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菜型紅薯品種介紹

莖尖菜用型又稱葉菜型,是指食用莖尖生長點以下10~15釐米的莖葉幼嫩部分為主的紅薯,可炒食、做湯或燙漂後涼拌,是我國夏季高溫蔬菜較好的綠葉蔬菜來源。

葉菜型紅薯品種介紹

普通紅薯品種的莖尖雖然也可以食用,但與蔬菜型紅薯品種的莖尖有顯著差別,兩者之間的主要不同點表現為:①蔬菜型紅薯莖尖食味清香,普通紅薯莖尖食味苦澀。②蔬菜型紅薯莖尖質地鮮嫩,普通紅薯莖尖質地比較老化。③蔬菜型紅薯莖尖全身無絨毛或只有極少量絨毛,普通紅薯莖尖往往有大量絨毛。④蔬菜型紅薯莖細葉小,普通紅薯莖粗葉大。另外,普通紅薯品種的薯塊產量一般比較高,蔬菜型紅薯品種的薯塊產量一般很低。

現將我國近年來選育的葉菜型紅薯品種選介如下:

葉菜型紅薯品種介紹

百薯1號

系河南科技學院農學系於2001年育成的高產優質蔬菜型甘薯新品種。

特徵特性:株形半直立,單株分枝25~30個,莖蔓細,主蔓長100釐米左右,葉片小、淺裂單缺刻或尖心形,頂葉、葉柄、莖蔓淡紫色,成葉、葉脈綠色,全身無絨毛。莖節處氣生根少,耐水肥,結薯早,產量高。薯塊呈長紡錘形,薯皮深紅色,薯肉淡黃色。田間自然開花,極少自交結實。一般蔬菜型紅薯品種結薯很少,薯塊產量很低,而百薯1號夏栽一般畝產鮮薯3000千克以上,地上地下雙高產,經濟效益倍增。

百薯1號營養價值豐富,與多種常用蔬菜相比較,在32種主要營養成分中,百薯1號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和維生素B2、鈣、磷、鉀、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等18種營養成分均居第一位。百薯1號自身抗病蟲能力強,田間生長過程中無需噴施農藥,又是理想的無公害綠色蔬菜,具有較高的開發利用價值。

葉菜型紅薯品種介紹

臺農71

臺農71由中國臺灣省農科所育成,是目前莖尖菜用品種中品質優良的紅薯品種。

特徵特性:短蔓半直立,基部分枝多,一般可達十幾個。頂芽外露,易於採摘。莖尖顏色翠綠,葉心形,頂葉、成葉、葉脈、葉柄、莖蔓均為綠色,莖尖無絨毛。薯皮白色,肉淡黃色,鮮薯產量較低,早春應在保護地育苗和繁苗。生長期間極少發生病蟲害,是天然無汙染的綠色蔬菜。

食用品質優於空心菜,口感糯,風味清香,無野菜的苦味和澀味,無普通紅薯葉的腥味。營養豐富,莖尖每100克鮮重含維生素C35.32毫克,維生素B10.12毫克及磷、鈣、鐵等物質。

葉菜型紅薯品種介紹

食20

系福建省龍巖市農科所選育。

特徵特性:薯塊呈紡錘形,有條溝,紅皮,淡紅色肉。結薯較早,莖葉生長快,再生能力強,莖尖顏色翠綠,無苦澀味,適口性好,適於菜用,食用方法同空心菜。鮮薯每畝產2500千克左右。栽培要點:栽插密度每畝4000株左右。

葉菜型紅薯品種介紹

紫葉1號

紫葉1號菜用型紅薯是閩西山村的優良農家菜用品種。

特徵特性:植株中蔓半直立而叢生,莖及葉柄和葉脈呈紫色,幼嫩葉柄和莖為淡綠色,茸毛稀少;葉片掌狀深裂,紫綠色;單株結薯2~4個,薯塊呈圓筒形,薯皮淡黃色,薯肉橘紅色。喜光,耐熱,不耐嚴寒,耐旱,怕水澇,分枝性強,適應性廣,高抗細菌性萎蔫病。

紫葉1號營養豐富,含粗蛋白、粗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鉀、鐵等礦物質,食味甜脆適口,優於空心菜,有特殊香味,而且具有生津潤燥,消痛解毒,防癌、抗癌、降低血壓之功效,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保健型藥用蔬菜。

栽培要點:採用薯塊的櫱苗繁殖,或用莖薯扦插繁殖。春夏秋三季均可繁苗定植,如採用保護設施,冬季也能繁苗栽培。宜採用大壟栽雙行,每畝施有機肥4000~5000千克作基肥。栽後澆1次稀薄肥水,以後保持土壤溼潤,不宜過幹或過溼,忌田間積水,每採收1次澆施1次以氮磷為主的有機液肥。一般栽後5~6周開始採摘植株頂端(生長點以下10~15釐米)的鮮嫩莖葉,以後每隔1~2周採摘1次,可連續採摘7個多月(生長期225天左右)。春夏秋三季均可繁苗定植,如採用保護設施,冬季也能繁苗栽培。宜採用大壟栽雙行,每畝產鮮嫩莖葉5000千克以上,老莖葉(作禽畜飼料)3000千克以上,薯塊(種薯)2600千克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