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瘟疫中出來的千古名方:《瘟疫論》作者吳又可的達原飲

縱觀古今,每逢瘟疫流行,常湧現很多千古名方,最早的就是醫聖張仲景事情,當時瘟疫流行,醫聖宗族二百餘人,染病去世三分之二,而醫聖也在與疾病的抗爭中逐步積累經驗,後續寫出來《傷寒雜病論》這一方書之祖。

從明朝瘟疫中出來的千古名方:《瘟疫論》作者吳又可的達原飲


從明朝瘟疫中出來的千古名方:《瘟疫論》作者吳又可的達原飲


而明朝也發生了瘟疫,這次的瘟疫誕生了吳又可的千古名方,達原飲

從明朝瘟疫中出來的千古名方:《瘟疫論》作者吳又可的達原飲


這次瘟疫的症狀主要表現為:

憎寒壯熱,或一日三次,或一日一次,發無定時,胸悶嘔惡,頭痛煩躁,脈弦數,舌邊深紅,舌苔垢膩,或苔白厚如積粉。

從這症狀上看,肺部沒有明顯的咳嗽咳痰等,倒是胃腸有嘔惡症狀,很明顯的半表半里。當時吳又可認為病邪潛伏於膜原之間。

膜原在哪?

《重訂通俗傷寒論》說:“膜者,橫膈之膜;原者,空隙之處。外通肌腠,內近胃腑,即三焦之關鍵,為內外交界之地,實一身之半表半里也。”《瘟疫論》說:“疫者感天地之癘氣,……邪從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內不在臟腑,外不在經絡,舍於伏膂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裡之分界,是為半表半里,即《針經》所謂‘橫連膜原’者也。”簡單的說就是病邪不在表,但又不在裡,在表到裡的路上某個角落潛伏。時不時跑到表或裡打游擊,跑到表,與正氣打架就見發熱惡寒,跑到裡,困脾胃,則見嘔吐噁心。而這病邪躲藏的角落就叫膜原。

從明朝瘟疫中出來的千古名方:《瘟疫論》作者吳又可的達原飲


此時邪不在表,忌用發汗;熱中有溼,不能單純清熱;溼中有熱,又忌片面燥溼。如果病在表,發下汗,讓病邪從毛孔走就好了。在裡用下法,讓病邪從大便走就好了。而且不是單純的溼或單純的熱。所以難點有二,一是病邪位置刁鑽,二是致病因素複雜。

吳又可發現當以開達膜原,闢穢化濁為法。

要用一個方,能直接作用在膜原這個地方的。又可以清熱,又可以化溼的。然後創出了千古名方:達原飲。

達原飲的組成:

檳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藥,黃芩,甘草

方用檳榔辛散溼邪,化痰破結,使邪速潰,為君藥。厚朴芳香化濁,理氣祛溼;草果辛香化濁,闢穢止嘔,宣透伏邪,共為臣藥。以上三藥氣味辛烈,可直達膜原,逐邪外出。凡溫熱疫毒之邪,最易化火傷陰,故用白芍、知母清熱滋陰,並可防諸辛燥藥之耗散陰津;黃芩苦寒,清熱燥溼,共為佐藥。配以甘草生用為使者,既能清熱解毒,又可調和諸藥。全方合用,共奏開達膜原,闢穢化濁,清熱解毒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