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瓷器:“金絲鐵線”之美

芝為華彩玉為肌,火氣全無古氣披,恰是白描吳道子,觀音妙相手中持。

—— 乾隆

哥窯瓷器:“金絲鐵線”之美

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

中國歷史上最狂熱且自戀的收藏家,想必非乾隆莫屬。這位皇帝好古成癖,不僅熱衷於在名家傳世的古籍字畫上留下題跋和璽印,更是煞費苦心地將自己的墨寶鐫刻於珍品瓷器之上。其情其景,或許正如清宮《弘曆鑑古圖》裡所描繪的那般。

大概越是被“糟蹋”的厲害,越能體現帝王的偏愛。譬如宋代哥窯中的名品,仿商周青銅禮器簋造型的青釉魚耳爐,乾隆對其凝厚的釉面和細密的開片紋路愛不忍釋,欣然賦詩一首,命宮廷匠師刻於爐底:

伊誰換夕薰,香訝至今聞。

制自崇魚耳,色猶纈鱔紋。

本來無火氣,卻似有云氳。

辨見八還畢,鼻根何處分。

哥窯瓷器:“金絲鐵線”之美

哥窯青釉魚耳爐

乾隆偏愛宋代瓷器,尤其是哥窯。自命風雅、自稱“平生結習最於詩”的他曾作詩兩百餘首,藉以抒發自己對瓷器的欣賞和喜愛。其中近二十首則皆為哥窯和仿哥窯的精品所作,甚至在乾隆的“御筆辛丑歲朝圖軸”中也能看到他親手描繪出的哥窯瓷器之美。

宋代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裡,哥窯是最為神秘的一個,不僅因為它傳世的數量稀少,多為宮廷舊藏,更因其文獻存疑,窯址和來歷仍不可考,至今生世成迷。由於宋墓出土的文物裡不見哥窯瓷器,因此專家們認為傳世哥窯應該是宋代的官辦瓷窯。

哥窯瓷器:“金絲鐵線”之美

弘曆鑑古圖

哥窯瓷器:“金絲鐵線”之美

御筆辛丑歲朝圖軸

陶瓷燒製往往被稱為“土與火的藝術”,瓷胚經過高溫的淬鍊,在精於此道的工匠手中浴火重生,呈現出釉面上的千姿百態。而哥窯瓷器標誌性的“金絲鐵線”開片紋路正是這一過程最淋漓盡致的寫照。

中國現存最早的文物鑑定著作、刻印於明朝洪武年間的《格古要論》裡提及:“舊哥窯色青,濃淡不一,亦有紫口鐵足”。而明代《長物志》裡記錄:“以粉青色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 紋取冰裂、鱔血、鐵足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最下”。

由此可見,傳世哥窯瓷通常胎色較深,質地潤澤凝厚,釉面呈灰青、粉青、米黃等顏色,綴以形狀不一、交相錯結的冰裂紋片,色黃者如金絲,色黑者若鐵線,即獨具特色的“金絲鐵線”。除此之外,哥窯瓷釉層較厚,釉內氣泡細密,有“聚沫攢珠”的美稱;而器皿口沿釉薄,露出深色胎骨,底足則呈黑色,因此被稱為“紫口黑足”。這兩個特徵也常被專家和學者用來甄別哥窯瓷器。

哥窯瓷器:“金絲鐵線”之美

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

哥窯瓷器:“金絲鐵線”之美

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

在民間傳說裡,“金絲鐵線”的來歷被賦予了極其戲劇化的色彩。說是宋朝有一對擅制青瓷的兄弟:章生一和章生二,他們各有窯口,分別喚作“哥窯”和“弟窯”。哥哥技高一籌,獲得皇家青睞,而弟弟心生嫉妒,於是暗中作亂,在尚未開窯前潑入冷水,令哥哥的青瓷釉面炸裂成形狀不一的紋路。誰知此種瑕疵卻因獨具特色而受到文士追捧,哥哥因禍得福,於是潛心研究開片工藝,製作出流芳後世的“金絲鐵線”哥窯瓷。

根據清嘉靖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稿》記載,“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因此章氏兄弟確有其人,但他們之間的恩怨糾葛只是外行人的傳說,並非成就哥窯的真正原因。然而“金絲鐵線”的形成確實是源自於意外的技術缺陷,因胎質和釉的膨脹係數不同而在出窯後開裂,被窯工當作廢品上報。督陶官卻在碎裂的釉面上看到了別具一格的“缺陷美”,不斷打磨開片技術,發掘出另一種可能。

實際上,“金絲鐵線”是在瓷器出窯冷卻後倒入炭黑水(現在是墨汁)而成。大塊的開片被墨汁染成黑色,而細小的開片因縫隙過窄只能被空氣逐漸氧化成黃色,釉面在這個過程中持續炸裂。收藏家馬未都提及自己曾購買過一個新仿的哥窯瓶放在家裡,偶爾會在夜深人靜時聽到瓷器表面崩裂的聲音,這個現象竟延續了一兩年的時間。

哥窯瓷器:“金絲鐵線”之美

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

中國文人素有“復古”之風,孔子以恢復周禮為己任,儒家追隨者們將周朝視為禮制的代表,這股風氣在宋代皇廷達到頂端:修訂禮典、仿造青銅古器、宮廷雅樂崇尚古風、瓷器造型也以模仿銅杯銅隷為主。因此,這一時期官辦瓷窯的作品,如官窯和哥窯瓷,通常形制高雅、造型古拙,代表了宋朝官方的最高審美。

及至明、清,摹仿宋瓷蔚然成風。明代《長物志》記載:“堂中插花,乃以漢之銅壺、太古尊、罍或官、哥大瓶,方入清供。” 考古研究發現,仿哥窯始於永樂末年,明、清兩代的景德鎮御器廠皆能成功仿燒哥窯瓷器,尤以乾隆朝的仿製水平最高,雖無法與宋代珍品媲美,卻自成一家。民國時期還有大量偽刻“乾隆御題詩”的仿宋瓷被洋人高價買走,流傳到海外。

哥窯瓷器:“金絲鐵線”之美

故宮博物院哥窯瓷器展

在《知識價值革命》一書中,日本學者堺屋太一說道:“十世紀到十一世紀後半葉北宋鼎盛時期是近代型高速經濟增長與合理精神充溢的‘東洋文藝復興’……” 空前繁榮的經濟水平、開放的政治環境、自由的精神生活,尤其是理學的發展滋養出宋代文人安閒曠達、平淡清遠的心態,以及“尚理求雅”的審美追求。這正是宋瓷能夠到達中國瓷器藝術巔峰的原因。

時下的文青們推崇日本禪宗的審美,從園林造景到茶道藝術總結出七大特質:“不均齊(缺陷)、脫俗、自然、簡素、靜寂、枯槁、幽玄”。當我漫步故宮博物院延禧宮偏殿,隔著玻璃細細觀賞哥窯瓷器展上一件件傳世精品時,發現那些所謂的禪宗美學要素亦是恰如其分地概括出了哥窯瓷素雅古拙的氣質。可見,宋時的審美水平早已達到令人望塵莫及的地步,而如今的我們只能通過這些遺世的藝術珍品遙想千年前的繁華盛景。

錢鍾書先生在《談藝錄》中評價唐、宋詩詞風格差異時如此描述:“一生之中,少年才氣發揚,遂為唐體,晚節思慮深沉,乃染宋調。” 以此來形容唐、宋兩代瓷器風格的差異也十分契合——豔麗的唐三彩如朝氣蓬勃的少年,而細膩淡雅的宋瓷則像一個寵辱不驚、淡定從容的中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