不像科学那样精准。你只能希望自己随着时间不断提高。


投资添柏岚(Timberland)的案例


13,我看《价值线》( Value Line) 的时候,通常会先去看“历史新低名单”一股价新低、P/E新低、P/B新低等等,这比“历史新高”要更吸引我。


14,作为价值投资者,你不应该关心公司过去的交易情况。我来告诉你们我会首先看什么。首先看估值,假如估值不合适,我就不会再继续。


15,添柏岚(Timberland) 是不错的品牌,什么原因导致它当时估值这么低?可能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导致这些有亚洲业务的品牌都发生了下滑的情况,添柏岚的竞争对手诸如耐克、锐步等等都是如此。这时候你要去问问其他人是怎么想的,并不是说你要听取他们的建议,但是要知道他们的看法。


16,你可以去看公司过去10到15年的历史,看它过去有没有从资本市场融资的需求。你能从这些公司历史中看出什么端倪?公司在成长吗?盈利能力近年来有大幅提高吗?我们发现这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一直很不错,所以它对资本市场基本没有需求。


17,假设你们和我当时一样看完了所有的资料,你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股东诉讼都围绕-一个问题:过去公司一直提供相关盈利指引,但是现在不给了,这惹恼了一些股东,而公司被诉讼所扰,决定不再跟华尔街打交道,也不给什么指引了,所有者认为我根本不需要其他人一分一毫,我们的生意本身就很好了。


18,接下来的问题是,他们的确没有做假账,但他们作为公司管理层表现如何?他们是不是正直的人?你怎么去了解他们的为人?做这些调查工作并不难,而你必须密切关注这些细节。

大部分投资者根本不认为这些是生意的一部分;但你是那5%,。


19,假如你真想成为这5%,你就该去做这些事:去这些人的社区、教会,拜访他们周围的人,把自己融入他们的家庭、朋友、邻居,光靠打电话是不够的,你要实地考察,甚至不惜花上几个星期的时间。这是非常值得的。尽可能地投入你的时间精力去找到他们,看看他们为社区邻里做了什么,朋友邻居怎么评价他们一一这些能勾勒出一个人丰满的形象,而不仅仅是片面的性格评估;也去感受一下他们的家庭氛围,等等。


20,我当时就做了这些事,发现这个老板只是高中毕业,没上过大学,是个简单的人,乐善好施,去教堂但不狂热。更有趣的是他有个儿子,上过商学院,年龄跟我相仿( 当时30多岁),已经被内定要继任公司CE0,他和他父亲都是董事。同时我发现他也是另--家我朋友创建的公益组织(City Year)的董事,于是我就通过这位创始人朋友的关系也加入了这家组织的董事会,这段同在董事会的经历令我俩成为了好友。我也真切感受到他们父子俩是我认识的最值得尊敬的家庭之一,为人极其正直优秀,同时也是非常聪明的生意人。


21,做完这些研究后,我发现股价仍在30美元上下徘徊。想想看你们花了多少功夫才把这些细节拼凑起来,看清了事实的真相,这个机会是多么不容错失,几乎没有向下的风险,而且只有5倍的估值。


接着我去了不同地区的很多家添柏岚店铺,去搞清楚为什么这几年毛利率持续上升,结论是现在市中心贫民区的黑人孩子们,把添柏岚当成了时尚,都想拥有一双添柏岚的鞋子和一条添柏岚的牛仔裤,那边的门店销售业绩很好,供不应求,店长都抱怨总是缺货。


再看看国际业务这块,国际业务占到总比的27%,而鞋子的亚洲销售额在这27%中只占到10%,就算放弃这块业务,损失也很有限。


所以我下重金买了很多添柏岚的股票。


接下来两年这家公司涨了7倍,更重要的是它的上涨与盈利增长是匹配的,所以这期间你没有冒什么大的风险。你并没有高位买入那些价格已经被哄抬过高的科技股。而添柏岚这个公司从未超过15倍(P/E)。


