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洩密者?

數據的流通和共享是大數據價值實現的核心,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優化社會治理的重要一環,通過數據之間的有效關聯,實現聯合數據分析、提出創新性的業務方案。但由於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數據監管體系的不完善、數據安全風險意識缺乏和數據安全技術能力不足等問題,造成數據流通共享環節可能會出現數據洩漏、數據濫用、或不法分子竊取數據的現象。

如何從技術層面保障數據的流通和共享,減少數據洩露事件的發生?下面這個案例或許可以給你一個答案。

警告:你的數據疑似被進行非法售賣

某IT公司用戶數據在網上被倒賣,短時間負面新聞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引發大量用戶流失、股價連續下跌,企業形象受到嚴重損害。

保護用戶隱私是企業的一條“生命線”,如果在享受移動互聯網便捷的同時,還要面臨個人隱私被公開、被騷擾、乃至受到人身財產等的威脅,那相信多數人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的數據安全事件是由於遭受黑客攻擊、或由內部洩露而引發,因此多數企業會選擇傳統的數據脫敏和加解密技術,以防止敏感信息洩漏和數據竊取。但在該事件中,經該公司初步調查後發現,這並非一起單純的數據盜取。

究竟是誰動了數據?

未雨綢繆、加強防範是保障數據流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幸運的是,該公司為提升數據管理水平,已經提前接入了聯通大數據追蹤溯源系統,通過溯源系統將共享數據進行了處理、並將相關信息增至建設的區塊鏈中。

在進一步核查後發現:數據極大可能是由該公司的合作方流出!

系統是怎樣從蛛絲馬跡中查獲真兇的呢?

第一步:將洩露數據進行蒐集、並提交本地的溯源系統進行水印檢測識別;

誰是洩密者?

第二步:將識別後的數據與區塊鏈上的存儲信息進行比對;

誰是洩密者?

第三步:操作人員通過比對後可立即追溯至洩露源頭——經排查後發現,洩露者為合作方的外包人員;

誰是洩密者?

得出結論後,該公司立即組織向外部發出致歉說明,負面輿論得到良好控制。發現數據洩露後,經聯通大數據追蹤溯源系統排查、找到洩露源的全過程,僅僅用了3分鐘

想賴賬不認?那可不行。該溯源系統實現底層與區塊鏈技術結合,數據公司、數據合作企業共同參與,引入權威第三方作為背書和審計,組建數據流通和共享的聯盟鏈,人員信息、數據信息同步上鍊,數據分發相關的操作信息和水印特徵信息也經參與者簽名後上鏈存儲。利用區塊鏈的防篡改、公開透明的特性,提升系統及數據可被信任的程度。

聯通大數據追蹤溯源系統,創新性的利用數字水印技術和區塊鏈技術對共享和交換的數據進行水印標識加註,結合數據脫敏、數據加解密技術,形成體系化的數據安全流通和共享解決方案,可大大促進和保障數據的合法合規使用,為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流通和共享提供安全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