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被香港三合会骗钱的经历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辛亥革命爆发前,为了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曾经组织发动过十次武装起义,其中绝大多数起义依靠的主要力量便是洪门会党。

粤港地区加入洪门会党的人比较多,虽然这些秘密结社组织在成立初期时,“反清复明”的政治色彩比较鲜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清末的时候,这种崇高的政治理想已经逐渐地淡化,很多人加入这种组织更多的是为了寻求社团的保护,谋求生存和谋取钱财。

所以,加入会党组织的人员成分也比较复杂,很多是无业游民和失地农民,他们没什么文化,更谈不上有多高的政治理想,而且组织涣散,行为散漫,革命党人很难对他们进行管束,孙中山先生在第一次准备发动起义时,便吃过会党的亏,被三合会组织骗去过不少钱财。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夏威夷首府)成立了兴中会,第二年二月,将兴中会的总部机关设在了香港,并积极策划筹备,计划于当年的重阳节,在广州发动起义。

孙中山通过海外华侨筹措了一些起义经费,他的亲哥哥孙眉是檀香山的一个农场主,为了帮助弟弟,他甚至把自己农场的牛都贱卖了资助孙中山。

孙中山把这些起义经费一部分用于购置军火,一部分用于招纳会党分子参加起义,给他们发饷。

当时在香港帮助孙中山招募起义志士的是杨衢云先生。杨先生的大名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他却是真真实实的兴中会第一任会长,而孙先生不是,很多人不解,兴中会不是孙中山创立的吗,怎么第一任会长却是杨衢云呢?

孙中山被香港三合会骗钱的经历

1898年,杨衢云(前排左二)、孙中山(后排右三)在日本的合影

原来在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之前好几年,大概是1890年的时候,杨衢云就已经在香港成立了辅仁文社,以“开通民智,研究新学”为宗旨,讨论中国的发展及改革路向,主张推翻满清,建立合众政府。

孙中山到香港后,经同学介绍认识了杨衢云,并将他在檀香山成立的兴中会与辅仁文社合并,组成了新的兴中会。他们在筹备广州起义时曾这么约定,兴中会的会长即是起义成功后临时政府的总统。

后来有学者说,当时杨衢云权欲熏心,一定要做会长,而孙先生为了团结同志,从大局出发,将会长之位让给了杨,有不少学者都是持这种观点的,但当时的真实情况还是有待考证。

杨衢云因在香港的时间比较长,对香港很熟悉,所以由他负责在香港招募参加起义的志士。

杨衢云便与香港的三合会组织接触,也有说是三点会,不管是哪个称呼,都是指洪门天地会,因天地会这个名称在清朝太敏感,所以后来改称为三点会或三合会。三点会的名字是来自于“洪”字有三点水偏旁(明太祖朱元璋年号“洪武”),而“洪”字右边“共”有合之义,故又称为三合会(三合会这个名字的起源还有其他几种说法,这里不一一叙述,感兴趣的可去搜索)。

孙中山被香港三合会骗钱的经历

香港有部影片叫“O记三合会档案”

当然,现在的香港三合会组织已经是彻彻底底的黑社会组织了,但在当时,三合会还是有着“反清复明”的基因和血统在里面的,这也是为什么孙中山发动武装起义总是依靠洪门会党的力量,因为这是现成的、拿过来就可以用的反清力量。

当时兴中会招揽三合会参加起义的条件是按人头付钱,参加的人越多当然给的钱就越多。

杨衢云通过关系找到香港三合会组织的头目后,先试探了对方的态度,觉得可靠后,便表明了来意,并说明钱不是问题。

三合会头目听后慷慨激昂地说,我们洪门中人以推翻满清的统治为己任,此次杨义士带头起事,我们洪门兄弟定当尽心竭力,冲锋在前,为恢复我汉人的江山就是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还谈什么钱不钱的。

杨衢云一听感动得眼泪汪汪的,但是三合会头目接着说,只是,虽然我洪门兄弟个个都是不怕死的好汉,但是他们也都有一家老小要养活,此次起事恐怕能活着回来的兄弟不多,他们可以不要钱,但是他们的父母妻儿还要活命呀,这点钱算是给他们家属的安家费吧。

杨衢云不住地点头,对,对,当然,当然,头领深明大义,真乃我洪门之幸,汉人之幸,有头领这样一群洪门义士,推翻满清鞑子指日可待,杨衢云激动不已地说到。

三合会头目趁热打铁,问杨衢云,不知杨义士此次需要我们多少洪门兄弟参与起事?杨说,当然是多多益善。三合会头目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只要我振臂一挥,我洪门兄弟个个争先踊跃,组成一支千人的队伍不在话下。

杨衢云一听,高兴得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这大大超出他的预料,他本来想着能凑到百十来号人就已经很不错了,没想到能招募到这么多勇士。

他赶紧兴冲冲地跑回去,要赶快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大家。兴中会的同志们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孙中山也不太相信,真的有这么多人愿意跟着我们去拼命?

