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陝西發展線上經濟的對策建議

疫情下陝西發展線上經濟的對策建議

文 / 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 張鴻 柏露

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出現引發全球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數字經濟這一全新經濟形態已成為新技術革命的重點。自疫情爆發以來,作為社會治理的物質保障,線上經濟成為支撐我國社會有序運轉的關鍵力量。

疫情的發生,對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正常運轉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居家隔離對我國旅遊業、餐飲業、酒店業、交通運輸業、影視業等短期內造成重創,線下經濟短期內呈現低迷狀態,線上經濟成為支撐中國經濟社會有序運轉的關鍵力量。在線醫療方面,平安好醫生、丁香醫生、阿里健康、騰訊醫療、春雨醫生、好大夫在線、企鵝杏仁、微醫、1藥網等十多家平臺上線免費在線問診、健康科普等服務,平臺累計訪問人數居高不下;在線辦公方面,在線辦公小程序、騰訊會議、華為WeLink、用友、藍凌、致遠等紛紛在線上辦公藍海崛起,活躍用戶數量持續增長;在線教育方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期間登錄相應平臺進行在線學習的師生人數,達到了去年整體的128倍,而據艾媒最新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將達3.09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在線教育行業將迎來新的高峰;5G新基建為經濟發展和復工復產的強大網絡支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預測,自2020年起,預計5G帶動直接經濟產出4840億元,間接經濟產出達1.2萬億元,5G無感測溫應用、遠程指導、無人機消毒、無人機配送等均為後疫情時期復工復產提供科技動能。線上經濟的發展將全方位參與到疫情防控和經濟建設中,在新冠陰霾下帶給了人們中出低迷期的光明與信心。

疫情下陝西發展線上經濟的對策建議

陝西在疫情防控中工作雖然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加快線上經濟發展,助力陝西經濟復甦,還需要進一步採取行動:

加速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落實全省5G規劃和基站建設,加速全省所有地級市5G網絡覆蓋和西安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示範區落地。提升大數據設施水平和數據中心建設,深入與華為、阿里巴巴等企業合作,加大技術攻關,精心組織實施,爭取建成一批佈局合理、高效安全的數據中心。拓寬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充分發揮陝西人工智能的企業和科教資源優勢,培育“人工智能+產業”典型應用場景和案例,推動更多生產製造產業智能化發展。

大力推動數字新技術應用。加速推動物聯網產業融合發展,從搭建技術研發平臺、完善產業鏈、打造物聯網產業集群、拓寬物聯網應用場景來實現“萬物互聯”的智慧時代。擴大區塊鏈的應用範圍,積極探尋適合區塊鏈技術的信任成本高、涉及多方協同的應用場景,加速區塊鏈技術與金融、政府、司法、能源、工業製造等的應用。

疫情下陝西發展線上經濟的對策建議

持續發展數字新產業。加大能源製造的數字化發展,以數字技術推進能源生產增效、傳輸高效運行和消費優化升級,構築高效、清潔、安全、經濟的陝西現代能源體系。有序發展數字+農業,加強數字生產能力建設,全方位從生產、管理、銷售等方面實現數字化轉型,加速智慧生產監測、智能管理;加速培育和發展一批新型數字化農業產業園區,推動農業數字化發展。

積極培育數字新業態。積極推廣網紅+電商+直播的帶貨模式,大力支持生產者線上交易,加速陝西電子商務發展,以網紅帶來高流量入口,以互動行為提高消費率,培育數字新業態。加快推進直播+農產品的電商模式,提升農村電子商務培訓質量,帶動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銷售和農戶增收。

疫情下陝西發展線上經濟的對策建議

探索數字教育新模式。

優化全省數字教育資源,補齊農村和偏遠地區的教學資源短板,推廣在線開放課程的網絡學習模式和在線課程資源共享。加大線上教育推廣和課程改革,豐富在線教育內容,探索科教師生創新創業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