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按規定分類罰200元,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北京垃圾分類權威解答

新版條例規定,個人違規投放的,由當地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針對這些疑問,新京報記者梳理了北京市城管委等相關部門發佈的信息,帶來20個你最關心問題的權威解答。

事實上,垃圾分類新規並不只是“扔垃圾”那麼簡單。無論是在家裡、小區、單位等場景,還是吃飯、購物、住酒店甚至點外賣、寄快遞等日常生活,都能看到垃圾分類新規帶來的變化。

1、我家要準備4個垃圾桶嗎?

A:不必。北京市城管委近期制定了《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兩桶一袋)指引》,建議居民可在家中設置“兩桶一袋”,分類收集垃圾。

“兩桶”是指廚餘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一袋”即指可回收物收集袋,紙盒、快遞紙箱等體積較大的可回收物體,可裝滿後預約上門回收,或投放到小區的對應垃圾桶。有害垃圾由於產量較少,不必單獨設置垃圾桶或垃圾袋,可以在下樓時投放到指定垃圾桶中。

2、是否要買專用分類垃圾桶、垃圾袋?

A:不必。垃圾桶和垃圾袋一般由居民自行購買,根據居住空間、生活習慣靈活選擇適用的即可,沒有強制規定。

3、廚房能安裝廚餘垃圾粉碎機嗎?

A:新條例提及,有條件的居住區、家庭,可以安裝符合標準的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裝置。

不過,業內人士提醒,能否使用家庭廚餘垃圾處理裝置,要看所在小區排水管道是否具備排放條件,避免造成堵塞。

4、以後寄快遞有什麼變化?

A:新條例要求,快遞企業在北京應使用電子運單和可降解、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和包裝性廢物的產生。鼓勵回收快件包裝材料。

也就是說,以後在北京市寄快遞,紙質運單會越來越少,環保可回收的快遞盒將更普及。

5、點外賣需注意什麼?

A:五一開始,市民在點外賣時如果不勾選需要一次性餐具,北京各家外賣平臺將默認為不需要。需要一次性餐具的市民,記得看清外賣選項,建議儘量自備餐具,減少垃圾產生。

6、垃圾分類做得好有獎勵嗎?

A:目前北京市多個街道和社區自主推出了個性化的獎勵舉措,主要包括垃圾分類積分兌換、設置紅黑榜等措施。

7、我有問題向誰反映?

A:城市管理部門會向社會公佈舉報和投訴電話、信箱和電子郵件地址,處理有關舉報和投訴。居民可通過公開的聯繫方式進行反饋。

此外,居民還可以向生活垃圾處理社會監督員反映問題。市、區城市管理部門會向社會公開選擇一定數量的社會監督員,他們之中要有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周邊的居民代表。

社會監督員有權監督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運行,進入相關場所,瞭解汙染控制的措施及實施情況,查閱環境監測數據。

8、未按規定扔垃圾一次罰200元?

A:新版條例規定,個人違規投放的,由當地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不過,個人受到處罰後仍有補救措施,如果自願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可以免受行政處罰。

9、小區必須配備四類垃圾桶嗎?

A:必須配備四類垃圾桶,但每一類數量不同。新條例規定,住宅小區應在公共區域成組設置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兩類垃圾桶,並至少在一處生活垃圾投放點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桶。

10、垃圾分類指導員怎樣檢查居民是否正確分類?

A:新冠疫情結束後,在社區垃圾分類驛站和固定桶站值守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會對居民投放的垃圾進行基本檢查和翻看,指導分類有誤的居民正確投放。

11、疫情期間還會開袋檢查嗎?

A:當下正處於新冠疫情防控階段,為保證居民和指導員安全,一般不進行垃圾開袋檢查。

投放

12、小區分類垃圾桶扔滿了怎麼辦?

A:街道和社區的生活垃圾桶站,會根據日常垃圾投放量,在桶滿之前定期清運,由專門的運輸單位將各類垃圾分別送往對應的暫存或處理設施。

此外,在街道和社區值守的垃圾分類指導員,每日需對垃圾桶進行檢查,在發現垃圾桶即將裝滿時,會聯繫清運人員進行清運。

13、在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工作,會遇到什麼變化?

A:今後,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紙張、一次性紙杯的使用將減少。按照要求,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應在符合保密規定的前提下,推行無紙化辦公,不使用一次性杯具。

14、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是否需要設置四類垃圾桶?

A:新條例規定,黨政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的辦公或者生產經營場所,要根據需要設置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垃圾桶。

15、以後會有四類垃圾車負責專門運輸嗎?

A:新條例要求,收集、運輸生活垃圾的單位須將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至集中收集設施,或者分類運送至符合規定的轉運、處理設施,不得混裝混運,不得隨意傾倒、丟棄、遺撒、堆放。

目前居民產生的每一類生活垃圾,都要求由專門的運輸車輛進行收運。

16、運輸時混裝混運怎麼罰?

A: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如果出現混裝混運,隨意傾倒、丟棄、遺撒、堆放等行為,將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清除,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吊銷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經營許可證。

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將從5月1日至7月31日,開展為期3個月的生活垃圾強化執法專項行動,重點查處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

17、去飯店吃飯還提供一次性餐具嗎?

A:5月1日起,北京市餐飲服務不得主動向顧客提供一次性餐具,要求餐館設置醒目提示標識。具體包括一次性筷子、勺子、刀具、叉子。

如果餐館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18、住酒店是否還有一次性用品?

A:下個月開始,北京市所有賓館、酒店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浴擦、剃鬚刀、指甲銼、鞋擦。

如果旅館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用品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19、去商超購物要注意什麼?

A:以後居民去超市和市場,沒有免費塑料袋了。根據新條例,北京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免費提供塑料袋。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使用超薄塑料袋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將從5月1日起,開展為期3個月的塑料袋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在農貿市場、便利店、超市等商品零售場所,對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袋,以及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20、五一後在北京旅遊該怎麼扔垃圾?

A:以後來北京旅遊,遊客也要分類投放垃圾了。5月1日前,北京城區內的等級旅遊景區計劃完成垃圾分類硬件設施升級改造,從現有的“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兩類垃圾桶,增加到“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類。今後大家去這些景區,也要按照四類垃圾的分類標準進行投放了。

今年年底前,遠郊區的等級景區垃圾分類硬件設施也將改造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