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为映照,讨论历史上“轴心时代”出现的必然原因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雅思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以中国为映照,讨论历史上“轴心时代”出现的必然原因

轴心时代中国的先贤们

一、何为“轴心时代”

在距今两千八百年之前,也就是公元前800年,一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的精神文明进入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间段中,中国有以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等人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希腊有著名的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古希腊七贤,古印度有乔达摩,也就是后来的佛陀,以色列有犹太教的那些先知们。这些令人景仰的思想家哲学家们,全部都集中出现在这个时代。

如果看地图的话,我们会看到上述所说的这些地方大致都在北纬三十度上下的区间内,这些人的思想不仅仅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而且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后世。

以中国为映照,讨论历史上“轴心时代”出现的必然原因

轴心时代所涉及到的区域

“轴心时代”的思想最初由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他认为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虽然相隔万里,但是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着很多相似相通的地方,他的这个观点,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有明确的叙述,而后来英国的著名作家阿姆斯特朗写了一本书叫作《轴心时代》,详细阐述了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这几个地方是如何哺育出人类宗教和哲学传统的。

那么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轴心时代”?这个时代的出现是必然的吗?如果是必然的话,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一个时代的出现?我希望能够通过以中国为映照,来设想推断“轴心时代”所出现的必然原因。

二、轴心时代时的各个地区出现的思想和人物

  • 中国

中国在这段时间中思想界有一个很出名的局面叫作百家争鸣,这个恐怕也不用我多说。百家争鸣的局面维持时间大概就是

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与轴心时代所描述的时间基本上是吻合的。

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中国先贤,有许多一直到现在还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深远,比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等,但是这个时候不仅仅只有我们所熟悉的这些,根据《四库全书总目》的说法,各家各派应有上千家,而《汉书·艺文志》之中记载的有名字的是189家,但是最后比较出名有影响力的也就十家,分别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后来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去掉了小说家,称之为九流,这便是俗称的“十家九流”。

以中国为映照,讨论历史上“轴心时代”出现的必然原因

诸子百家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个思想争鸣空前繁荣的时刻,各家各派著书立说,广收门徒,相互辩论,高谈阔论,每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思维碰撞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且是远远超越,所以中国在这个时期思想飞速前进,形成了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尤其是孔子的儒家哲学,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 古印度

古印度在这期间最出名的一个人物就是乔达摩了,说乔达摩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听起来并不熟悉,实际上乔达摩就是释迦牟尼,也称佛陀,是佛教的创始人,现在一说佛教就认为是起源于印度,然后潜意识就认为释迦牟尼也出生在印度,事实上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而迦毗罗卫国的地址在今尼泊尔境内,所以有时候尼泊尔的人会鸣不平。

释迦牟尼的观点最为关注人的人心,算是唯心主义学说,

佛全部的修行都是为了解决人世间的苦,佛教的思想基本也是这个观点贯彻一切,而佛教对后世的影响不用我说,大家看身边就能够看得出来有多大了。

  • 古希腊

古希腊最辉煌的时期是希腊古典时代,一般普遍认为是公元前510年到公元前323年,这个时期的文化还影响了古罗马文明,并且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现在的艺术、科学、文化、哲学等方面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以中国为映照,讨论历史上“轴心时代”出现的必然原因

诸子百家版《雅典学院》

在这个时期,古希腊出了三个享誉世界的思想家,这三人便是被称为希腊三贤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而柏拉图式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这三人的事迹也算是一件美谈了。

希腊古典时代奠定了西方古典哲学的框架,而这师生三人则将真理和本质的思想推向了高潮,比如亚里士多德极为出名的那句话: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正是将追求真理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以中国为映照看各个地区的情况

  • 中国当时的情况

春秋时期,诸侯称霸,齐桓公晋文公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论语》中孔子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礼坏乐崩。到了战国,众多的小国要么附庸大国,要么被吞并,总体来说维持了七大国的局面。但是总体来说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诸侯们的权利极大,在自己的领土上与皇帝无异,为了扩大领土,获取利益,各国君主不断征伐其他国家,而

各家学派也是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著书立说,立下不同的言论,而后各家各派相互争执,相互辩论。

也就是说当时出现百家争鸣这个局面的原因,总体来说原因有三。

第一,利益为本。在当时出现的绝大部分学派都是为了不同群体的利益,一方面有不同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有不同阶层的利益,因为群体不同,利益不同,所以言论不同。

第二,思想自由。当时的学术言论是很自由的,因为他们不会隶属于某一个团体某一个国家,而是相对独立,面对各个君主的态度是用之则留不用则去,正因为思想没有束缚,所以各家各派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自由争论。

