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國為映照,討論歷史上“軸心時代”出現的必然原因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軸心時代”發生的地區大概是在北緯30度上下,就是北緯25度至35度區間。這段時期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雅思貝爾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

以中國為映照,討論歷史上“軸心時代”出現的必然原因

軸心時代中國的先賢們

一、何為“軸心時代”

在距今兩千八百年之前,也就是公元前800年,一直到公元前200年,人類的精神文明進入到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在這個時間段中,中國有以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等人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希臘有著名的希臘三賢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古希臘七賢,古印度有喬達摩,也就是後來的佛陀,以色列有猶太教的那些先知們。這些令人景仰的思想家哲學家們,全部都集中出現在這個時代。

如果看地圖的話,我們會看到上述所說的這些地方大致都在北緯三十度上下的區間內,這些人的思想不僅僅在當時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而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深刻地影響了後世。

以中國為映照,討論歷史上“軸心時代”出現的必然原因

軸心時代所涉及到的區域

“軸心時代”的思想最初由德國的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提出,他認為雖然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之間雖然相隔萬里,但是在軸心時代的文化卻有著很多相似相通的地方,他的這個觀點,在他的《歷史的起源與目標》中有明確的敘述,而後來英國的著名作家阿姆斯特朗寫了一本書叫作《軸心時代》,詳細闡述了中國、印度、中東和希臘這幾個地方是如何哺育出人類宗教和哲學傳統的。

那麼為什麼歷史上會出現“軸心時代”?這個時代的出現是必然的嗎?如果是必然的話,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樣一個時代的出現?我希望能夠通過以中國為映照,來設想推斷“軸心時代”所出現的必然原因。

二、軸心時代時的各個地區出現的思想和人物

  • 中國

中國在這段時間中思想界有一個很出名的局面叫作百家爭鳴,這個恐怕也不用我多說。百家爭鳴的局面維持時間大概就是

春秋戰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與軸心時代所描述的時間基本上是吻合的。

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中國先賢,有許多一直到現在還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深遠,比如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等,但是這個時候不僅僅只有我們所熟悉的這些,根據《四庫全書總目》的說法,各家各派應有上千家,而《漢書·藝文志》之中記載的有名字的是189家,但是最後比較出名有影響力的也就十家,分別是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後來西漢劉歆在《七略·諸子略》中去掉了小說家,稱之為九流,這便是俗稱的“十家九流”。

以中國為映照,討論歷史上“軸心時代”出現的必然原因

諸子百家

在這個時期,中國出現了一個思想爭鳴空前繁榮的時刻,各家各派著書立說,廣收門徒,相互辯論,高談闊論,每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思維碰撞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而且是遠遠超越,所以中國在這個時期思想飛速前進,形成了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哲學,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

  • 古印度

古印度在這期間最出名的一個人物就是喬達摩了,說喬達摩這個名字可能大家聽起來並不熟悉,實際上喬達摩就是釋迦牟尼,也稱佛陀,是佛教的創始人,現在一說佛教就認為是起源於印度,然後潛意識就認為釋迦牟尼也出生在印度,事實上釋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而迦毗羅衛國的地址在今尼泊爾境內,所以有時候尼泊爾的人會鳴不平。

釋迦牟尼的觀點最為關注人的人心,算是唯心主義學說,

佛全部的修行都是為了解決人世間的苦,佛教的思想基本也是這個觀點貫徹一切,而佛教對後世的影響不用我說,大家看身邊就能夠看得出來有多大了。

  • 古希臘

古希臘最輝煌的時期是希臘古典時代,一般普遍認為是公元前510年到公元前323年,這個時期的文化還影響了古羅馬文明,並且對西方的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對現在的藝術、科學、文化、哲學等方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以中國為映照,討論歷史上“軸心時代”出現的必然原因

諸子百家版《雅典學院》

在這個時期,古希臘出了三個享譽世界的思想家,這三人便是被稱為希臘三賢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而柏拉圖式亞里士多德的老師,這三人的事蹟也算是一件美談了。

希臘古典時代奠定了西方古典哲學的框架,而這師生三人則將真理和本質的思想推向了高潮,比如亞里士多德極為出名的那句話:吾愛我師,吾更愛真理。正是將追求真理推到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三、以中國為映照看各個地區的情況

  • 中國當時的情況

春秋時期,諸侯稱霸,齊桓公晉文公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論語》中孔子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禮壞樂崩。到了戰國,眾多的小國要麼附庸大國,要麼被吞併,總體來說維持了七大國的局面。但是總體來說無論是春秋時期還是戰國時期,諸侯們的權利極大,在自己的領土上與皇帝無異,為了擴大領土,獲取利益,各國君主不斷征伐其他國家,而

各家學派也是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著書立說,立下不同的言論,而後各家各派相互爭執,相互辯論。

也就是說當時出現百家爭鳴這個局面的原因,總體來說原因有三。

第一,利益為本。在當時出現的絕大部分學派都是為了不同群體的利益,一方面有不同國家的利益,另一方面有不同階層的利益,因為群體不同,利益不同,所以言論不同。

第二,思想自由。當時的學術言論是很自由的,因為他們不會隸屬於某一個團體某一個國家,而是相對獨立,面對各個君主的態度是用之則留不用則去,正因為思想沒有束縛,所以各家各派可以天馬行空,可以自由爭論。

第三,技術發展。這個階段儘管征伐不斷,但是科學技術依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各個科學學科在當時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也就代表著人們的認知的提高,也從另一個層面上形成了爭鳴。