22,再到后来,新的CEO对于如何经营公司开始发生观念的转变,开始接待投资者了。要知道当年第一次和分析师的见面会只有三个人: CEO、 我,再加一个分析员,到了2000年那次来了五六十个人,会议室爆满,主要的券商也都开始关注这家公司。那时我知道是时候卖出了。


23,那段时间正是股东诉讼案件冒出来的时候。他们的确在产品(的市场营销方面)走错了一步。添柏岚公司的声誉主要源于鞋子“防水”的概念,他们是这个行业里第一个开始推广防水概念的。


但他们在市场营销中犯了错误,混淆了防水和不防水的鞋子,误导市场,混淆产品的性能,也令公司本身受损。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那几年的收入也依然在增长,只有一年是例外,下滑,但可以说大部分时候。他们经营生意的方式还是很聪明的。


投资现代百货公司案例


24,假如你真的把自己看成企业的所有者,就不会用所谓的每股收益这种概念,你要时时刻刻训练自己不去用“每股”这个概念来思考问题,要想着你是企业所有者。市值是多少?


25,市值6000万,3000万税前利润,7000万运营资本,1. 8亿固定资产,一共2. 4亿账面价值。我们觉得它可能便宜,但还不能下定论。接下来你必须搞清楚它的真实盈利情况,账上挂的资产到底是什么,运营资产实在不实在等等。


7000万流动资产,都可视为现金,6000万现金和1000万可交易证券。1. 8亿固定资产,百分之百持有一家酒店挂账3000万,持有一家百货商店的13%也挂账3000万,恰巧这家百货商店也在这本书里,我看了一下发现其市值是6亿,那么13%是8000万,也就意味着被低估了5000万。它还持有三家有线电视公司和一些其他物业。


再看看这家百货公司,发现它的市值也接近现金和可交易证券的总和,2 -3倍的P/E,持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资产,他们还是第二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


接着我看到这个百货商店的运营模式跟酒店类似,跟我们这儿不一样,它没有存货,更像一个购物中心,他们靠从商场租客收入中抽成来营利。


26,现在我们把整块拼图拼出来了,得出什么结论?你花6000万,换了7000万现金,没有任何债务,1亿股票,这有多少了,1. 7亿,3000万的酒店已经十年没有重估了,而韩国地产在这段时间涨了很多。于是我去了韩国,考察了这家酒店,也造访了这家百货商店,它们看起来都很高档,位于中心位置。我找到周边的物业成交情况,所有信息都显示他们的真实价值是账面的三四倍,这就会增加1.5亿的资产值。现在多少了? 3.2亿,这就是我花6000万换来的,此外还有每年3000万的利润。


27,( 当你考察了之后)会发现有很多事情与你的想法不一致,也有很多事情在验证你的想法。你需要理性地把每个问题都仔细考虑一遍。本土投资者担心的问题,你也不能忽略,因为作为,一个外国投资者你可能不理解某些事情。假如你把这些都过一遍(当然我们现在没有时间从头开始),你会得到跟我一-样的结论,就是会大量买入。股票之后的情况呢?我这里有两张从彭博导的图,一张是这个百货商店,从22涨到了100,另一个从12涨到70,都涨了五六倍。


绝大多数投资者失败

是因为这两点做得不够


28,我一直告诉我的分析员,我从你这里需要得到两样东西,准确的信息和完整的信息。绝大部分投资者的重大失败都是因为这两点做得不够。为了得到准确和完整的信息,你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你做不到这两点,你就无法在这行立足。因为绝大多数时候,你是寂寞的,你的判断和大多数人相悖。


29,如果对自己知道的东西不自信,对自己(基于研究)的判断和预测不自信,当你看中的公司的股价一落千丈时,你不会有魄力去重金买入。看起来你是都赔光了,其他那些所谓的“聪明人”都在笑话你,但你就要有自信,这种自信背后的支柱就是准确和完整的信息。


