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故事·百家講壇」明代版“勵志校長”

明代的陳敬宗鬚髯美麗,容貌端正,步態穩健,始終用老師的規範約束自己。在出任南京國子監祭酒時,他發現不少品學兼優的學生都想提前結束學業,好去出任“雜佐”之類的事務官兒。原來當時朝臣官俸微薄,連張居正那樣的三公級重臣,年俸也不過百餘兩銀子。至於司業、博士等清望之官更是窮困潦倒,家徒四壁。為了能走上發財致富的捷徑,大家只好放低身段,去爭取有更多發財機會的“雜佐”職位。

陳校長覺得茲事體大,放任不管的話,後果不堪設想。他急忙上書朝廷,請求在制度上制止這種投機行為。同時,他也明白,要想治標治本,徹底堵住慾望的無底洞,還需要以身作則。於是,陳敬宗立了教規,革除陋習。六個監館有一千多讀書人,每當開堂聽講,或設宴會餐時,都整齊有序,威嚴肅穆,像在朝堂上一樣。士人稍有儀容上的失誤,陳敬宗就讓他們在堂下等待受責罰。從此,這些本不富裕的學生也開始用教師規範約束自己了。他們從陳敬宗那兒學到,“錢”遠遠不是人生的全部。

在面對高官誘惑時,官卑職小的陳敬宗又表現得如何呢?主動向他伸來橄欖枝的是權傾天下的大宦官王振。王振聽說南京出了個行比孔子、顏回且方正不阿的奇葩校長,他急忙請人說情,想和陳敬宗見面。如果陳敬宗抓住機會,曲意奉迎一把,出將入相也未必不可能。然而,陳敬宗果斷地拒絕了王振的“好意”。他的理由很簡單:“我是一名教師,如果去拜見太監,今後還怎麼面對學生?”王振不死心,送來大批錦緞、美酒,結果仍被陳校長拒絕。

身為官場中人的陳敬宗到底有著怎樣的職業理想呢?當吏部尚書推薦他當司寇時,陳校長語重心長地說:“在我心中,與天下英才終日研討才是最快樂的事,請您不要剝奪我的這種快樂!”

這位不愛財,不要官,對美色更“未嘗一盼”的“勵志校長”一生始終把求真、育人當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在他辭世後,朝廷破格給這個從四品的小官送上了“文定公”的美諡。試想,如果讓他去給現代的學生做一次演講,這位誨人不倦的老先生一定會底氣十足地說:“沒有資本、沒有背景不要緊,大家只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就可以了!”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明代版“励志校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