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评价:赵武灵王死于政变,终究还是没有走出赵武灵王之前几代国君内乱中争立的怪圈。

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一,赵武灵王之死,主观来说,其一,赵武灵王构建二元政治,犯了政治上的低级错误。其二,赵武灵王对自己对赵国的掌控过于自信,错误地低估赵国权贵集团的实力。

①雄主之死。

令世人好奇和想不明白的是,英勇果敢的赵武灵王竟然死在自己亲立的儿子赵惠文王手上。

“闲来凭吊数春秋,阅尽沧桑土一杯。祖龙霸业车申恨,主父雄心宫里愁。”——《沙丘台怀古》

熊心勃勃的赵武灵王正值壮年,不甘寂寞,在攻灭中山国后,又要做中原的霸主,想要夺回王位,重做赵王,结果政变失败,困死沙丘宫,赵国一代雄主赵武灵王的悲惨结局不进令人唏嘘。

②二元政治。

当初赵武灵王立赵何为新王,自己提前退位自称主父。赵武灵王非常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把政权平稳过渡给自己的接班人,而且还要捎带一程。因为自己经常亲自带兵打仗,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遭到不测,到时候,赵国必定会大乱。先前几代国君都是在政变中或者在反政变中即位就是惨痛教训。最重要的是,如果儿子负责国内的政治,自己就可以全心专注于赵国激烈的对外军事斗争,赵武灵王意图在赵国构建二元政治,但是这番设想却严重违背了政权构建的基本规律,最终造成了赵国的内乱。

③反对势力。

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赵武灵王被围困那么久,居然没有一个忠于他的亲信前来搭救,没有任何大臣挺身而出,没有任何援助势力前来干预。说明当时多数人对赵武灵王持着趋于否定的态度,至少是不理解、看笑话、畏惧。而且这种人为数众多,代表着朝堂上的一大批人的立场,可见公子成为首的党羽多么强大。

④争立国君。

在赵武灵王之前,赵国曾发生多起争立国君的政变,其频繁程度为当时各国之最。之前几代国君都是在政变中或者在反政变中即位。

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赵敬侯堂兄弟、赵武公之子赵朝(一作赵朔)作乱,因没有获胜,于是出逃投奔魏国。[1]

赵成侯元年(公元前374年),公子赵胜因与赵成侯争夺君位,而发动叛乱。[2]

成侯赵种二十五年(公元前350年),赵成侯赵种去世,公子赵緤和太子赵语争夺君位,赵緤失败,逃奔韩国。[3]

赵武灵王也不例外,赵武灵王力排众议推行胡服骑射,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与以三朝元老公子成为首的贵族势力产生分歧,自己最后也死于非命。

二,赵国内乱的根源是内政矛盾长久以来一直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客观来说,赵国本身戎狄化就非常严重,以至于政策上比较依赖执行南北两都的两种政策,接下来,由地缘政治势必引发内政隐患,诱发南北两派分裂和对抗。主观来讲,横插在赵国心脏地带的中山国这个毒瘤一直未被拔除,这个问题最终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才得以解决。

①内政矛盾。

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赵国的内政矛盾则体现为华夏族大臣与有戎狄背景的外族大臣之间的矛盾。两派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由于华夏族的大臣蔑视、排挤戎狄族大臣而引起的。在争立国君的两派中往往一派由有戎狄背景的大臣支持、以代郡为根据地,一派由华夏族大臣支持、以邯郸为根据地。

一个国家,两个国都,自古以来都不是什么好事。尾大不掉,据城而守,弑君夺位屡见不鲜。比如牛马,夏天到了,牛虻聚集得多了,牛马就不能摆动它的尾巴了,国家也是这样。——《楚语·范无宇论国为大城未有利者》

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就是占据比都城还大的京邑发动叛乱。[4]

②戎狄之血。

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赵国是一个游牧文明重于农耕文明的国家,赵国的戎狄化非常严重。战国时诸侯相争,使原本周文化独尊的局面逐渐破坏,各地区文化开始有“本地化”的改变趋势。到了战国时代以后,这种情况更明显,赵国的游牧文明占上风。

赵国与林胡、楼烦、东胡、义渠、空同、中山等游牧民族国家接壤,是华夏国家中与北方戎狄各族交流最全面、最深刻的国家,公室与戎狄的通婚程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各国,国民中有大量的胡人和胡人后裔,赵国的文化如同他们国君的血统里有大量的戎狄之血一样,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混合体,胡人文化在赵国也是根深蒂固的。

③一国两都。

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赵国是一个北为游牧文明、南为农耕文明的国家,邯郸与代郡的联系远不如与它们临近的中原和戎狄之间的交流紧密。两个重镇本来在民族和文化上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交通的不便利更加大了这种差别。邯郸与代郡分居赵国的南北,分别是赵国进军中原的基地和制约戎狄的据点。邯郸与代郡之间隔着中山国,邯郸要与代郡交往就得绕很大的圈子,需要经过太行山西侧的上党郡和太原郡才能进入本来处于邯郸北面的代郡,很不方便。 而且,代郡的势力不断渗入到游牧文明的另一个重镇太原郡,邯郸则控制了地近中原的上党郡,赵国的南北分裂局势在扩大。赵国的两种文化、两大政治势力处于不断的争斗状态,而且越离越远。邯郸对代郡的控制本来就一直很不力,而代郡出于同戎狄国家军事斗争的需要又有便宜行事的巨大自治权力,邯郸与代郡实际上是赵国执行南北不同攻略的两个国都。代郡与邯郸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成为了赵国政变的两个牢固据点。赵国有很多贵族就是在控制了代郡后,有了向赵国中央政府挑战的实力。

