渲染“二選一”偽命題?主動放棄消費者權益的平臺不值得被同情

你的雙十一,我的輿論場。

10月14日,阿里巴巴集團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通過個人社交賬號發聲:圍繞“二選一”的各種話題炒作早已令人生厭,“平臺不是土豪,成本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大促活動的各項資源天然稀缺,只能向最有誠意、最積極參與大促活動的品牌商家傾斜,這是最樸素的商業規則”。之後,京東方面回擊:“二選一受傷最深的根本不是京東,是那些沒日沒夜為生活奔波忙碌的商家。”(澎湃新聞10月16日)

渲染“二選一”偽命題?主動放棄消費者權益的平臺不值得被同情

王帥的字裡行間顯而易見透露出一種不想再和對方玩下去的煩躁和無力感。一樁來自2015年的“成年舊案”,成為了京東每年“雙11”必炒的前菜。

眾所周知,平臺規模越大,需要付出的成本越高,其中包括日常經營成本、運營成本、用戶補貼成本等。尤其像“雙11”這樣的大日子,平臺的成本將會成幾何倍數增加。

在鉅額成本的壓力下,平臺選擇有信譽度、有誠意的商家進行合作,資源對其傾斜,原本無可厚非。而且,這同樣更是商家對平臺的選擇。誰給的流量、權益、服務、客群更多更優,商家自然就願意用腳投票,選擇和誰做小夥伴,消費者亦然。

因而,王帥所言“二選一從來都是個偽命題”,大概道理正在於此。既然是雙方約定,“二選一”又何來?

渲染“二選一”偽命題?主動放棄消費者權益的平臺不值得被同情

有意思的是,相比較京東將手中的矛瘋狂戳向阿里的同時,自家後門其實早已經被其他平臺們戳爛了。一心打著關注商家和消費者的京東,才是玩“選擇”的箇中好手。

面對阿里這個龐然大物時,京東很快調轉槍頭,把自己放在了弱者的角色上,扯著商家擋在自己的身前,化身“正義之師”要為奔波的商家們討一討公道。京東的團隊們厚黑學和社會學應該都學的極好的。

渲染“二選一”偽命題?主動放棄消費者權益的平臺不值得被同情

可憐的是被綁架的消費權益,對於消費者而言,“二選一”對他們的影響似乎並不大。真正的消費體驗,並不在於有多少平臺可供選擇,而在於平臺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處於怎樣的層級。

話說回來,實力才是硬道理。無論平臺,還是品牌,生意做好了比什麼都重要些,而不是起訴、真的不來做假的。對於電商平臺而言,只有實力足夠強硬,也不會因為外界喧囂影響進程。

京東此舉,無非也就是一場“自演自唱”的弱者遊戲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