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狼群”


最后的-“狼群”


资本的故事系列之一

——金钱永不眠!

当我们站在东方地平线上,回望自1988年以来,证券发展历程,可谓云风莫测、大浪淘沙、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正如生蓬其实,改革开放后中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时代赋予了行业以机遇,也体现了哪句话:“乱世出英雄”!


最后的-“狼群”

已经从野蛮生长时代步入标准化、资本化和透明化的券商行业,在新的资本市场环境中,随着国内证券行业的新老交替逐步完成,资本证券化的平台不断浮出水面,“英雄”式的个人主义情怀也在行业中渐渐褪变。但是,场内场外联动并购重组仍然在中国资本市场呼风唤雨。

关于自然界的狼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动物。在狼的生命中,没有什么可以替代锲而不舍的精神,正因为它才使得狼得以生存下来。狼驾驭变化的能力使它们成为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动物之一。

狼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团队精神,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主动奉行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则,优化集体的危机意识,从而在有限或劣势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手段。

狼默默驻守族群四方,望向四周的眼里有着无尽的嗜血、残忍的方法来告诉深山里的强族。何为嗜血,何为狼这时一头身高如熊、四足如虎、眼力有着无尽凶气、只要看上它那么一眼、毫不怀疑它有着凶名好斗实力。

早期的资市场就出现了这一现象,金融狼窝、资本狼穴、证券狼群、他们形成了一个“狼图腾”。

通俗地讲,早期资本市场以坐庄炒作为核心竟争力,初闯江湖就是疯狂的年代……

一桩违规操作事件形成了滔天巨浪,不胜唏嘘,做对了方向挣的盆满钵满,做错了方向倾家荡产。有一批人“杀红眼”,这一群人都认为自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其实不然,有的人亡命天涯,有的被关进监狱,有的暴富转行,有的仍在坚守,这一天就是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1995年2月23日。


最后的-“狼群”

狼群共聚327国债事件——

327国债是国债期货合约代号,327国债事件指的是那些在1992年发行,并且在三年后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在那个年代,居民的收入本来就不高,而且大家对于国债也不是太熟悉,所以发行国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人愿意去购买。为了能够将国债卖出去,设计推出了12个品种期货合约。

“327”是一个国债的产品,兑付办法是票面利率9.5%加保值贴息。由于保值贴息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该产品在期货市场上有一定的投机价值,成为了当年最为热门的炒作素材,而由此引发的327案,也成为了中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民间(英国金融时报的说法)则将1995年2月23日称为中国证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解释:327是国债代号,并不是案发当日,出事的那天是1995年的2月23日)

狼穴里走出来的那群人

李祥瑞、尉文渊、管金生、汤仁荣、姜继增、韩国春、魏东、高原、高龄、戴学民、戴志康、黄伟、郭建新、仰融、唐万新、周益明、刘汉、阚治东、袁宝璟、周正毅、陈树隆、胡俍、陈万宁

朱南松、戴志祥(戴志康兄长),还有杜猛(魏东的盟友)等一批与狼共舞青年教师。

别了,金融界最后一窝群狼。

327事件产生的影响巨大

1995年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的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即:从1995年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

“327国债事件”之后:主角的命运沉浮录

中金所的5年期国债期货合约已于9月6日上市交易,淡出投资者视线达18年之久的国债期货重又归来。追溯18年前“327国债事件”中掀起滔天风暴的大佬们,券商教父管金生归于平淡、监管者尉文渊却翻身下海,涌金系沉浮、新湖系崛起,无数人命运被改变。如今,国债期货的归来是否将造出新的资本大佬?

尉文渊:上交所总经理转战商海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尉文渊出任首任总经理,他也是最早把国债期货引入国内的人。“327国债事件”后3个月,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尉文渊因负“监管责任”辞职离开了他一手创建的上交所。

1996年起,尉文渊开启商海征程,创立了新盟公司。2000年相继担任了证券网站海融证券的CEO和股东。2005年9月,尉文渊投资东方现代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长。

2005年底,东方现代和西藏新盟各向华锐风电投资1750万,分别占到17.5%的股份。如今,西藏新盟仍持有华锐风电4.2亿股,市值超过18亿元,已获得近100倍的回报。

2012年下半年,华锐风电业绩下滑,尉文渊开始担任代理总裁,今年3月一度担任董事长。然而5月尉文渊突然辞去了董事长、代理总裁的职务,这或许标志着这位资本市场上的老舵手将开始一次新的转向。

管金生:最大主角归于平淡

每当提到“327国债事件”,管金生永远是目前可以确知的第一主角。

管金生于1988年筹建万国证券公司,到1995年为止一直在走上坡路,而“327国债事件”成为他们的命运拐点。万国证券因327国债亏损近13亿元,临近破产。

1995年4月,管金生辞职,5月在海南被捕,1997年被判处17年徒刑,罪名为挪用公款,总额269万元。1996年7月,万国证券已与申银证券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