  • 古印度當時的狀況

釋迦牟尼當時所處的地區,是北印度恆河流域,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幾個文明之一,有十六個大國在此地爭雄。因為統治需要,種姓制度,也就是一種以血統論的社會制度逐漸嚴格起來。當時印度的宗教風氣重解脫,所以對哲學和思想的追求非常普遍,當時在印度先是婆羅門教佔據宗教的主導地位,後來出現了佛教等與婆羅門形成對立的沙門宗教,釋迦牟尼就是佛教的創始人。

以中國為映照,討論歷史上“軸心時代”出現的必然原因

釋迦牟尼像

釋迦牟尼的父親是釋迦族的首長之一,母親是摩耶夫人,所以算是出身貴族,但是釋迦族所屬的勢力處於強敵的威脅之下,難以逃脫被吞併的命運,所以儘管他生活富裕,但是也深深受到了這種環境的影響,這也是他出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據說釋迦牟尼見到蟲子被農夫掘起,又被飛鳥啄食,由此聯想到了眾生相殘,感受到眾生疾苦,陷入了對眾生疾苦的思考之中,後來他出城分別見到老人、病人、死人,最後看到出家沙門,於是決定出家。也就是說,釋迦牟尼最初所思考的,是眾生疾苦,而佛教想要做到的,也是解脫眾人。

  • 古希臘當時的狀況

希臘當時正處於希臘古典時代,也就是古希臘歷史上希臘文明最輝煌的時代,而希臘歷史上著名的希波戰爭和伯羅奔尼撒戰爭也是發生在這個時期。在這段時間中希臘在希波戰爭中戰勝了波斯帝國。在希波戰爭的結束時期雅典海軍打敗了波斯帝國,並與波斯帝國簽訂協議,規定波斯放棄了對希臘城邦的統治,而雅典由於其強大的海上優勢成為了希臘事務的主導者。

以中國為映照,討論歷史上“軸心時代”出現的必然原因

伯羅奔尼撒戰爭

原本希臘戰勝波斯帝國,這使得希臘民主制度自證自信,但是後來希臘卻因為內亂再次陷入了不斷的動盪之中,先是雅典與斯巴達之間爆發戰爭,持續三十年之後簽訂了和平協議。後來雅典和斯巴達再次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這次戰爭之後,斯巴達確立了其在希臘的統治地位,但是這並沒有持續多久,雅典在逐漸恢復實力之後聯合其他城邦再次挑戰斯巴達的統治,希臘再次陷入戰亂之中。在經過不斷的鬥爭之後,希臘進入了馬其頓干涉希臘事務的時期。

而伴隨著亞歷山大的死亡,馬其頓如同曇花一現,瞬間四崩五裂,希臘進入希臘化時代,這個時候的羅馬不斷擴張,最後將希臘化諸國全部劃入了羅馬的版圖,這便是羅馬帝國。

四、出現“軸心時代”的根本因素

通過對各個地區情況的分析,我們會發現各地區的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軸心時代的各個國家基本上都是處於相對的動亂時期,而且是多個政權共同存在,共同爭霸,但是這個僅僅是最淺層次的表現,如果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結論,也許可以作為出現“軸心時代”原因的最終答案。

第一:文明出現,卻處亂世

在這個時期,人類的農業商業製造業等等進入了一個新的高峰,正處於比較快的發展時期,人類文明也進入了鐵器時代,物質生活相對起之前更加有保障,而物質生活的保障會自然而然促進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所以文明的進步是自然會出現的。

但是這時候各個地區卻都處於一個相對動盪的時期,中國自然不必說,處於春秋戰國,而古希臘則是眾城邦之間的紛爭,另外還有波斯帝國等強敵對其虎視眈眈,古印度則處於十六國紛爭的時期,為了解決這種狀況,解決人民疾苦,一些人開始了在思想上的探索,來尋求解決辦法。

第二:開始對本源思想的探索

在這個時期追求思想,探索思想的人幾乎全都是奔著最本源的思想去的,在中國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對宇宙萬物的“道”的思考。在古印度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對心的探索。而再古希臘的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到對時間真理的探尋,這所有的一切,都是探索思考的哲學最本源的一些東西,而先哲們到底是如何思考的這些東西,我們確實不得而知了。

第三:思想言論絕對自由的時期

不得不說盡管這個時期處於動盪時期,但是對人們的思想卻幾乎是沒有什麼限制的,幾乎是整個歷史上思想最為自由的時期,而反觀各個國家的思想自由時期,全都會出現思想界的重大飛躍進步。在那時中國有百家爭鳴,稷下學宮。古希臘有公民大會。可以對國家的任何方面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獨特的言論,在不斷的思想碰撞下源源不斷的產生新的思想並促進進步,思想環境極為寬鬆,在這種環境之下思想飛躍是正常,不進步才是最為奇怪的事情。


綜合上面這些原因,軸心時代各個地區的思想才迎來了一次飛躍,而同一時期不同地區共同出現了思想的飛躍,而且彼此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可能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或者這些巧合,彼此之間形成了奇妙的共振,從而深刻的影響了整個世界,乃至於深刻影響了後世的方方面面,一直到現在讀起先賢們的哲學思考,依舊感覺到驚歎不已,讓人敬服。

參考資料:(雅思貝爾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凱倫·阿姆斯特朗《軸心時代》)、《四庫全書》、《漢書》、《七略》、(季羨林《論釋迦牟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