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皆平等,我們皆凡人


你我皆平等,我們皆凡人


我喜歡打羽毛球,為了提升技藝,請教練教球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有的教練上羽毛球課,總喜歡給我示範我的錯誤動作,他模仿我的錯誤動作,特別誇張,特別醜陋。

比如我打高遠球,很使勁揮拍的動作,他模仿給我看,面目猙獰,全身緊縮,就像武打片裡惡人快被打敗時的抽筋動作。

人的思緒萬千,就像天上的雲,這話一點不假,你一不留神,就會錯過很多精彩片刻。我看完他演示的模仿動作,內在情緒翻湧。

最直接的本能反應是抗拒,就好像一個小孩子被家長批評做壞事了,小孩的第一反應就是會說,不,我沒錯,我沒做錯事。我的內在冒出來的一個話語就是,見鬼,我的動作有那麼噁心嗎?你也太誇張了吧。

接著就是抑制不住的負面情緒,感覺惱羞成怒,感覺很不自在。因為內在的小我受到批評了,感覺自己的臉面被撕開了,所以很不舒服。

你我皆平等,我們皆凡人


人總是貌似很理性,至少讓人看起來顯得正常。所以就開始轉念,從感性迴歸理性,慢慢平復內在波濤洶湧的情緒。

來一句自我解嘲的話,嗨,沒辦法,人家是教練,還是有必要聽聽吧,人家應該也不是亂說,說不定有幾分道理。於是,故作鎮定,故作謙虛,皮笑肉不笑,輕聲向他詢問,那我到底要怎麼改才好呢?

想到這裡,我有一點感觸,所有的人類,在他的骨子裡,根深蒂固都是傲慢的。沒有人願意被他人批評,即使明知自己不對,自己可以說,但被別人說,就是不願意。

沒有人願意被他人撇見自己的弱點,然後被橫加批評和指責,所以總是儘量掩飾著,小心翼翼地保護著自己的傷口。

頓時,我覺得自己很偉大,花錢請教練教球,既累又費勁,還得頂著小我總是不斷被評判的壓力和不舒適感,就為了讓自己球技進步一點點,就為了偶爾能贏一兩場貌似不可能贏下來的球,就為了滿足小我假裝比別人好的虛榮感,我也是夠拼命了。

你我皆平等,我們皆凡人


我有各種教練,瑜伽教練,健身教練,羽毛球教練,鋼琴老師,聲樂老師,繪畫老師等等等。不同的老師給我不同的感覺。總有一些老師給我印象深刻,念念不忘。為什麼呢?

因為所有的人都需要讚美和認可,我尤其誇張,只能聽好話,讚美的話,一句批評的話就會讓我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懷恨在心。

而有的老師,他似乎深深懂我的心。在他的課堂裡,幾乎沒有批評的字眼,只有讚美和鼓勵,只是適當的時候給予溫和的指導,這樣的老師讓我感覺特別舒服。

他會讓我感覺我真的很棒,很優秀,很特別,小我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膨脹,越學越有信心,自我感覺越來越好。你上了課,還想一直上下去,意猶未盡。他很謙卑,他從沒有故意把自己端成老師,而是和你平起平坐,一起探討研究學習這件事。

因為學習本來就是雙向的,不是你教我學,而是我們一起學習,老師學習如何教,學生學習如何接受老師教的那一套東西。

教的過程需要藝術,不是強加,不是填塞,不是逼迫,要和風細雨,要仔細聆聽,要耐心等待,要呵護有加。

學的過程需要更多的謙卑和靜心,尤其是成年人,更需要放低心態,放空心態,然後才有可能讓新的東西進來,要克服焦躁情緒,要放下急於求成的心,要把學習當成享受的過程。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到,教練和學生的最好關係應該是這樣的,那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何嘗不是呢?父母教,孩子學,父母如何教,孩子才能學得好,這是備受所有家長關注的話題。

在我看來,其實很重要的一點,這是核心問題,父母如何保持自己足夠的謙卑,不要太把自己當父母看,儘量和孩子平起平坐,把孩子當朋友,和他平等對話,也許會讓孩子感覺更舒服,他會更願意接受你要給的知識和禮物。

你我皆平等,我們皆凡人


再進一步,萬事萬物都是平等的,沒有人比其他人更高一等。即便地上的小花,天上的小鳥,遠處飄來一朵雲,我們難道不都是宇宙的一分子嗎?我們難道不是同呼吸共命運嗎?

尊重萬事萬物,尊重身邊所有的人事物,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在所有的關係中,都能保持平等的心態,是不是這些關係就會讓人感覺更放鬆更愉悅呢?比如領導和下屬,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朋友之間等等等。

這時候好奇怪,我的耳邊突然想起一段熟悉的旋律,李宗盛的凡人歌,很老的歌,1991年寫的。打開網易,聽了幾遍,忍不住落淚,有一些悲傷,還有些許落寞,更多的傷感和懷舊。內心突然冒出兩句話:

你到底要經歷多少的挫敗和苦痛,你才會徹底領悟到這個最直白最簡單的道理。

你到底要爬過多少座山頭和高峰,你才會真正相信你自己是最棒的並無需證明。

凡人歌歌詞分享如下: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

既然不是仙,難免有雜念;道義放兩旁,利字擺中間。

多少男子漢,一怒為紅顏;多少同林鳥,已成分飛燕;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戀;愛人不見了,向誰去喊冤。

問你何時曾看見,這世界為了人們改變?

有了夢寐以求的容顏,是否就算是擁有春天?


你我皆平等,我們皆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