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作業沒完成,老師應該批評嗎?


學生作業沒完成,老師應該批評嗎?

無意間在《今日頭條》上看到“楓糖媽媽”的這篇:

此文擺事實講道理,對當前普遍存在的這個問題多角度解讀,層層分析,並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破局方法,很有現實意義,值得家長和老師們參考。


學生作業沒完成,老師應該批評嗎?


學生作業沒完成,老師應該批評嗎?


當然,推薦此文,還因為作者在文中的“破局”部分,寫到了她讀我的一篇文章後的感受。她這樣寫道:

再回來看看老師的困惑:學生到底能不能批評?顯然“能不能”並不是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在於老師“會不會批評”。

……

溫州一位老師曾經在《沒想到,我傷了學生的自尊》(詳情點擊中講述自己通過孩子的日記發現自己在班裡的一次“為孩子好”的講話傷害了孩子,並真誠地跟孩子道歉和鼓勵孩子,並得到孩子諒解的故事。這篇文章讀起來非常令人感動,能夠感受到這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又重視孩子心理的老師。許多人會感嘆,孩子很幸運,遇到一位好老師。

在這個故事中這位老師出自本心的道歉方式,就像某些“正面管教”的案例一樣經典。筆者不禁要想,如果這些“正面案例”能讓更多的老師學習和使用,是不是好老師能成倍地增加?好學生也成倍地增加呢?掌握了“正確的批評方法”,老師們是不是就不用在困惑“該不該批評”了?

所以,老師們在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研究如何更好地讓孩子理解複雜的數學原理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學學兒童心理學,瞭解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掌握批評的藝術。這樣,“應不應該批評”就不再成為問題了。


學生作業沒完成,老師應該批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