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協還能“鳳凰涅槃”嗎?

作為一個非資深書法票友,連村級書協都沒有加入的人,卻恬不知恥、一本正經地聊書法、臧否中書協,好像有點不夠格喲!不過現在不要臉的人多了,我也不要臉一回。多一個八聖山人不算多,少一個不算少,最多是“

五十步笑百步”

中書協還能“鳳凰涅槃”嗎?

八聖山人行書局部

最近網上優遊閒逛,發現比較感興趣的是書法界大佬“趙長青接受組織調查”的事,這位在書法界手眼通天的“大哥級”“書法家”,很久沒有露面了,還讓人真有點不習慣,我這人犯賤,假話聽多了,還真有點想念。回憶那貌似大儒級的範兒往主席臺上一站,滿口“弘揚傳統”、“振興書法”的大道理講得特別高亢在理,很難找出語言邏輯、政治理論、道德規範的瑕疵,妥妥的“專家型”領導。先聲明一下:我就事論事,沒有落井下石的想法,即使我一個網上無聊閒漢想落井下石,分量也夠不著到“壓秤的地步”!

大家可能知道我要拐彎抹角說事了,來點直接的吧。不過還是老套路,先捋捋中書協這些年的“成就”,再展望未來!

從中書協成立到啟功時代

中書協自1981年成立以來,從文藝中興到“啟功時代”,書協最著名有舒同和啟功兩位大師。

舒同,第一任中書協主席,也是中書協的開拓者和書法大家,其書法風格獨特,“七分半”書體自成面目。在當時,他的領導地位足以領袖群倫,書法地位也是甚高。雖然有人認為他的書法只是只重線條,並一味規範 化和概念化,因卻少文化底蘊而影響其傳承。作為一個書法家來說,能玩到他的水平已經是非常不錯了,“雞蛋裡面挑骨頭”“吹毛求疵”是無意義的。

中書協還能“鳳凰涅槃”嗎?

八聖山人榜書牌匾局部

不得不補充一點,當時由於時代侷限,中國書法的民間立場沒有得到繼承發揚,特別是解放前遺老遺少,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傳統耕讀家庭出身,“窮不丟書,富不丟書”,他們當中有不少人的書法根基厚實,由於歷史原因,絕大部分被迫“封筆”,這是書法史上的損失。

啟功先生是第二屆中書協主席,在當時亦是眾望所歸,先生的國學基礎、鑑賞水平都是槓槓的,反對者寡。現在有少數人質疑老先生的書法水平,個人認為,啟功先生的書法造詣深厚,是非常傳統的文人書法,清秀流麗,文氣拂面,寫出了味道。把啟功體發揮到瞭如佛如仙的地步,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因此,搞書法評論不應該用一個模子來衡量其所有,不能用欣賞王鐸和趙之謙的書法眼光,來規範啟功和弘一法師的書法,個人性格不一樣,對書法的看法也不一樣,書法是“寫心”,就是這個道理。

啟功老先生在書協的主席位置上時間不很長,當時正值經濟髙速發展的時候,書畫收藏也漸漸火熱起來了,

“中國書法家協會”這塊金字招牌也漸漸顯露出“含金量”,主席 、副主席、理事的書法作品價格也水漲船高,在一些有經濟頭腦的書法界人士來說,無疑嗅到了無限商機,這年頭,沒有一個恨錢的,他們也漸漸地露出了加入中書協的初衷和本領面目。因此,在競選中,曾經出現過有的婆娘兒女一起上,使出了看家本領,把競選當成了“獸鬥場”,靠耍渾勁、玩獸性志在必得,中書協被鬧得雞飛狗跳。

中書協還能“鳳凰涅槃”嗎?

八聖山人行書局部

老先生看到了這噁心的現象,不玩了。“屁股上兩巴掌,不帶走一點灰塵。”做學問去啦!

從“啟功時代”到“蘇士澍時代”

其實,我最不喜歡寫的就是這個時段。

這段時間是書法界最黑暗的時候,少數人把書協當成了自家的無限責任公司,權力無真空包裝,上下其手,自家報紙成了抬高身價的大呼小叫的嘍囉、抬轎的壯夫。前後任行跡軌同,且長袖善舞。自鳴得意的書法,都是半路出家的、生拉硬扯的野狐禪,把天下人噁心得翻腸倒肚,自己卻躲在犄角旮旯裡面數銀子,心情自然是美美的。更有甚者,有的整天象服了興奮劑一樣,鉚足勁頭,批量生產作品,少數人撈得盆滿缽滿,然後逍遙五湖。居然有人還不滿足,幹起了齷齪的行賄受賄、賣官鬻爵的下三濫勾當,把中書協玩出了天際,玩成了:“一級”殘廢,一堆精神廢墟、一幢徹頭徹尾的爛尾樓。“頭上長瘡,腳下流膿”

,再找不到再好的詞語來形容了。

中書協還能“鳳凰涅槃”嗎?

