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不久前,樓下商場裡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情。

因為一場小小的爭吵,一個8歲的男孩竟然在一場激烈的爭吵中打了他的母親,撓了他的臉,毫不留情地打了他的頭。

家長總是照顧孩子的面子,知道不應該當眾打孩子,但這個孩子顯然並沒有照顧到母親的感受。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心中缺乏對父母的敬畏。歸根到底,還是父母在該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及時有效的做出行動,慣壞了孩子。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教育都越來越講究了,當面對孩子無理取鬧、犯了錯誤時,到底該不該打孩子?打了孩子,要是孩子從此怕自己,不跟自己親了怎麼辦?

對此,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圓桌派》中說的一席話,正好能解答父母的這個問題。

她說:“人的成長過程中,要形成一些東西,除了愛之外,還要有敬畏。如果孩子違法了,懲罰實際上是一種保護,讓他知道怕,知道後悔,以後再也不敢了,真的讓他不敢了才是保護他。”

言下之意,正是在強調要讓孩子知道怕,知道規矩不能違背。如果孩子犯了錯,唯有懲罰能讓孩子清醒時,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姑息。

這不是李玫瑾教授第一次強調敬畏,她在此前分析青少年犯罪行為時也曾多次提到過,人犯罪的原因是沒有敬畏之心。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所以,當孩子犯錯時,該打的還說要打,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對規則產生敬畏,父母才能在孩子面前樹立尊嚴。

當你的孩子有以下表現時,父母採取必要的措施就很有必要了。

明知故犯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犯錯,孩子好奇心重,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也差,所以一些不好的事他們容易去模仿。孩子如果不是故意犯錯,經過家長批評教育就能進步。如果孩子在明明知道這麼做是錯的,還經常故意觸犯規則,家長就不能姑息,該打就要打,否則孩子就會變本加厲。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說謊話,推卸責任。

有的孩子犯了錯,會非常坦誠地承認錯誤,有的孩子就會撒謊推卸責任。如果家長被孩子的謊話矇混過關,孩子以後就可能養成謊話連篇的壞習慣。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說謊成性,就一定要嚴厲地懲罰孩子。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打罵長輩

曾經聽一個寶媽講述自己老公教育兒子的親身經歷:孩子在和爺爺玩,突然孩子不知道什麼原因竟然打了他爺爺一個耳光,正好孩子爸爸在場,於是二話不說就給兒子一嘴巴。

打完後,孩子爺爺還心疼孫子看,但是孩子爸爸問兒子:“疼嗎?”兒子委屈地說:“疼。”“你疼,爺爺也會疼啊!不能這麼大逆不道,知道嗎?”

都說“養兒不孝,慣狗上灶”,如果發現孩子有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做家長的一定不能慣著,讓他知道這是不對的。否則孩子永遠都不知道尊重長輩。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最後,我想說的是,打孩子不是目的,讓孩子有所怕,有所敬畏,才是最重要的。

過去有句話,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這其實是做人的一種底線,這種底線的形成,跟家庭教育脫不開關係,人有很多界限是不能觸碰的,而很多時候,這種觀念的形成,是靠懲罰來完成的。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說,犯了過錯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受到懲罰,不是因為他們犯了錯,而是要讓他們日後不去犯錯。

有些父母可能覺得也不能孩子一遇上什麼事情就要捱打,這畢竟不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確實,在教育孩子上父母應該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該打是要打,但有些教育是打解決不了的。根據自己以及周圍寶媽的經驗,建議父母可以藉助繪本圖書這類工具作為自己教育孩子的幫手。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孩子出於發育早期,本來就沒有那麼好的理解能力,對文字也不敏感,也沒有很好的閱讀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圖畫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身邊有朋友的孩子在看了《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這套書後,反饋很好,總是很高興的向我說他們家的孩子通過看這套書後,性格變得越來越好。很多道理自己說孩子不聽,但看了書後就能接受了。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這套繪本共包含10冊數,教會孩子如何誠實守信、自我保護、分享快樂,不亂髮脾氣、知書達理等內容,這些可以說都是關乎孩子成為優秀的人非常關鍵的因素,但又是家長往往不知道如何高效恰當的教育孩子的地方。

這裡麵包含的很多道理,是單單依靠父母說,孩子很難理解和聽進去的,而這套繪本就可以達到潛移默化,悄無聲息教給孩子道理的效果。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本書還有很好的兩個優點,一是這套繪本是中英雙語對照,可以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孩子的英語語感和英語思維;二是本書每頁都含有精美有趣的插畫,可以吸引孩子注意力,讓他們沉浸在故事中,從而得到學習。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李玫瑾:該打就打!千萬別慣著,不然以後難改


不到40塊錢,包含了10冊圖書,平均每本不到4塊錢,孩子一星期的零食錢,就可以教會孩子那些你怎麼也說不通的道理,絕對買不了吃虧!

教育投資從來就是穩賺不賠的,家長不妨一試。感興趣的話點擊下面圖片就可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