于上海提篮桥监狱服刑7年后,管金生在2003年获得保外就医的机会出狱,此后一边在上海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金融顾问,一边安享晚年。一些万国旧部或是江西樟树驻沪老乡的聚会上,亦能看到66岁的管金生身影。

魏东:崛起与离去

有说法称:“‘中经开’在这一战中获利72亿,魏家的跟风盘获利大概2-3亿。”魏东1990年起在中经开工作,1995年以前离开并创办了涌金实业,最开始的主营业务便是国债期货。

327国债事件之后,魏东的涌金系以惊人的速度在资本市场上攻城略地:全面参与转配股、法人股受让、新股配售等业务。2002年涌金系控股上市公司九芝堂,2005年控股成都证券,2006年国金证券成功借壳成都建投并完成股改。涌金还实际控制有云南国际信托、一度参股青岛软控、北青传媒、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家润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2008年4月29日下午,正处在事业巅峰的魏东,在北京紫竹院附近的家中跳楼身亡,享年42岁。在2013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继承了涌金集团股权的魏东遗孀陈金霞,仍以15.5亿美元的总资产排名第965。

黄伟:最神秘的掌门人

2013年福布斯华人富豪榜上,黄伟以26亿美元的身家排名第26,在全球富豪中第554,已超过陈金霞。

有报道称,黄伟是327国债的真正赢家,获利在7.5亿元左右。在征战期货市场的同时,黄伟创立了新湖系,介入房地产行业。后来更是以手中充沛的资金四处出击,如今新湖系控制有新湖中宝、哈高科两家上市公司,控股湘财证券、新湖期货等多家金融机构,入股盛京银行、吉林银行及多家拟上市公司。

陈树隆:最懂国债的副省长

327国债事件中,陈树隆时任安徽省国债服务中心主任、省财政证券公司总经理,此后逐渐成为安徽省金融探索的核心人物,并创建了国元证券。目前陈树隆作为安徽省排名第二的副省长,分管负责科技、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地震等方面工作。

1995年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了之际,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官员出身的著名经济学家戴园晨闭口不提中经开涉嫌内幕交易和违规操作以及财政部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学原理极度损害国家利益的巨额贴息,却言辞激烈要求对万国的迫不得已的违规予以严肃的查处。

自两会上戴园晨对万国证券穷凶极恶的攻讦后,有关327的反思就剑走偏锋,舆论一边倒地激愤、非理智、情绪化地声讨万国证券的狂妄和违规,诟病上交所和上海市政府为做大市场交易量而放松监管。

1995年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决定认为,上海证交所对市场存在过度投机带来的风险估计严重不足,交易规则不完善,风险控制滞后,监督管理不严,致使在短短几个月内屡次发生严重违规交易引起的国债期货风波,在国内外造成极坏的影响。经过四个多月深入调查取证,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对有关责任人分别做出了开除公职、撤消行政领导等纪律处分和调离、免职等组织处分,涉嫌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对违反规定的证券机构进行经济处罚。

事件评价

1995年2月23日的“327”国债券期货事件无疑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股指期货到2010年才正式推出,而新的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到2012年才推出。根据现有的资料去分析1995年的事件,1995年中经开的特殊背景,和中经开在市场上疯狂做多的行为来看,中经开很有可能参与内幕交易,在市场并不确定是否增加贴息率的时候,已经得到内幕消息,确定财政部一定会加息。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这桩内幕交易即使不是最大的一桩内幕交易案,也是影响最恶劣的内幕交易之一。根据1995年上交所规定,个人持仓不得超过3万口,机构不得超过5万口,最多只允许开40万口,不论是万国证券,还是中经开,辽国发,都大大超出上证交易所的持仓额。但是最终处理该事件的时候,只严肃处理了管金生和万国证券。而同样违规的中经开,则成为此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对于管金生最后八分钟的砸盘,一些人认为是胆大妄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管金生也可能是受到中经开,辽国发的影响,看到他们都违规拉盘,直逼着万国破产,万国同样也可以违规砸盘,保护万国免于破产。对于尉文渊取消最后的8分钟,其目的还是为了保护万国证券,因为即使万国证券按砸盘价格当天盈利了,但万国既无真实持仓,又无法应对接下来的多头的攻势。1995年的国债期货市场是有很多漏洞,使得这些本来违规的交易得以在1995年2月23日进行。

327国债事件被认为是中国证券监管从地方到中央转变的标志之一。1995年后,证监会逐步开始接手证券行业监管。直到1997年7月2日,根据国务院第150次总理办公会议决定,将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

327国债事件浇灭了中国期货市场的热潮,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冲击持续了十八年。直到2013年9月6日,国债期货才重新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交易规则有了大幅修改。

业内人士总结:实际情况是内幕交易和权力逼死资本的一场演变过程,是垄断与市场的一次较量,是民间资本在证券市场的自我觉醒。

金融街电讯全球副总编:海 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