④中山毒瘤。

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赵国是一个北为游牧文明、南为农耕文明的国家,本来就存在严重的分裂趋势,中山国的横亘中央,使偏居南端邯郸的赵国中央政府对赵国的控制更加不力。

中山国正好楔在赵国的中央地带,全境只有东北角一小块与燕国接壤,其余皆为赵国所包。中山将赵国的领土绽得四分五裂。代郡、邯郸、上党郡与旧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是赵国的四个重镇,由于中山的从中阻隔而交通极为困难。而且中山是一个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插在农耕文明重镇邯郸与游牧文明重镇代郡之间,使代郡偏离赵中央邯郸的离心力更强了。中山虽然不是一流强国,史载“千乘之国”,且处于赵国的心脏地带,给赵国的国家安全和统一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邻近的齐国、燕国与中山相勾结,共同对付赵国。齐、燕把中山作为牵制赵国的最佳搭档,对中山的资助很多。由于齐、燕的阻挠,赵国一直也没有解除自己的这个心腹大患。赵国的几代国君虽然都想干一番事业,由于中山的牵制,赵国的图强大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英武有为的赵肃侯虽然一再击败齐、魏、燕等强国,但却在解决中山的问题上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三,虽然赵国历任国君都试图解决内政矛盾,但是一直功效甚微。直到赵武灵王攻灭中山,打通南北道路,以及强势推行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改革才有效彻底地把统一了赵国君主王权。

①功效甚微。

赵国国君喜欢用没有复杂背景、出身于戎狄的大臣,他们能力出众而易于控制,远较能力平平却野心不小的宗室成员为强。赵武灵王即位后,重用出身于楼烦的楼缓和出身于匈奴的仇液,再加上父亲的托孤重臣肥义,赵国的戎狄外族之臣成了赵武灵王最重要的一批助手。赵国虽然也采用此前一直施用的大臣异地就任制,即有戎狄背景的大臣到农耕文明的中心邯郸,华夏族大臣则到游牧文明重镇代郡为官,以期达到加强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国君控制两派大臣的目的,但这种办法显然功效不大。

②南北统一。

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赵武灵王即位后,就秉承先君遗志,在肥义的帮助下,展开了对中山的进攻,在占领中山国后,赵武灵王便整理代郡和邯郸之间的道路。不久,赵国境内南北的道路就通畅无阻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也更多了。

③统一王权。

直到赵武灵王通过以胡服骑射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赵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进行了一次大改革,使赵国消除了分裂的内在隐患,铁腕整合两方势力,明确各自的地位,将其整合为一个依赖重于排斥的整体,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权体制,牢固地保卫了王权,使赵国从外型到精神真正统一起来,从此王权牢牢把握在国君手上。

四,通常,改革除了富国强兵之外,还涉及到既有利益重新分配,势必有大批人站出来反对。自古改革者,是不落好的。

①历史变法。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都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处。那就是通过改革,富国强兵,削弱权贵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国家富强。

吴起变法,公元前386年—前381年楚悼王当政,任命吴起为令尹,对楚国政治、法律、军事等实行改革。经过变法,楚国国力逐渐强盛,在公元前381年,联合赵国大败魏国,但在楚悼王去世后,吴起变法遭到楚国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最后吴起被射杀,变法以失败告终。[5]

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商鞅变法,彻底废除秦国旧制度,发展经济,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6]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7][8]

不单是是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也便是改革会遭到阻力的真正原因。改革必然要触及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对。

②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虽然赵武灵王在处理继承人的问题上出现了问题,自己最后也死于非命,但这场政变恰恰是由于赵王何牢固地掌握着经赵武灵王改造加强的王权,才没有演变成全国性的大叛乱,赵国才没有因此而实力大损。

经过赵武灵王统一南北对赵国国家结构的整体改造,对赵国国家性格的重新塑造,赵国一跃成为当时的超级强国,与秦国共同成为战国后期争霸战的主角。

③赵国改革。

天无二日,民无二日。首先,赵国争立国君频发的残酷事例直接说明,一个国家有两个首都就会威胁到主权的完整,陷入分裂势力对抗和严重的内耗而损耗实力的泥沼。违背政权构建的基本规律,内乱不止,也是必然。其次,赵武灵王死于政变的残酷事实证明过于理想化的二元政治未免也太天真,是行不通的,国家主权必须完整,不容置疑。最后,值得肯定的是,赵国历代国君清醒的认识到南北分裂终究是个顽疾,然而直到赵武灵王以超前的战略眼光攻灭中山和力排众议的决心和勇气推行胡服骑射等一系列改革,以牺牲自己的代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换来了赵国后来强盛的资本。改革事大,触及各方利益,需要超前的战略眼光、非凡的勇气和全国齐心协力

赵武灵王死在儿子手中。真相:一国两都是硬伤,南北须统一。

总结:赵武灵王死于儿子手中,并非简单的历史事件。而是牵扯到赵国地理上“接壤戎狄,中山横插”、文化上“重戎抑华”、政治上“南北两派对立”、经济上“重游牧轻农业”、军事上“胡服骑射等”、制度上“一国两都”等各方面细节。不了解历史,就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之处。

[1]《资治通鉴·卷一》:赵公子朝作乱,出奔魏,与魏袭邯郸,不克。

[2]《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成侯元年,公子胜与成侯争立,为乱。

[3]《资治通鉴·卷二》:赵成侯薨,公子緤与太子争立。緤败,奔韩。

[4]《左传·隐公·隐公元年》

[5]吴起变法.网易 [引用日期2016-08-30]

[6]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34-135

[7]黄朴民.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选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8]王亚民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