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三鏡說”與魏徵的諫諍


李世民“三鏡說”與魏徵的諫諍

公元642年,宰相魏徵卒,李世民親臨慟哭,並追思不已。其後,李世民上朝,念及魏徵在世時的諫諍,對左右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李世民晚年所說的這一段話,就是著名的“三鏡說”。

李世民“三鏡說”與魏徵的諫諍

李世民之所以成為明君、聖主,恐怕與他善於以古為鏡和以人為鏡有關。李世民27歲登上皇位,是時當務之急,便是安定人心,穩定政局,治理好國家。隋亡的教訓歷歷在目,使他深深地領悟到“民猶水,君猶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於是他實行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緩解了階級矛盾,促進了生產力發展。經過數年的治理,農業連年豐收,社會迅速安定,出現了牛馬遍野、豐衣足食、政治清明、百姓安定的貞觀之治。

李世民歷盡艱辛才取得天下,為了避免“覆舟”之禍,他勤於政事,勵精圖治,以史為鑑,吸取歷代王朝滅亡的教訓,釆納繼承發揚歷代王朝治世施政的成功經驗。而納諫與用人,是李世民最為閃光的亮點。

李世民“三鏡說”與魏徵的諫諍


李世民認為,歷代王朝滅亡最主要的一條教訓就是君王堵人之口,護己之短,導致政治昏暗。李世民重用魏徵,除了他的能力和才幹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敢諫和直諫。貞觀初,魏徵就告誡李世民:“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在與李世民君臣相處的幾十年裡,每當李世民作出錯誤的決定,魏徵必據理直諫,直到最後李世民收回成命。有一次,李世民同意封德彝徵調16歲以上而未未滿18歲的男子中體型壯大者為府兵,魏徵反對李世民“竭澤而漁”失信於民的做法,經詳述利弊得失後,李世民接受其意見,下令停止點徵中男,並賞給魏徵一隻金甕。

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李世民想封禪泰山,魏徵屢次勸阻。其理由是李世民雖建立了很高功業,道德深厚,但老百姓沒有得到實惠,整個國家的國力尚弱,這時祭告天地,以為大功告成,時機未到。李世民雖然心裡不痛快,仍然接受了魏徵勸阻。由此,李世民成為歷史上盛世皇帝中唯一沒有封禪泰山者。

李世民“三鏡說”與魏徵的諫諍

貞觀十三年,魏徵上《十漸不克終疏》,對李世民的批評有洋洋十條,李世民看後非常震驚說:“如果不是你的批評,朕還以為我今天的所為與貞觀之初沒有什麼兩樣呢。看來,人要做到自知之明很難啊!”

李世民確實聰明,知道要做到自知之明很難,同時不受監督的自覺自律更難。失去魏徵,尤如失去了一面監督的銅鏡,這是李世民真實內心的寫照。魏徵亡故後,雖也有敢諫之臣,但與魏徵相比遜色很多。同時李世民晚年,追求浮華享樂,好大喜功等一些毛病顯現,缺乏勸諫監督,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大的失誤是沒有選擇好接班人,埋下危害李唐王朝、貽禍後代子孫的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