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閩西日報夜讀-


愛上巖城

傾聽巖聲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巖聲》是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子恢等一些革命青年知識分子在1923年創辦的,是閩西新文化運動的先聲。


傾聽“巖聲”,愛上巖城。為了更好地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閩西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夜讀欄目“巖聲”於2019年4月27日晚開播啦。“巖聲”將於每週六夜晚和您如期相遇,主要刊播閩西籍作家和外地作家描寫閩西的美文,在一些特殊節日,我們也將推出“特別專欄”。我們也真誠地歡迎您

投稿([email protected]格式:“巖聲”+文章標題,我們將擇優刊播,共享美文,共度良宵。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傾聽“巖聲”,愛上巖城。


您好,聽眾朋友。感謝您收聽由閩西日報社新媒體中心為您推出的“巖聲”。今夜,我們共同來傾聽呂金淼的《春牧丁屋嶺》,一起朗讀。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春牧丁屋嶺》(節選)

丁屋嶺,乃一地名,古城鎮境內。嶺下,山凹有一村,名曰丁黃。鄉人說話,約定俗成。說去丁屋嶺,其實就是去丁黃村。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被長汀人尊稱為“神眼”的肇之老兄,有一次在我面前說起丁屋嶺,眉飛色舞,竟然羅列了一大堆奇遇發現,連續說了十幾個感動,併發誓要為它撰書立傳。這讓我十分詫異並萌生好感。


清明過後,總算成行。春寒亂風一夜影,未過心坎,滿是清涼。早播天氣預報:陰到多雲。不難想像,路遠山高,一定寂冷。時令或季節,都是上天事先分發好的。選在這樣特殊的時節,走進這座古老的山寨,期許會有美麗的相遇。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有了上一次的經歷,陌生的路徑,便相熟了幾分。於是,把車直接開到山寨的隘口。這處被鄉人稱之為“風水口”的隘口,頗似糧袋的袋口,被一座石砌的橫壩看守。小方廟,坐在壩頭中央,頗有耐心,隔著悠長的遺忘,與傾洩而下的一路風景對視,站在一直沒有愛夠的地方,把曾經的輝煌慢慢咀嚼,感覺甚為精美。幾棵百年老樹,默不作聲站在旁邊,靜靜地陪伴,不願驚擾這一方神聖,即使風生水起,也在挺直腰桿,有詩云:“我從不說話,除非有人來攀談……”


樹身,一襲翠綠,豐腴飽滿,著了色似的樹葉,更是徹頭徹尾的那個嬌嫩。沉醉之時,暗地裡聽到幾聲“嚓嚓”的聲響。轉過頭,忽地發現身邊一池的盪漾,正以寬敞的胸懷,迎擁著枯黃飄零的落葉。此情此景,讓我心跳不已。是不?人人都會遇上磕磕碰碰的難處,需要援助之時,竟然就拉上了援助之手。有何感想?不用思索,兩字:溫暖。這份情意,這份柔軟,就悄悄地,不作聲張地切入那悲慟聲響的縫隙,染暖了心緒的衣袖。誰說,只有走到喜歡了的份上,才能收割到最美麗的感動?其實,只要親近就能,一定能。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回頭往寨子走。古老的驛道,稀少的路人,是些空隙的靜默,在被一種叫“遙望”的東西支撐。山坡上,有樹,倚勢而長,大小不一。小鳥閒情,蹲在枝頭,細細打量著過往的陌生客人。“啾啾”,悅耳的聲音,具有毫無障礙的穿透力。而我,無法承接它的任何一句。面對我的大段空白,它依然歪著脖,執著地叫著。它在講故事麼?還是在致歡迎詞?聽著聽著,恍惚看見了音節拐彎的簡潔弧線,用不著太多的思想,收攏每一個美麗的音符,都能感受到心跳隨著鳥聲的節奏在優雅地跳舞。這樣的享受是美麗的,讓人無限沉醉,它在悄悄拉長前往寨子的距離。不曾言語什麼,彷彿就能聽見古驛道匆忙趕路的聲響兒,沉穩落地。許,正如辯證法所言,安靜,才能成就聲響。這種感受,只可心讀,卻無法當風景看。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寨口守在丁字形街路的交叉點上。旁有一座兩層老土樓,門前掛著“賒一圩雜貨店”,應是原先的鄉民和過往旅客購買日用百貨的地方。門開著,屋裡沒人,堆著農具、竹凳等雜物,光線昏暗,了無生機,滿懷失落。退出房屋,回頭再望門頂那牌匾,才發現“賒一圩”三字,甚是耀眼和光芒。試想,你想買貨,口袋沒錢,老闆竟然寬限了你一圩。老闆的大度,百姓的誠信,不言而喻。這曾經,這誠信,實乃當今世人的夢寐以求。它的意義,不再僅僅是值得讚許的從容,童叟無欺的信任,更是道德追求的高度。


往寨子裡走,是一條古老的驛道。窄了,僅容兩人擦肩。兩旁,是斑駁的土木老屋,依次挨著,靜默相視。這不由讓我想起了另一情景:公園的靜處,一板石凳,老大爺們齊排排坐著,腳挨著腳,肩靠著肩,不停地動著漏風的嘴,樂此不疲地在拾串曾經的、悠久的仍依戀不捨的故事。他們,並不在乎,那些老掉牙的故事,是否已經褪了鮮亮的顏色,他們感到豪邁,這是他們的僅有。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巷子裡,遇上了挑著擔子的老大媽。皺紋已爬滿前額,該有七十來歲了吧。上前搭話,她微笑著,感到有點不知所措。她知道,遇上了愛刨根問底的城裡人了。這老屋是什麼時候建的?她瞪大眼睛,無從答起。再問,她怯怯地說,這木屋,恐怕是很早以前爺爺的爺爺留下的吧,都不知住了多少代人了。心裡一定在想:這破屋爛瓦的,有什麼好稀罕的?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幾經詢話,好不容易從她嘴裡搞清楚,這幢是以前的旅店,那家是原先的雜貨店。細細瞧去,古老旅館的牆腳,竟然是一片片岩石疊加而成,既不用三合土粘合,也不用其它泥土塞縫,讓人好生詫異。這偶然的發現,在內心深處,卻瞬間蔓延成一片綠洲。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片片,疊疊,看似就地取材的造化,難道不是成千上萬路人留下心怡的註解?試想,一行漂泊的外人,途經此地,累得快走不動了,抑或遇上了狂風暴雨,突然發現前方就有一個可以安憩的地方,有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場所,坐下休息,老闆娘把熱水端上了,把熱飯熱菜端上了,這是多麼幸福和開心的事啊!想到如此,內心頓感親切和溫暖。腦海裡撲騰撲騰就跳出了“家”字,這屋,難道不就是路人的家麼?“家”字,太平常了,世人皆有。而今撞見了,卻格外喜歡起來,許,是在心裡添上了那層尊敬的份量。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呂金淼,福建省漳平市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已在報紙、雜誌發表小說、散文等各類文學作品一百五十多萬字。出版有短篇小說集《一葉小舟》、中篇探案推理小說選集《賈島失蹤之謎》、長篇探案推理小說《神秘紐扣》和散文集《在夜色裡行走》《青澀的夢》《醉美汀州》。


“巖聲”第52期—《春牧丁屋嶺》(作者:呂金淼)

龍巖全媒體新聞中心、閩西日報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聽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