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大齡剩女相親20多次,結果全都失敗,她說:我只考慮有錢人

近些年來我們周圍大齡剩女的數量越來越多,很多30-40歲的女性沒有結婚,她們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她們一直保持單身。大齡剩女數量的增多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張姐今年40歲,她依然單身,這些年來她急於把自己嫁出去,她相親20多次,結果全都失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40歲大齡剩女相親20多次,結果全都失敗,她說:我只考慮有錢人

張姐年輕時很漂亮,她身材苗條,氣質出眾,長相不錯,見過她的人沒有不誇她的。

張姐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她想過上富貴的生活,她唯一可以仰仗的就是她的美貌,她想通過“嫁得好”實現自己的理想,走上人生巔峰,因而她從20多歲就開始嚮往奢侈的生活。

很多人都給她介紹對象,那些普通人她都不感興趣。她想方設法去參加各種高端聚會,接觸各行各業的精英,她希望通過這種形式結交有權有勢的人,並且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

為了擠進富人的圈子,張姐花了很大的心血,她參加各種培訓班,同時花了很多錢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富家女,她信心滿滿地去參加各種社交活動。

40歲大齡剩女相親20多次,結果全都失敗,她說:我只考慮有錢人

在她30歲之前她談了兩個有權有勢的男朋友,一個是比她大10多歲的公司精英A,另一個是和她年齡相當的富二代B。

張姐和A交往了半年,A自稱自己未婚,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姐發現他已經結婚生子,她非常傷心,當即提出分手。B表面上對張姐很殷勤,背地裡卻和好幾個女孩子曖昧,這讓張姐無法接受,後來他們不歡而散。

這段經歷給張姐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從那時起她對所有男人都不信任,她覺得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那段時間她把精力全都投入到工作中,很快她當上了公司的部門主管,她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觀。

在她36歲時她的同齡人基本上都結婚了,大部分人都有了孩子,與此同時張姐的父母經常向她催婚,這時張姐有了危機感,她開始頻繁相親。

40歲大齡剩女相親20多次,結果全都失敗,她說:我只考慮有錢人

幾年過去了,她相親的次數達到20多次,然而她沒有遇到一個她中意的相親對象。

有人問她原因,她這樣回答:“我只考慮有錢人,我想過高品質的生活。”

在她所有的相親對象中,有20多歲的小夥子,也有50多歲的中年人,他們的身高、長相、社會背景、文化程度各不相同,但是張姐單單對他們是否有錢格外在乎。

談到她的擇偶條件時,張姐這樣說:

“我今年40歲了,我在歲數上不佔優勢,但是我成熟穩重,這是我的優勢。我不會像二三十歲的小姑娘那樣隨意任性,無理取鬧,我很體貼,很懂得情趣,很會生活。”

“我之所以要選擇有錢人,就是因為我想讓自己的婚姻起點高,我都40歲了,我不想過再苦日子了。”

“我遇到不少條件不錯的年輕人,他們未來可能會成功,不過他們現在沒有錢,我嫁給他就要和他一起受苦受累,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40歲大齡剩女相親20多次,結果全都失敗,她說:我只考慮有錢人

“我也遇到不少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他們沒有什麼作為,他們以後也不可能有大出息了,我嫁給這樣的人得不到什麼好處,只能耗費我的青春。”

“我相親了二三十次,我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人,但是我相信我會找到我的另一半,如果我真的找不到,我寧願單身一輩子。”

現在張姐一邊忙著工作,一邊忙著繼續相親,她的擇偶標準並沒有因為她歲數大做出調整,她想嫁給有錢人,過上優越的生活,她為此一直在努力。

張姐代表了一部分女人的生存狀態,她們渴望一段美滿的婚姻,渴望過上幸福的生活,同時她們希望嫁給有錢人,實現人生的飛躍。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樣的想法很難實現。

40歲大齡剩女相親20多次,結果全都失敗,她說:我只考慮有錢人

對於女人來說,最好的結婚年齡是20-35歲,大齡剩女在婚姻市場上沒有太大優勢。她們要想早一點把自己嫁出去,降低擇偶標準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張姐卻死守著“嫁給有錢人”這一條不放手,這是她至今嫁不出去的最大原因。如果她不及時對自己做出改變,她找到合適伴侶的幾率微乎其微。

你認為張姐只嫁有錢人的做法對嗎?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