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股東減持 景氣週期還能持續多久?


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股東減持 景氣週期還能持續多久?


從目前公佈的業績預告來看,A股的工程機械行業上市公司整體業績繼續增長,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及徐工機械等龍頭企業業績大幅上升,2019年利潤同比增速均在75%以上。

自2016年行業復甦以來,工程機械市場份額逐漸向龍頭企業集中。在享受復甦初期的高速增長後,2019年部分腰部及中小企業利潤增速開始承壓,如柳工及山河智能2019年預計的利潤增速顯著低於2017年及2018年。

此外,行業領頭羊三一重工的多名重要股東自2019年以來持續減持公司股份。工程機械這輪景氣週期還能走多遠?

設備更新需求增長,核心企業利潤高增長

受下游基建需求拉動、存量設備更新等因素驅動,工程機械行業龍頭2019年年度業績普遍預喜。

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股東減持 景氣週期還能持續多久?

圖1:工程機械行業相關龍頭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預告情況

其中,三一重工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108億元到118億元,同比增加76.58%到92.93%。根據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公司挖掘機械、混凝土機械、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等設備銷售持續增長,主要產品國內國際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中聯重科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43億元-45億元,同比增長112.89%-122.79%。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國內房地產和基建等下游行業需求保持較好增速,公司國內混凝土設備、起重設備等產品市場反饋良好、產銷兩旺,土方設備、高空作業平臺等新興潛力產品實現了突破,海外業務持續增長。

徐工機械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36億元-40億元,同比增長75.98%-95.53%。受益於國內固定資產投資穩健增長和工程機械存量設備的更新需求,工程機械行業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公司國內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實現大幅增長;隨著國際競爭力提升,出口收入大幅增長。

與此同時,工程機械設備需求增長也帶動上游機械基礎件企業利潤增長。

公告顯示,恆立液壓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12.3億元-12.8億元,同比增長47.02%-52.99%。報告期內,公司成熟產品油缸的產能利用率繼續提升,產品銷量和銷售額均有所增長;中小型挖掘機用主控閥泵已批量供貨,市場佔有率穩步提升,產品銷量和銷售額均大幅增長。

伴隨著高增長的業績,工程機械行業相關上市公司的股價在2019年走出一波亮麗行情,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及恆立液壓年度股價漲幅均超過70%,恆立液壓更是大漲超過1.5倍。

市場份額向龍頭企業集中

從競爭格局來看,行業市場份額逐漸向龍頭企業集中。

以挖掘機市場為例,2012年行業進入調整期,大量挖機生產商退出市場。2016年挖掘機行業開始復甦,挖掘機銷量連續4年增長。

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股東減持 景氣週期還能持續多久?

圖2:近年國內主要企業挖掘機銷量變化

在這個過程中,龍頭公司市場佔有率逐步增加。根據德邦證券統計數據,2016年至2019年10月,挖掘機行業CR5市場份額從55%提升到66.21%,CR3從42%升到51.87%。

中小企業利潤增速承壓

隨著市場份額向龍頭企業集中,腰部及中小企業利潤增速開始承壓。

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股東減持 景氣週期還能持續多久?

圖3:工程機械行業腰部及中小企業2019年業績預告情況

其中,柳工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98760.77萬元-106747萬元,同比增長24.99%-35.1%,公司利潤增速相比於2018年的127.7%明顯下降。

山河智能預計2019年歸母淨利潤為47220.24萬元-51512.99萬元,同比增長10%-20%,而2018年公司利潤同比增速高達170.84%。

*ST廈工續虧,預計2019年虧損10.5億元-12億元。根據業績預告,受重整影響,公司產銷量提升不足,經銷渠道重建恢復未達預期,形成主營業務虧損。期間公司實施“去產能、減冗員”工作,員工大幅減少,增加了人員辭退費用,導致當期管理費用增加。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柳工及山河智能2019年度股價漲幅分別為16.91%及7.62%,*ST廈工年度則波動較小。

景氣週期還能持續多久?

值得注意的是,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多名重要股東自2019年以來持續減持公司股份。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三一重工7名重要股東合計減持約1280.61萬股,減持參考市值約1.8億元。

工程機械:行業龍頭股東減持 景氣週期還能持續多久?

圖4:2019年三一重工股東減持情況

其中,重要股東李京京實際減持超出減持計劃9萬股,構成違規減持。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毛中吾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其計劃於2019年10月23日-2020年4月22日期間減持不超過747萬股,目前已減持81.79萬股。

由此來看,連續4年高速增長的工程機械行業,景氣週期還能持續多久?將是市場和投資者未來共同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