30,你的回报率会源自于几个洞见,而且数量绝不会多,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你穷尽毕生努力50年,可能也就得到那么几个真正有分量的洞见。但你获得的这些洞见是独-无二的, 其他人都没有的。


31,这些洞见从何而来呢?只有一一个途径:怀着无穷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去不断地学习、终生学习。你学习到的一切知识都是有用的。


32,只要我违背价值投资三条原则的任意一条,就会犯错。当我获得的信息不够准确,或不够完整,我就会犯错;当我以为自己获得了洞见但其实压根就不是洞见的时候,就会犯错。


33,我也犯过很多错误。基本上我不愿意沉浸在已经犯下的错误里,说实话可能我最大的错误就是看准了一家公司后没能买更多。另外一个错误就是事业初期走过的弯路。


34,添柏岚,我在28美元时就忍不住先买了一-些,但其实研究还没做完,只感觉大概率自己是对的。当然彻底做完研究后我又极大增加了购入额。也有可能研究完成后发现看错了,这时可能已经掉了20-30%,也没什么大碍,接受自己的误判,继续寻找新的机会。只要留足安全边际,赢的概率肯定很大,时间足够长之后你的收益不会差的。这种损失不算什么。


35,如果在一个你富有洞见的领域,机会出现时却不去下重注,这就是巨大的错误,我不能原谅自己犯这样的错误。


三种情况下,需要做出卖出的决定


36,在三种情况下,你需要做卖出的决定。第一,如果你犯了个错误,那就尽快出手,哪怕这是一个正确的错误。


投资是一个概率游戏。我们假设情况是你有90%的把握,但是还有10%的其他可能性,结果那10%就是发生了,这就是正确的错误,此时你应该卖出。


当然也可能你的思考分析完全错误了,你认为自己有90%的胜算,实际上刚好相反,一旦意识到是这种情况,你也应该马,上卖出,最好这时还没有太大损失,

但即便已经有了损失也不重要,因为你必须卖掉。


37,第二种情况是股票的估值突然波动到了另一个极端。如果估值一下子高到了疯狂的程度,我也会考虑卖掉。我并不会卖掉一个略微被高估的股票。


38,第三种要卖出的情况是你发现了更好的机会。说到底,投资组合就是机会成本,作为一个投资经理,你的工作就是不断改进你的投资组合。


价值投资是你的价值观念


39,价值投资者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学术型的研究人员、侦探,甚至记者,要有探究万物运行原理的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因为你认知越深,越有可能成为更好的投资者。


40,价值投资基本概念和原理不是太多:

第一,股票实际上是所有权。

第二,市场的存在是种指导。

第三,投资主要在预测未来,但因为未来不可预测,所以投资是种概率,得留有安全边际。

第四,通过投资建立能力圈,在能力范围内行事。


41,价值投资是不是一个信仰。实际上它确实是你的一个价值观念,你不愿意去剥削别人,你也不愿意去做零和,你愿意做多赢的事情,你愿意自己挣钱对社会有好处……很多人羡慕并希望复制伯克希尔的成功,但却不愿意去学习查理和沃伦淡泊名利的态度。


42,理性是投资人需要终身修炼的一个特质,优先于对一个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43,做投资的人一定是独立的,或者说他的尺度是内在尺度,不太在意别人评价。这就是性格,有的人生下来就这样子。


44,我们的资本市场在征收无知税,大部分人在市场中活下去是靠信息剥削。


45,最忌讳去交信息剥削税。凡是你一看那些基金的收费,只对管理人有好处,这个肯定是收信息剥削税的。对他们自己很好,但是对你们就不太好。


怎么判断企业家


46,我从事广义的商业大概有二十六七年了,也见过形形色色、各种各样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或是不太成功的企业家。我发现市场经济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特点,它可以释放各种各样的人的潜能。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日常生活中,其实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市场经济就能让任何特殊的人、不同的人、社会“异类”都有可能在他最终选择的细分行业(niche) 里成功。