八聖山人草書局部

蘇士澍稱職否?

中書協自從蘇士澍上臺以後,他上任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拒絕醜書”等等工作,至於路子是否康莊,不作置喙,但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老蘇沒有整天象開印刷廠的,以忽悠他的書法為主業。還在勤於引導書風,普及大眾書法,還是可圈可點。書壇風氣稍有好轉,但是要把

“病入膏肓”中書協治理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有不少人質疑他的書法修為,在下認為:當一個好領導,能存敬篤,重人品和管理,對於書法界就阿彌陀佛了

《水滸傳》中的宋江,號稱“及時雨”,但他卻是個“文治武功”都沒有的主。論文的,用重磅壓榨機也榨不出這黑矬子二兩墨水來。特別是“武力為王”時代,他的功夫是一百單八將中是差不多墊底的主,連幾個女將個個都能把他菜得“七葷八素”,而他照樣把一幫“風高放火、月黑殺人”的暴虐成性的草寇治理得一愣一愣的,沒有了脾氣。因此:不一定要求領導必須是技術權威,不一定袁隆平就非得當農業部長、屠呦呦就非得得當衛生部長、莫言就非得當文化部長。

中書協還能“鳳凰涅槃”嗎?

八聖山人行書局部

書法界繞不開的話題

現在拋開書法的傳統、思想、精神、靈魂一系列的高大上詞彙,以草根眼光直接了當瞧瞧書協眼前需要面臨的問題。

當前,中書協已經正經八百的成了民間團體,從實際意義上說已經脫離了“官”字頭,與行政機關已經脫鉤。但是書法界尚無第二家分店,具體工作職能和社會功能沒啥變化,今夕一轍、套路依舊。說白了,只是當頭的不拿財政工資了,這對於中書協的領導們來說:毛毛雨,忽略不計

別說我這人粗俗,無修養,不像文人一提到錢就要轉十八道灣才到正題。來點直接的,有經濟利益的地方就容易產生腐敗,這個問題迴避不了,想繞都繞不開。

中書協以前在廣大書法愛好者眼中是何等的神聖,被糟蹋得髒汙狼藉、烏煙瘴氣,其實就一個字在作怪──“錢”,“千里做官為的吃穿

”,天下人皆不免俗,其實是本分之取,取之亦有度,超過了線則變成了“貪”,誰能精確掌握這個度,只能說是靠內部機制了。

中書協還能“鳳凰涅槃”嗎?

八聖山人行書局部

重新評估中書協的“精神價值”和“生態系統”

中書協已經被透支了應有的歷史價值,現在是考慮怎麼找回其精神層面的東西之時了。那種王右軍文氣撲鼻的飄若游龍的逸氣,顏筋柳骨的雄強神峻……更重要的是,歸還千萬書者心中那塊乾淨的方寸之地、那份傳承數千年的對華夏文化的敬畏和虔誠、那種有別於其它文化的獨特文化情愫、那種融於民族基因的審美範式、能夠獨立於未來的先進族群的高級思考。其實這都是吃肉的人考慮的事情。

中書協還能“鳳凰涅槃”嗎?

八聖山人行草書局部

書法生態的重建,前提是斬斷利益鏈條,如此方能治本

首先要從規範傳統的入會機制和作品入選機制入手,以前的事實已無需證明入會機制和作品入選機制的漏洞。其實我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各行各業都是吃啥忽悠啥,如果路子都堵死了,人家還幹嘛呀!利益鏈條一環扣一環。再好的策略都有漏洞,連八八六十四卦都有

“生門”“死門”

想進中書協的人實在太多,競爭激烈,“狼多肉少”,有人就要琢磨歪門邪道,更何況道道連門,門中藏道。直接關係、間接關係、師徒關係……繫系有來頭,如果管理者方向不穩,一不留神就跑偏了。

因此,必須下大力氣規範入會機制,發現違規亂紀現象,昭示公眾,重典伺候,逐出協會。猛藥去痾,盡力做到公平、公正。還一個書法界的朗朗乾坤。

屆時,蘇士澍任上,中國書法界可能有希望“鳳凰涅槃”,哪怕掀起一個小高潮也行。

中書協還能“鳳凰涅槃”嗎?

八聖山人草書局部

歡迎大家:

轉發、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