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的 “特色”在哪裡?

特色小鎮的 “特色”在哪裡?

“無中生有”的小鎮——創新與開放

作為杭州城市大腦的誕生地,雲棲小鎮近日備受關注。這個位於杭州市西湖區的特色小鎮,原本並不是一個行政意義上的城鎮;它幾乎是從荒地中生長出來的,就和它所聞名的雲計算產業一樣。

城市大腦需要超大規模的算力支撐,雲計算,是城市級數據處理的先決條件。不過,杭州城市大腦之所以會“長”在這裡,或許更因為它的開放、創新與活力——這是雲棲小鎮誕生伊始就融入血脈的特色基因。

“雲棲小鎮就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地方。”說起小鎮的前世今生,不知想到了什麼,名譽鎮長王堅眼睛笑得彎彎的,“就是開心嘛。”

雲棲小鎮的前身是轉塘工業區,偏僻,蕭條。誰也沒有想到,這片土地的騰飛,正與它的荒涼有關。

2013年,5000臺計算機在轉塘落地,時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的王堅看中的正是這裡設備空間與用電指標足夠。在雲計算這個未知領域拓荒,王堅與阿里雲在巨大的爭議聲中挺了過來。後來“飛天5K”在雲棲小鎮建成,國內的雲計算產業終於步入正軌。

雲棲小鎮上,雲集了各大雲計算、大數據相關企業,形成了產業積聚。

一心想著“雲”的,還有當時的轉塘園區管委會黨委書記呂鋼鋒。他在中央黨校學習時曾寫過相關論文,接手工業園後一心琢磨著要往這條路騰籠換鳥。“剛開始提雲計算時都沒人信,阻力重重,他們覺得我是不是腦子出了問題,要為沒聽說過的產業搞一個園區?”但呂鋼鋒覺得,雲計算產業肯定會發展,這是被社會需求決定的。一次活動中,呂鋼鋒第一次見到了王堅,兩人“一拍即合,並且越拍越合”。

曾有一家經營額達20億的電商企業想來雲棲小鎮,談了幾次,最終呂鋼鋒還是忍痛拒絕。可觀的稅收不能成為入駐的理由,呂鋼鋒希望小鎮保持純粹的“雲生態”。儘管,當時鎮上的“涉雲”企業只有8家。

“有過很多誘惑,但我們對這條路一直堅定。道路正確,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跟你走。”呂鋼鋒的堅持是正確的。雲棲小鎮發展迅速,今天鎮上的標誌性建築雲棲會展中心就是一個具象化的表現——從施工到建成只用了85天。

雲棲小鎮這個名字,也是大傢俬下叫起來的。呂鋼鋒說,優質企業與高端人才來此集聚,需要一種不同於工業園區的發展形態去承載。“小鎮的形態能讓人覺得很舒服,想要留下來。”雲棲小鎮也成為了浙江省第一批特色小鎮——這裡有科技夢想,也有詩情畫意。

前年,雲棲小鎮把圍牆拆了。呂鋼鋒說,人、社會、經濟形態,包括創新,都需要開放。“拆掉圍牆,帶來的不僅是環境的提升,人們心理上的屏障與約束也一併拆掉了。”

城市大腦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而生的。2016年4月,11個政府部門、13家企業齊聚小鎮,開始研究城市大腦。無償出人、搞技術、捐設備……在新的無人區探索,大家卻幹得熱火朝天。回想此事,王堅幽默地評價:“掙了錢還覺得苦哈哈是傳統產業,不掙錢還興高采烈的就是新興產業。”

一花一世界——極高的細節標準

拈花灣近幾年比較火。成功的文化與品牌定位,頗具匠心的產品與文化IP,已經使拈花灣躋身成為全國宗教旅遊景區與文旅小鎮的標杆。拈花灣,源於佛經中“佛祖拈花,伽葉微笑”的典故

禪文化是整個項目的文化精髓,項目整體規劃也是以“禪”文化為主導思想,如在項目主入口設置了去門谷景點,寓意跨過雲門谷,便從紅塵進入了禪境。拈花灣圍繞禪意的意境,通過禪境觀光、禪意休閒、禪農體驗、禪心度假、禪修康復、禪學培訓、禪遊時尚等禪文化主題特色,整合現代人度假“吃住行遊購娛”的多功能複合要求。

“拈花灣小鎮”主打的是一步一景,內外之間全面體現禪意主題景觀效果。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一片瓦、一叢苔蘚、一堵土牆、一塊石頭、一排竹籬笆、一個茅草屋頂,都蘊含著 “拈花灣”的精緻與精細。這裡的禪意建築和景觀,就像從自然中生長出來的一般。

