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原油宝”需要银行和客户同舟共济

4月29日晚间,中国银行发布公告,就“原油宝”事件最新进展和应对作出声明。本着法治化、市场化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目前中国银行正积极研究并争取尽快拿出回应客户合理诉求的意见。中国银行表示,将继续与客户保持诚挚沟通协商,始终与客户站在一起,尽最大努力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同时,中国银行表示,已委托律师正式向CME发函,敦促其调查4月21日原油期货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

针对“原油宝”事件及中行最新声明,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赵锡军教授认为,随着中国金融开放,加速融入全球市场,在享受便利和收益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此次事件是一次绝佳的再教育机会,也是一次极端情形下的压力测试,“经一事长一智”,化解风险,需要银行和客户共同努力、同舟共济。

风险可控是“走出去”的前提。随着疫情境外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化程度越高的金融机构面临的冲击越大。应当重新审视产品设计、风险管控、客户沟通等相关环节。充分考虑极端情形与客户真实承受能力,及时调整业务策略,改进风险管控机制和流程。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金融机构要坚持换位思考,为客户提供便利的沟通渠道、透明的跟进机制和快速的解决路径。在黑天鹅起飞、投资者意外受损的极端事件中,金融机构承受了巨大压力,应秉持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处理后续问题。从本次声明来看,中国银行态度诚恳,表示“将以对客户认真负责的态度,持续与客户沟通协商,在法律框架下承担应有责任”,并全力跟进对CME的法律沟通,体现了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

天上不会掉馅饼,盲目投资和抄底投机就意味着高风险。在本次事件中,相当比例的投资者对原油期货及其金融衍生品缺乏足够认识,并不了解“原油宝”这一产品或者存在认知偏差。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在原油价格暴跌中“抄底”入市,但并未充分考虑抄底的方式及潜在风险。随着中国金融开放,金融产品和工具更加丰富多元,投资者在收益自享的同时,更应当强化风险自担意识。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责任不仅在于金融机构,也在于消费者自身,看懂合同、了解风险及后果是基本要求。随着此次事件步入后续处置阶段,投资者应吸取经验教训,回归理性维权、依法维权,负责任地面对问题,依法解决问题。在未来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要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充分了解和控制好投资风险。

在这次“原油宝”风险事件中,银行和客户都是受害者。化解风险,需要银行与客户坦诚沟通、同舟共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