杨衢云一看大家都有所怀疑,自己也有些底气不足了,他说,这样吧,我再去找三合会的老大,让他带我们实际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参加起义,眼见为实,等大家确信无误了,再付钱不迟。

孙中山说,也好,到时我要亲眼去看看洪门中到底有多少跟我们志同道合的热血男儿。

于是杨衢云又找到了三合会头目,他提出,起义之事非同小可,为保万无一失,必要先清点好人数方可。

三合会头目面露难色地说到,上千人聚集在一起这目标太大了啊,香港这里遍布着清廷的密探,我们这么多人凑在一起是怕别人不知道我们要造反吗?

杨衢云一听,是啊,本来秘密进行的一件事,这么一搞还不是相当于要昭告天下吗,但是不先确定下人数也不行呀,一是同志们不相信,再就是万一这兄弟真就是在忽悠我呢?

杨衢云便一脸严肃地说,那也要想个万全的办法,如果我们不能亲眼看到参加起事的人员的话,这笔款项是拨付不出来的。

三合会头目哪会让到口的肥肉再被叼走,略一沉吟,便说,这样吧,集中起来让你们清点不太方便我们就分散开来,而且为了不引人耳目,我们之间不要有交流,你们只需要看清有多少人就行。

杨衢云点头说,也可以呀,在什么地方呢?

三合会头目说,就在茶馆里,我们的人光明正大地就在里面喝茶,你们一到,我们的人就起立,你们看到站起来多少人,就是有多少人参加起义,你们也不要讲一句话,看清后就走,我们坐下来接着照常喝茶,这样既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也能让你们清清楚楚地看到我们有多少洪门兄弟愿意跟你们起事。

杨衢云边点头边称赞,嗯,此计甚妙!便约定好时间和茶馆后,回去又向大家通报好消息了。

孙中山听了这个主意后,也觉得不错,便同意了这样的安排。到了那天,他跟杨衢云一起去了约好的茶馆,一上二楼,便呼啦啦站起了百十来号人,孙中山不觉精神一振,嗯,不错不错,洪门兄弟果然人丁兴旺。

三合会头目接着又带他们去了十几处茶楼,每个地方都有上百人起立,孙中山喜出望外,心中连连叫好,此次举义,大事可成矣!

孙中山被香港三合会骗钱的经历

《走向共和》中对茶馆这一幕有再现

他们回去后,杨衢云可是觉得自己长了脸了,孙中山也觉得他办事得力,自己算是找对合伙人了,便痛快地将钱支付给了三合会。其他同志们此时也都欢欣鼓舞,大家摩拳擦掌,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后面的事情,可能大家都想到了,实际去广州参加起义的三合会成员,根本就没这么多人,有说是400多人,但实际人数充其量也就是个零头,因为当这些人从香港乘船到广州后,清军已经在码头等着他们了,船一到岸就被抓个正着,被抓的人数大概为40余人。

而且这40多人中,大部分还都不是三合会成员,而是三合会在香港花钱找的佣工。

其实当时在茶馆中起立的人,有不少是三合会找来的“群众演员”,有的是朋友关系过来“友情出演”,有的是三合会花点小钱找了些小工过来凑数。

就这样把钱骗到手后,等到快起义了,三合会便随便找了些佣工,骗他们说广州那边招兵,每月发饷10元,先给去广州的路费,并每人发了一条红带作为接应人识别他们的标志,只不过那天革命党人没有能够来接船,来的却是清军。

其实在起义日期的前不久,就有人向广州衙门密告孙中山要造反,而且香港那边的清廷密探也发来情报说将有人马乘船前往广州密谋造反,所以孙中山他们在临近起义那些天的行动都已经在清廷的掌控之中了。

当时孙中山和一些同志先提前来到广州,杨衢云等人留在香港,负责在起义的前一天敦促三合会人员乘船(第二天也就是起义的当天一早到达广州),并同船押运军火到广州。

但是到了约定起事的那天,孙中山突然接到杨衢云的电报,说要迟两天才能动身,孙中山和同志们大惊,事有迟疑必漏风声,孙中山当机立断,决定马上中止起义,大家立即四散逃离。

也正是这个原因孙中山能够及时逃脱,如果真的按照预定计划发动起义的话,孙中山很有可能会被清军抓获。

因为当时大家都逃走后,有位同志想起来兴中会的名册忘了带走,又折回去将名册烧毁了,但是刚处理好名册,就被赶来的清军给抓了个正着,后被清廷残忍处死,这位同志就是陆皓东,孙中山称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者之第一人”。

而陆皓东为这次起义设计的旗帜“青天白日旗”,若干年后也成为了国民党的党旗。

虽然这次起义还没开始就失败了,而且起义前又被三合会骗去了不少起义经费,但这是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他们毕竟缺乏革命经验和江湖经验,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孙中山先生又领导发动了九次武装起义,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推翻了满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参考文献:《评1895年广州起义中的杨衢云与孙中山》,简婷,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5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