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降薪達共識#的臨時措施,改變不了中國足球的高薪低能


近日,中國足球在國際足球的降薪潮中做出實質反應:在中國足協的組織下,中超、中甲及中乙三級聯賽,將採取統一標準的合理減薪舉措,減薪週期從2020年3月1日至2020賽季聯賽開賽日,具體的減薪方案後續公佈。


#中國足球降薪達共識#的臨時措施,改變不了中國足球的高薪低能


這個消息似乎令廣大球迷歡呼雀躍:終於讓那些高薪低能的球員也出出血了!此情此景,可以感受到大家苦中國職業球員薪水問題久矣。


看看以下數據,感受一下球迷們的咬牙切齒:


權威機構Sporting Intelligence數據顯示,中超球員平均年薪超過700萬人民幣,全世界範圍僅比歐洲五大聯賽低。


在中超,年輕球員的收入都有50萬到100萬,更別提那些核心球員。而在國內的普通城市,普通人的月工資也就3千左右,好一點兒的省會和一線城市,估計有5千左右,北上廣深可以達到8千或者1萬,換算成年薪,普通城市4萬,一線城市6萬,北上廣深10萬,這與一箇中超、中甲甚至中乙級聯賽的普通球員都有著巨大的差距。


#中國足球降薪達共識#的臨時措施,改變不了中國足球的高薪低能

而且魔幻的是,我們所有俱樂部都是虧錢的,沒有一傢俱樂部是真正依靠球賽門票、廣告贊助、轉播收入、買賣球員等職業俱樂部應該有的市場手段生存,全是靠俱樂部背後企業的利潤輸血才能正常運行。


虧這麼多錢,還有這麼多資本、這麼多企業蜂擁而入足球圈,什麼原因呢?恆大可以說就當用足球打廣告了,但其他俱樂部呢?都來打廣告的?這個問題,你品,你細品......


不管如何,這次降薪措施,多少讓普通球迷在情緒上得到了渲洩。至於降薪給俱樂部、給聯賽帶來的各種好處,也非常好理解,本人就不多說了。


同時,本人要表達一個不太一樣的觀點。

#中國足球降薪達共識#的臨時措施,改變不了中國足球的高薪低能

這次降薪,對球員的影響微乎其微,對中國職業聯賽的改進幾乎沒有作用,對中國足球的提升完全沒有作用。


原因和邏輯如下:


首先,請大家想想:有沒有可能到時有些球隊為了安撫球員情緒,就只是按照標準做做樣子,背後從別的地方補償給球員呢?或者等到聯賽恢復之後,再完整地補貼回給球員呢?極有可能!


為什麼俱樂部要護著球員?


就以去年年底中國足協強制實行限薪令為例,該項制度規定中超球員最高只能拿1000萬人民幣的年薪,如果是國腳可以上浮20%。


我們就假設,很多球隊確實按照規則給球員定工資了,但能不能管得了俱樂部在背後給球員其它好處?比如送房子、送車等等各種福利,是不是防不勝防?這項制度所起的作用是不是有沒有想象的那麼如意?


#中國足球降薪達共識#的臨時措施,改變不了中國足球的高薪低能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可能,球員又不是大爺,俱樂部沒必要這麼袒護球員


其實,現在中國球員還真是大爺。一個事實就可以說明:國家隊甚至俱樂部的成績這麼爛,球踢得那麼臭,他們怎麼還能拿這麼多薪水?這不是大爺是什麼?


#中國足球降薪達共識#的臨時措施,改變不了中國足球的高薪低能

為什麼球員能成大爺?


古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對於中國足球而言,整個足球人口即註冊在案的球員,才區區幾萬人,裡面水平高的更是鳳毛麟角。中超、中甲和中乙這麼多俱樂部,就在數量這麼少、平均水平這麼一般的球員中尋找合適人選,稍微看到一個還可以的,那還不搶破頭?最後搶到的俱樂部,無非就是出價最高的。


一句話:中國職業聯賽是一個賣方市場,賣方就是球員。所以,球員當然就是大爺了。


這個賣方市場為什麼會形成?


根本原因是青訓系統不給力。


目前情況,能進入青訓系統接受長期、正規訓練的小球員,要麼是家庭富裕的孩子,要麼是特別有關係資源家庭的孩子,要麼是兩者皆具備的孩子。普通家庭的孩子,任你天賦再高,能力再好,也沒多少機會。


#中國足球降薪達共識#的臨時措施,改變不了中國足球的高薪低能

因而,青訓系統變成了一個價高者得的市場,而不是天賦高、能力高者得的市場。


為什麼青訓會變成價高者得的市場?


核心原因是青訓本身的投資週期長、成本高,風險大,沒多少人願意投資。


一個小球員從6歲開始接受足球訓練,要一直到16歲左右才能確認是否成才,至少10年的培養週期,期間要提供正規場地,聘請教練,各種訓練設備,甚至還要管吃管住,如果最終能成才還好,可以賣個好價錢,收回所有投資,就像現在歐洲很多國家的青訓一樣,培養出來的球員,在後面每一次的轉會都可以給青訓俱樂部帶來培養費,萬一不成才,投資的錢就打水漂了。


#中國足球降薪達共識#的臨時措施,改變不了中國足球的高薪低能

這種情況下,沒多少人願意搞青訓,就算搞,也要收費搞,而且是高收費。比如,恆大足球學校,每年光學費就要5萬,練個10年下來,加上其他費用,估計要80萬甚至100萬。試問:有幾個中國家庭可以負擔得起?


所以,青訓必然是價高者得的市場。


總結一下

雖然這次降薪措施表面上大快人心,但是背後還存在著巨大的運作空間,對球員的影響微乎其微。而且,即使真的讓球員出了血,對於中國職業聯賽的改進也沒什麼意義,對中國足球的提升更是沒有任何正面作用。


不制定長期支持青訓、改變青訓系統的運營模式,中國足球是看不到希望的。所有對於青訓系統和中國足球問題的解決,本人之前的這兩篇文章有詳細的論述,在此不贅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