為了讓苫廬屋頂最大程度達到自然禪意的效果,他們從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東北甚至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等地方選擇了二十多種天然材料,放在一起進行日曬雨淋等各種手段的反覆試驗比對。在這其中初選出八個品種,請包括巴厘島在內的當地工匠,在現場搭建茅草屋頂的樣板,再進行為期一百天的戶外綜合試驗。

在這場嚴苛的試驗中,淘汰了雖然防腐性能好、但是美感欠缺的所有仿製材料,也淘汰了雖然自然優美、但是不耐腐蝕、使用年限短的大部分天然材料,最終找到了二種既牢固耐用又美觀自然的天然材料。一個小小的茅草屋頂,整合了十八家專業機構和企業的資源與力量,前前後後“折騰”了十三個月的時間。

大巧若拙,重劍無鋒。原本最簡單的庭院竹籬笆,在拈花灣卻演變成最複雜的工程。經過數月的嘗試,換了好幾個施工隊伍,竹籬笆就是難以令人滿意。浙江安吉、江蘇宜興、江西宜春……許多國內著名毛竹產地的工匠都來試過了。

空靈的禪意、藝術的質感、天然的美感、竹製品的韻律感、建築需要的功能性……綜合大家的力量,也不能做到全部兼顧。而設計者堅持一定要達到最好、最全面的效果,於是將視線放大到國外和東瀛,尋找大匠來指導。

幾番苦苦尋覓,終於在國外找到兩位七十多歲的匠師。他們做竹籬笆已經三十多年,一輩子只專注做這一件事,還是竹籬笆“非遺”傳人。花了十萬元人民幣將兩位老先生請到拈花灣,手把手教自己編竹籬笆。

選竹、分竹、烘竹、排竹,編織手法、竹節排布技巧、結繩技法……竹籬笆在拈花灣不僅成為一個藝術創作,也是一個浩大的系統工程,光打結的麻繩就選了三十多種、十幾種技法。老先生教大家打蝴蝶結就用去半天的時間。

僅僅學會還不夠,還要把這些工藝標準化,牢牢地烙印在大家的心裡,確保這裡的每一尺竹籬笆都達到完美的水準。於是,又經過一百多天的反覆操練、印證、強化、完善,形成絲毫也不準走樣的標準流程。

後來,人們在拈花灣竹籬笆建造標準流程表看到一組令人驚訝的數字:這裡的竹籬笆搭建,共需使用二十九種標準工具。普通竹籬笆建造有二十九道標準工序,竹絲竹籬笆有四十三道標準工序。

分佈於拈花灣庭院、池邊、溪畔、樹下的苔蘚,或許是最不起眼的,卻是營造禪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苔蘚受空氣、陽光、水分、土壤酸性等多種因素影響,很難大面積移植成活。上海世博會雖有推薦,但是國內尚無成功先例。這也註定拈花灣的苔蘚鋪植,是一個非常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這裡的每寸苔蘚,都是有著豐富的故事。從遙遠的大山來到拈花灣,它們是從臨安、蕭山、天目山、宜興、雁蕩山、武夷山、湖州、吉安等自然生態極好的山區,經過層層嚴格的選撥而來。設計者專門設立一個苔蘚基地,將入選的苔蘚,植入拈花灣的泥土。安排一位農學專家帶領一個團隊,每時每刻悉心照料呵護。

一個月過去,5公斤的入選苔蘚死了好多。另換其它山區的苔蘚再來,三個月過去,這次大部分活下來了。放大移植量再試,又是三個月過去,這次全部活了。

接下來將大面積的苔蘚移植到拈花灣每個庭院中去,為了讓苔蘚們在拈花灣快活地生長,每片巴掌大的苔蘚都要整三次地形、澆三遍水,一塊桌面大的苔蘚,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

六個月過去了,大山中的苔蘚在拈花灣安家落戶,鮮活疏朗,禪趣盎然。有人說拈花灣在建造的過程中,每一個景觀都是按照工匠精神的要求來做。

第一古鎮——古樸與現代的融合

烏鎮一年中接待遊客量超千萬,是無數人心中的第一古鎮。烏鎮戲劇節、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國際性盛會,也一次次將烏鎮推到聚光燈下。

“江面運河的水是淡綠的、含糊的,芸芸眾庶幾百年幾百年地飲用過來。兒時,我站在河埠頭,呆看淡綠的河水慢慢流過,一圓片一圓片地拍著岸灘,微有聲音,不起水花——現在我又看到了,與兒時所見完全一樣……”(木心《烏鎮》)