第三,技术发展。这个阶段尽管征伐不断,但是科学技术依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各个科学学科在当时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也就代表着人们的认知的提高,也从另一个层面上形成了争鸣。

  • 古印度当时的状况

释迦牟尼当时所处的地区,是北印度恒河流域,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文明之一,有十六个大国在此地争雄。因为统治需要,种姓制度,也就是一种以血统论的社会制度逐渐严格起来。当时印度的宗教风气重解脱,所以对哲学和思想的追求非常普遍,当时在印度先是婆罗门教占据宗教的主导地位,后来出现了佛教等与婆罗门形成对立的沙门宗教,释迦牟尼就是佛教的创始人。

以中国为映照,讨论历史上“轴心时代”出现的必然原因

释迦牟尼像

释迦牟尼的父亲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所以算是出身贵族,但是释迦族所属的势力处于强敌的威胁之下,难以逃脱被吞并的命运,所以尽管他生活富裕,但是也深深受到了这种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他出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说释迦牟尼见到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由此联想到了众生相残,感受到众生疾苦,陷入了对众生疾苦的思考之中,后来他出城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最后看到出家沙门,于是决定出家。也就是说,释迦牟尼最初所思考的,是众生疾苦,而佛教想要做到的,也是解脱众人。

  • 古希腊当时的状况

希腊当时正处于希腊古典时代,也就是古希腊历史上希腊文明最辉煌的时代,而希腊历史上著名的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是发生在这个时期。在这段时间中希腊在希波战争中战胜了波斯帝国。在希波战争的结束时期雅典海军打败了波斯帝国,并与波斯帝国签订协议,规定波斯放弃了对希腊城邦的统治,而雅典由于其强大的海上优势成为了希腊事务的主导者。

以中国为映照,讨论历史上“轴心时代”出现的必然原因

伯罗奔尼撒战争

原本希腊战胜波斯帝国,这使得希腊民主制度自证自信,但是后来希腊却因为内乱再次陷入了不断的动荡之中,先是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持续三十年之后签订了和平协议。后来雅典和斯巴达再次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次战争之后,斯巴达确立了其在希腊的统治地位,但是这并没有持续多久,雅典在逐渐恢复实力之后联合其他城邦再次挑战斯巴达的统治,希腊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在经过不断的斗争之后,希腊进入了马其顿干涉希腊事务的时期。

而伴随着亚历山大的死亡,马其顿如同昙花一现,瞬间四崩五裂,希腊进入希腊化时代,这个时候的罗马不断扩张,最后将希腊化诸国全部划入了罗马的版图,这便是罗马帝国。

四、出现“轴心时代”的根本因素

通过对各个地区情况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各地区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轴心时代的各个国家基本上都是处于相对的动乱时期,而且是多个政权共同存在,共同争霸,但是这个仅仅是最浅层次的表现,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也许可以作为出现“轴心时代”原因的最终答案。

第一:文明出现,却处乱世

在这个时期,人类的农业商业制造业等等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正处于比较快的发展时期,人类文明也进入了铁器时代,物质生活相对起之前更加有保障,而物质生活的保障会自然而然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所以文明的进步是自然会出现的。

但是这时候各个地区却都处于一个相对动荡的时期,中国自然不必说,处于春秋战国,而古希腊则是众城邦之间的纷争,另外还有波斯帝国等强敌对其虎视眈眈,古印度则处于十六国纷争的时期,为了解决这种状况,解决人民疾苦,一些人开始了在思想上的探索,来寻求解决办法。

第二:开始对本源思想的探索

在这个时期追求思想,探索思想的人几乎全都是奔着最本源的思想去的,在中国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对宇宙万物的“道”的思考。在古印度的思想中可以看到对心的探索。而再古希腊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对时间真理的探寻,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探索思考的哲学最本源的一些东西,而先哲们到底是如何思考的这些东西,我们确实不得而知了。

第三:思想言论绝对自由的时期

不得不说尽管这个时期处于动荡时期,但是对人们的思想却几乎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几乎是整个历史上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而反观各个国家的思想自由时期,全都会出现思想界的重大飞跃进步。在那时中国有百家争鸣,稷下学宫。古希腊有公民大会。可以对国家的任何方面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言论,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下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的思想并促进进步,思想环境极为宽松,在这种环境之下思想飞跃是正常,不进步才是最为奇怪的事情。


综合上面这些原因,轴心时代各个地区的思想才迎来了一次飞跃,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共同出现了思想的飞跃,而且彼此之间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可能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或者这些巧合,彼此之间形成了奇妙的共振,从而深刻的影响了整个世界,乃至于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方方面面,一直到现在读起先贤们的哲学思考,依旧感觉到惊叹不已,让人敬服。

参考资料:(雅思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四库全书》、《汉书》、《七略》、(季羡林《论释迦牟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