47,所以我从不去判断具有哪些典型特征(prototype)、哪些标准人格的人,可以在市场经济中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市场经济恰恰就能让,各种各样有特色的人都有可能,创造出一个适合他的企业,然后取得很大的成功。所以我的结论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说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就一定会成功。


但是具体到每一家公司,而不是仅仅分析人的时候,你可以去研究分析,你会了解到为什么这个人创造了这样的一家公司,而且这家公司非常成功。马云自己可能不管公司经营中那些很细节的东西,但他很明白怎么去管人,怎么去用人,他用的人对经营的细节非常敏感,张勇就是这样的人。


48,在判断一个企业的时候,千万不要轻易地下结论说,因为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企业一定会成功或者不成功。我也遇到很多,看起来各方面条件都应该是对的人,结果他的企业做得很一般。


大家可能也都有类似的经验,看一看身边的人,有些人非常优秀,看起来最有可能成功,但后来也不见得做得很好,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回到每一个企业本身,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把圈画得超过自己能力的人

一定会在某个市场环境下毁掉自己


49,凡是把圈画得超过自己能力的人,最终一定会在某一个市场环境下把他自己彻底毁掉。


50,市场本身是所有人的组合,如果你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这个市场一定在某一个时刻把你打倒。


51,不懂的东西不做,懂的东西就是你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以极高的概率预测正确的事情,这就是懂的东西。


52,一定要让你的兴趣来引导自己的机会,不要去听别人怎么看你。别人跟你没什么关系,你只要把自己的事搞好。如果你发现了这个机会就去研究这些事儿,如果你对某个东西有兴趣,这些机会本身会持续增加了解,不用着急。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一个人的能力圈都不一样。


53,不要强迫自己,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你可以去找这样的人去帮你。不是一定要你来做,人总是要找到比较擅长,自己擅长的东西,还得自己喜欢。


54,个人投资者时间相对比较有限,所以投资会比较集中,一定是你确确实实特别了解的少数几个。这个集中不怕,因为你个人投资者的时间也好,精力也好,你的经验恰恰是很少的几个范围之内,但是通过长期也可以做到。


55,投资的核心是对未来的预测,投资某个国家的企业确实需要对这个国家本身有一个基本认知,包括对这个国家历史和未来趋势的洞察。这一点在经济危机到来时尤其会受到考验。比如2008、2009年的时候,如果对美国的未来没有一些基本的判断,那么你很难在经济危机最黑暗的时刻在美国股市下重注,即使你投资的只是其中的一些企业。


知识是复利增长的

对知识诚实的态度永远要有


56,为什么大家都会在金融危机中呆若木鸡,人们会害怕是因为,他们以前并没有对自己理性诚实。


57,绝大部分人对复利也不信,因为复利在生活中不常见。比如说最有可能复利的是经验智慧,但是按照绝大部分人的学习方法,实际上他的知识没办法积累,都在老化,所以连最基本的复利他也看不到。


58,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如果以复利式增长且速度较快,会促成投资复利增长的加速。


59,当你有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的道路上,你会发现你知识的积累程度和经济的复利增长是一样的。


60,知识这个东西确实积累起来的,但是对于知识诚实的态度是永远都要有。


61,找你周围最有见解的、同时跟你持有相反观点的人,只有你发现自己认识的比他更有可能正确的时候,你才能确信自己的看法。


62,做这个行业最根本的要求,是一定要在知识上做完完整整、百分之百诚实的人。千万不能骗自己,因为自己其实最好骗,尤其在这个行业里。只要屁股坐在这儿,你就可以告诉别人假话,假话说多了连你自己都信了。但是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投资人,一定在某种市场状态下彻底被毁掉。


给初学投资者的建议


63,普通人如何保护并增加自己的财富:


第一,别忘了你的备选就是现金。当你没有发现更好的机会成本的时候,现金是个不错的选择,肯定比你乱花钱去投机强。


第二,如果一个市场能够大致反映经济的整体状况,那么指数投资还是很有用的。


第三,如果你能够找到优秀的投资人当然最好,一般你要选择的话,首先要看不是一个投机者,这第一步要看清楚。第二,他确实具备一定自己的品性。……我23年来就管理一支基金,我的钱基本都投在里面,这样相对来说就比较好判断投资结果。你如果能够找到值得托付的投资人,而且是实实在在地用正确方法做事的,这当然是非常好的选择。


64,

一定要向最优秀的人学习:聆听、研究、阅读。但是理解投资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最好的实践方法是选一家公司,以要投资的心态把它彻头彻尾研究个透,从假设自己拥有公司100%股权的角度,去彻底研究一家公司的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


65,作为初学者,你可以选择一家容易理解的公司,可以是家很小的公司,比如街头便利店,一家餐厅,或者是一个小的上市公司,都无所谓。试着去理解一家公司,明白它是如何运转的:它如何盈利,如何组织财务结构,管理层如何作出决策,和同行业内竞争对手相比有何异同,如何根据大环境调整自身,如何投资盈余的现金,如何融资等等。


从选择一家自己能力圈内的公司并透彻地研究它做起,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个非常好的起点。如果你能从这个基础开始,你就走上成为一名优秀的证券分析师的正确道路了。


66,如果你不去参与投机,只投懂的东西,不懂的东西不做,你只要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就不会亏。


67,投资公司,如果有一个能看到的可以累进增长经历,公司的利润会持续增长。如果是猜测别人短期内的行为,这种行为到最后只可能是一种结果,赢跟输必须得相等。为什么叫零和的概念?赢和输相等,也就是说所有市场中的投机者加在一起的净结果一定是零。


68,指数投资为什么也可以,因为指数投资基本上是投资人和投机人在一起的组合。如果投机人最终的结果是归零,那么指数投资的结果其实就是投资人的净值。


69,你愿意去做一个投资人,还是愿意去做投机人,这是个人的选择,这个确实是没有什么好恶。唯一的好恶就是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同的。


中国的文化和国策

使它有可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而进入到高度发达国家的行列


70,只要中国继续走在3.0现代科技文明的路上,继续坚持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那么它的主要大类资产的表现,股票、现金的表现大体会遵循过去300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模式。经济仍然会持续累进式的增长,连带着出现通货膨胀,股票表现仍然优于其他各大类金融资产,这就是我认为价值投资可以在中国实行的最根本性的一个原因。


今天中国在资本市场中所处的位置,资本市场百分之七十仍然是散户,仍然是短期交易为主,包括机构,也仍然是以短期交易为主要的目的。价格常常会大规模背离内在价值,也会产生非常独特的投资机会。


71,尽管和美国的贸易冲突加大了国际经济的不确定性,但是今天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完全依赖出口的国家,而正在迅速成长为,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进口大国。中国和美国出于对各自自身利益的考虑,极有可能会在贸易和经济的一系列问题上形成妥协。


72,今天的中国已经通过了刘易斯拐点,进入到了经济发展成熟的黄金期,工资水平、消费水平、储蓄和投资水平,都进入了互相追赶式的螺旋增长,为创造中产阶级消费社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的文化和国策使它有可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而进入到高度发达国家的行列。


这其中有各种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索包括在科研上持续的高投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尤其是工程师群体的迅速扩大,日益推进的城市化进程,居民的高储蓄和高投资,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巨大的国内市场等等。我们也看到和中国具有同样儒教传统的其他一些东亚国家,都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又持续了很长时间的经济增长,最终成为了高收入国家。


延伸阅读:






点击右边链接下载聪明投资者APP,更多精彩在等你!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李录新书面世:详解比亚迪、Timberland、现代百货等几大投资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