隔岸觀水似乎是每個來到烏鎮的人必做的事情。水是水鄉之魂,柔波泛起,江南的盛景也就如畫卷般鋪展開來。

今時的烏鎮依稀可見往日的神采,僅在東柵就有匯源當鋪、宏源泰染坊、香山堂藥店、三白酒坊、訪盧閣茶館等一干老字號恢復營業,金融、手工業、藥店、餐飲各行業,縣城裡有的這裡都有,彷彿明清江南社會的標本。木心在東柵財神灣長大,他回憶中的烏鎮是充滿活力的,“粉牆翠枝紅燈青帘夾雜其中,五色裳服寶馬香車往來其間,才像個太平盛世”。

烏鎮是“江南六大古鎮”裡開發最晚的一座,典型的後來居上。1999年,政府成立了古鎮保護與旅遊開發管委會,陳向宏是主任。對於陳向宏、烏鎮乃至中國旅遊業來說,都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陳向宏接手的烏鎮是落魄的,用畫家陳丹青的話說,“像一個炊煙繚繞、雞鳴水流的地獄”。管委會成立之前,烏鎮一位老太做飯時不慎引發火災,沿河幾十米的房屋付之一炬,負責火災安置的正是陳向宏。他比別人更明白,保護可不只是修舊如舊那麼簡單了。

最先修復的是東柵,陳向宏請來同濟大學的專業修復團隊規劃,親自指揮、監工、檢查。修復團隊從周圍城鎮收集了不少舊料,烏鎮民宅、商鋪的木門、木窗都進行了修整,並按古法桐油兩次漆刷,房內裝上煙霧探測器,杜絕火災。

原來鋪砌好的水泥路又重新換成了石板路,今天去烏鎮會發現街景非常清爽,沒有電線杆和電線,實際上電路都下了地,就在明清時代古老的青石板下;應家橋也從水泥橋改回了石拱橋,修復人員從附近農村移來年代、式樣都與原橋接近的古橋,是實打實的真古董。

1988年,茅盾故居邊上新開了條大路新華路,為了彌補這一將古鎮開膛破肚的敗筆,修真觀古戲臺前的廣場被重新規劃,兩邊建迴廊分割新舊空間。廣場成為了視覺中心,使老街更加生動而富有節奏,也淡化了水泥路帶來的割裂感。

修真觀是新修的,明代樣式,但門窗油漆的處理和修復古民居不同。烏鎮的修復理念,新的建築要和周圍環境協調,但一定要用新的手法和材料,重現江南盛景,但絕不做“假古董”。這和歐洲古城保護的觀念是一致的,放在二十年前,更顯理念超前。

烏鎮想要改變,從修復西柵開始。如果你曾去過一些古鎮,大概能體會到這種心情:看著周圍的煙火人間,原來的寧靜彷彿是因為自己的到來而被破壞,手中相機時刻提醒著自己“闖入者”的身份。所謂“夢裡不知身是客”,西柵的策略是“造夢”,搬遷原住民,騰空古鎮,使之成為一個夢劇場。

感受江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枕著運河睡上一覺。烏鎮水閣在最大程度維持原有風貌的前提下,被改造為民宿。對於外鄉人來說,想象中的水鄉生活可能是在運河裡刷馬桶;而水鄉人卻會告訴你,他們的理想生活是現代衛浴、空調與Wi-Fi。西柵的體驗無疑是後者,推開窗是水鄉的小橋流水,房間內是現代化家居所帶來的家的舒適。

沒有原住民也就沒所謂“闖入者”,住客得以成為水鄉生活的主角。早上7點,東柵開門,熙熙攘攘的遊人擾了古鎮的安寧;西柵則是9點開放,晨霧裡最美的景緻被私享。你也可以睡個懶覺什麼都不做,任由時光和美景流逝,失去和虛度也可以是一種古鎮的打開方式。

商貿本來是江南市鎮興盛之本,而過度開發的古鎮卻總是充斥著雷同的商鋪,“古鎮東西不好吃”、“古鎮東西質量差”是耳熟能詳的抱怨。西柵想重現市井的繁華,也想讓人們重拾逛街的樂趣,所以各家店鋪都被嚴選,一店一品。不推銷、不洗腦,貨真價實,喜歡才買,才是江南的自信。

對比無數在現代化進程中消失的老街、填平的河道、千篇一律缺乏個性的重建,烏鎮是一個模板,它確實是過於理想化的,但也代表了未來江南可能的樣子。近幾年來,隨著烏鎮與互聯網的結緣,26 條萬兆級光纜接入鎮區,智慧安防、智慧旅遊、智慧養老、智慧醫療紛紛湧現。

國際化的戲劇藝術和古巷古橋,給人一種“撞色”般的奇妙感覺。201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落戶烏鎮,似乎也就不那麼意外了。無論是古鎮改造、戲劇節,還是互聯網大會,“烏鎮之路”都帶有先行者的精神,這正是江南一以貫之的精神內核。

文章來源:新民晚報、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