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被冤枉的“暴君”

当我在上学的时候,知道的第一代帝王就是——嬴政。在课本上,描述了不少他的丰功伟绩,但当我们老师在讲嬴政的时候,更侧重的是他的“

暴政”,他的“焚书坑儒”。

后来嬴政在我心里,一直都要比其他仁君印象深刻。尤其是当我了解了其他帝王之后,我开始怀疑人们对秦始皇的定义是不是太过严苛?

嬴政:被冤枉的“暴君”

秦始皇



历史上的嬴政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在节选中最后一段,“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意思是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这里的秦王大家不用怀疑,正是未完全征战六国的嬴政。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由许多人共同汇编而成,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参考作用。但是,并不能完全作为历史来看,就像上文列举的《唐雎不辱使命

》,就是非常不符合史实的。

首先在进入帝王将相前,最基本的刀剑是不得佩戴的。

其次在《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刺杀嬴政时,嬴政是带着剑躲开来的,并在最后捅了荆轲八次。由此说明嬴政是会武功的。

再者,以史书上对嬴政的描述,怎么可能看到唐雎拔了剑就跪着向唐雎道歉。

足以说明,在当时的人们也是对嬴政深感不满的,所以在写文章或是记录与嬴政的事情的时候都带有个人色彩,将嬴政描写的胆小懦弱。


嬴政:被冤枉的“暴君”

孟姜女庙


在描述嬴政的暴戾时,最有名的莫过于是孟姜女哭长城了。

因为嬴政征劳役修建长城,孟姜女与新婚丈夫分离,好不容易来到长城,得到的确实丈夫因饥饿劳累死在长城下的噩耗。孟姜女在长城哭了三天三夜,长城奇迹般地出现了断裂。

但事实上,孟姜女哭的并不是嬴政修建的秦长城,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长城。齐长城被誉为是“长城之父”,早于嬴政统一六国之后修建的万里长城。

由此可见,嬴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了多少锅啊。



丰功伟绩

嬴政的成就其实用一行话就可以概括:统一六国、修长城、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灵渠、击匈奴、建直道。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中国一直处于长期分裂的情况下,各国的文化不互通。由于文字、语言等方面的不同,常常邻国之间的交易不能平等地进行。经常会出现“我觉得你占了我便宜,我亏了”的争吵,再加上每个国家的货币不统一,楚国的富商到了秦国就变成了乞丐。

介于这种情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便下令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以秦国通行的文字为基础制定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的货币;将全国的度量衡统一为分、寸、尺、升、斗等,同时也统一了度量的器具。

北击匈奴,南征北越,使中国的版图得到最初的确定。

嬴政:被冤枉的“暴君”

秦朝版图



暴政

修建长城,抵抗匈奴的入侵,显然这一举措的效果很好,各个朝代纷纷效仿,直至今天的万里长城。虽征劳役修建阿房宫和长城,大量的青壮年死亡,民不聊生。但几乎是每代君王都会因为大兴土木去征劳役,而把这一项作为批判嬴政的准则,未免有些不妥。

而人们去强调嬴政的暴政,但事实上他的举措从长远上来看,都是对几千年后的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于结束了五百多年分裂格局的秦朝,不用些铁血手段是万万不可的。嬴政尊崇“韩非子”的思想,效仿法家,依法治国。刑罚的严酷也使子民难以承受,但如此便使得人们不会轻易有叛乱的念头。

嬴政:被冤枉的“暴君”

而被后人所诟病的“焚书坑儒”,这一举措事实上坑杀的并不是儒家。秦朝初建的时候,嬴政推崇的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慢慢得,一些儒家的人们的言论越来越激烈,已经影响到了嬴政作为帝王管理国家的威严。

由此,秦始皇才不得不下定决心“焚书”,而“坑儒”是在“焚书”的第二年,当时嬴政想要长生不老,便召集了大量的术士为他炼丹,但那些术士炼不出来丹,就开始散布嬴政暴君,天道难容的言论。嬴政一气之下将这些骗子全部坑杀,偏偏这个时候,儒生站了出来一起说嬴政的坏话,导致“引火烧身”,也坑杀了些儒生。但事实上,“焚书坑儒”坑杀的是术士。



不知道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有没有对秦始皇嬴政有些改观呢?

事实上嬴政也逃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我是橙子 ,下次我们来聊聊嬴政的“悲惨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